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針灸療法
壹、            前言:
一、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臨床上,有一位患者怕針,他說以為吃完西藥就好了,不會再疼痛,卻沒想到肌肉鬆弛劑停止服用後,疼痛更劇烈,他說後來才知道,原來西藥只是抑制疼痛,沒有治療效果。
二、後來,來到中醫診所,經過針灸之後,整塊肌肉鬆開,晚上睡覺時也不會酸痛,他說,不會再像西醫復健後,仍然會抽痛,無法睡著,所以針灸治療效果很不錯。
貳、            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64種針灸適應證
為適應針灸臨床治療和研究發展需要,199611月召開了世界衛生組織義大利米蘭會議,提出64種針灸適應證,並作如下論述:
一、        採用類似針灸法或傳統療法隨機對照試驗過的針灸適應證有:
(一)戒酒、變應性鼻炎(花粉症)、競技綜合症、面癱、
(二)膽絞痛、支氣管哮喘、心神經官能症、頸椎病、
(三)運動系統慢性疼痛(頸、肩、脊柱、膝等)、
(四)抑鬱、戒毒、痛經、頭痛、偏癱或其他腦病後遺症、
(五)帶狀皰疹、高血壓、願發性低血壓、陽痿、引產、失眠、
(六)白細胞減少、腰痛、偏頭痛、妊娠反應、噁心嘔吐、
(七)肩周炎(凍結肩)、手術後疼痛、經前期緊張症、
(八)神經根疼痛綜合症、腎絞痛、類風濕性關節炎、扭傷和勞損、
(九)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緊張性頭痛、戒煙、三叉神經痛、
(十)泌尿道結石。
二、有足夠數量的病人為樣本但無隨機性對照試驗的針灸適應症有:
(一)急性扁桃體炎和急性咽喉炎、背痛、膽道蛔蟲症、慢性咽炎、
(二)胎位不正、小兒遺尿、網球肘、膽結石、腸道激惹綜合症、
(三)梅尼爾氏病、肌筋膜炎、兒童近視、單純性肥胖、
(四)扁桃體切除術後疼痛、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經痛。
三、有反復的臨床報導,效果較快或有一些試驗依據的針灸適應症有:
(一)便秘、缺乳、泄瀉、女性不孕、胃下垂、呃逆、尿失禁、
(二)男性不育(精子缺乏、精子活動力缺乏)、
(三)無痛分娩、尿瀦留、鼻竇炎。

參、            經WHO認可的針灸治療:
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的64種針灸適應症,分為9大類,如下:
一、        神經內科系統疾病:
(一)中風後的輕度癱瘓
(二)頭痛、偏頭痛、顏面神經痛。
(三)顏面肌疾患(顏面神經麻痺) (早期如36個月內)
(四)坐骨神經痛。
(五)三叉神經痛、周圍性神經急患、
(六)小兒脊髓灰白質炎後遺症(早期如在6個月內)、
(七)美尼爾氏綜合症、
(八)神經性膀胱功能失調、遺尿。
二、        運動系統疾病:
(一)頸肌痛─頸部扭傷及拉傷。
(二)肩胛及臂肌肉痛(五十肩)頸臂綜合症、肩凝症、網球肘、臂神經叢病灶、關節痛,肩部、上臂、肩部粘連囊炎(冰凍肩、五十肩)、肩鎖關節韌帶之扭傷及拉傷、肩及上臂扭傷及拉傷。
(三)背肌痛─背部扭傷及拉傷、關節粘連性脊椎炎、背痛。
(四)肌痛─肋間神經痛、神經根及神經叢疾患、肌膜炎。
(五)腰肌痛─脊椎之病變、腰部椎間盤移位、腰痛、尾骨疾患、肌肉痙攣、筋膜症候群、腰部扭傷及拉傷、尾部扭傷及拉傷。
(六)腓腸肌痙攣─肌肉損耗及廢用性萎縮。
(七)關節強直及緊縮。
(八)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病、創傷性關節病變、多發性關節病變或多發性關節炎、關節病變、臏骨軟骨之軟化、膝內部障礙、關節痛、外側上踝炎(網球肘)
三、        呼吸系統:
(一)咳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咽喉痛)、急、慢性支氣管炎。
(二)支氣管哮喘。
(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四、        腸胃系統:
(一)胃脘痛─急、慢性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慢性消化性潰瘍、胃炎、胃炎及十二指腸炎。
(二)嘔吐─賁門鬆弛不能及食道或賁門痙攣、食道疾病、習慣性嘔吐、消化不良及其他胃功能性障礙、麻痺性腸阻塞、打嗝、噁逆、胃下垂
(三)急慢性結腸炎、急性菌痢、腹瀉、腸麻痺、便秘。
(四)洩瀉─感染性大腸炎,腸炎及胃腸炎、大腸局部性腸炎、非傳染性胃腸炎及大腸炎、激躁性結腸症、其他手術後之功能性障礙、功能性腹瀉、腸吸收不良症。
(五)脫肛。
五、        尿生殖系統:
(一)            慢性腎炎。
(二)            陽痿。
(三)            遺精。
六、        婦科疾病:
(一)經前緊張症候群。
(二)月經不調。
(三)痛經。
(四)功能性子宮出血。
(五)白帶。
(六)子宮脫垂。
(七)妊娠嘔吐。
(八)子癇症。奇閉經。
七、       上呼吸道:
(一)           鼻炎、鼻咽炎、急性鼻竇炎、急性鼻炎。
(二)           感冒、過敏性鼻炎、急性扁桃體炎。
八、       呼吸系統疾病:
急性氣管炎、支氣管氣喘(對兒童和單純性患者效果最佳)。
九、       眼科疾病:
急性結膜炎、中心性視網膜炎、近視(兒童)、單純性白內障。
十、       口腔科疾病:
牙痛、拔牙後疼痛、牙齦炎、急慢性咽炎。
十一、            皮膚系統疾病:
(一)            接觸性皮膚炎、濕疹及痤瘡、皮脂腺囊腫。
(二)            蕁麻疹。
(三)            帶狀疹。
十二、            小兒科疾病:
(一)            嬰兒腦性麻痺。
(二)            發展遲緩。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耳鳴的原因


耳鳴的原因

壹、         前言:

一、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臨床上有一位患者,有腦鳴或是耳鳴症狀,在西醫治療已有五年卻未改善。

二、服用中藥,並使用針灸治療後,耳鳴聲漸漸減輕,睡眠也安穩了,他本來以為,已經無藥可醫了。

三、耳鳴:是指當我們的耳朵,在沒有外來聲音的刺激之下,自己卻能感受到叮噹聲或轟隆隆等,可能是從耳部或頭部聽到的聲響。

四、根據統計,耳鳴患者的數量,僅次於聽力不良的患者。

五、而這些患者因為耳鳴情形,而影響其日常生活,造成其身心疲乏不堪,足見耳鳴的影響嚴重性。

貳、         耳鳴造成聽力缺損:

一、耳鳴依其發生時間的長短來分類:

(一)  短暫性耳鳴:

1、是指最近才產生而以前沒有、

2、小於三個月內發生的耳鳴,

3、比較容易找到其可能的致病因素,而加以改善及治癒。

(二)  慢性耳鳴:

1、是指超過三個月以上,

2、因為其發生時間較長,產生可能關聯的致病因素較多。

3、且病患常身心已疲乏不堪,對醫師的信心及耐心較不夠,因此較不容易治療。

二、耳鳴也有「他覺性耳鳴」及「自覺性耳鳴」兩種:

(一)  他覺性耳鳴占少部份,即是他人也可以用儀器或耳朵,聽到患者所抱怨的耳鳴聲。

(二)  自覺性耳鳴則佔較大比例,卻只有患者自己本身才能聽得到,但別人卻無法聽得到的耳鳴聲。

參、         耳鳴的原因:

一、「血管性疾患」,例如靜脈、動脈及動靜脈廔管等問題。

二、「肌肉性疾患」,例如中耳肌、耳咽管肌及喉嚨肌等問題所造成的脈動性耳鳴及痙攣性耳鳴。

三、外耳的疾患(耳垢阻塞、外耳道炎)、

四、中耳的疾患(鼓膜穿孔、漿液性中耳炎、耳硬化症)、

五、內耳的疾患(梅尼爾氏症、耳毒性藥物、噪音性損傷、老年性聽障)、

六、聽神經及神經傳導路徑的疾患(聽神經瘤、腦幹血管硬化)

七、及大腦皮質的疾患(腦中風、退化症、失憶症)等。

八、只要在聽覺傳導路徑中任何一處出了問題,就可能產生異常的聲音。

九、耳鳴的患者常常有聽力缺損的情形,約佔百分之九十。

肆、         耳鳴的臨床症狀:

一、耳鳴在臨床上常呈現非常多樣化:

(一)可以是單側性或雙側性。

(二)也可以是連續音或間斷音。

(三)高頻音或低頻音。

(四)或其他各種不同的音色,如蟬鳴聲、嗡嗡聲、滴答聲、轟隆聲、蟲叫聲、叮噹聲等。

二、耳鳴困擾的程度,臨床上一般可分成四個等級:

(一)  程度一:要在非常安靜下,仔細聽時,才能聽得到耳鳴聲;

(二)  程度二:稍為安靜時下,例如睡覺時,就可聽到耳鳴聲;

(三)  程度三:在吵雜的環境中,其耳鳴聲可以勉強聽不到;

(四)  程度四:即使在吵雜的環境中,其耳鳴聲仍然非常大聲。

伍、         耳鳴的中醫理論:

一、中醫自古有「腎主耳,腎開竅於耳」之說,使許多人認為耳鳴必是腎虛所致。

二、中醫理論認為腎開竅於耳,故耳的聽覺功能與腎的精氣盛衰有密切關係,腎精充足,髓海得養,則耳的聽覺功能正常。

三、如果人的腎中精氣虛衰,髓海空虛,則聽力減退,或有耳鳴、耳聾等,故中醫用補腎法以治耳功能減退。

四、耳者,連貫全身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如能正常作息,不易腦鳴、耳鳴。

五、耳朵與其他臟腑經絡有著廣泛的連繫,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氣血失調皆可導致耳鳴。

六、中醫師針對不同的證候運用方藥、針灸、按摩等方法,皆得較好的效果。

七、而導致耳鳴的病因,包括風熱外邪侵襲、肝火上擾清竅、痰火壅結耳竅、腎經虧虛及脾胃虛弱等。

陸、         耳鳴的中醫分型:

一、風熱侵襲的耳鳴:

(一)病程:起病較急但症狀較輕微,耳內憋氣作脹和阻塞感較明顯。

(二)症狀:多伴隨感冒,可見頭暈、嘔吐、耳鳴、眩暈等,只要將感冒治好便會自行消失。

(三)臨床常用藥:大青龍湯、小青龍湯、銀翹散、桂枝湯、葛根湯、小柴胡湯等、九味羌活湯、川芎茶調散、杏蘇散、香蘇散、香薷飲、清肺飲、清燥救肺湯。

(四)治法:清熱解表。

二、肝火上擾的耳鳴:

(一)  病程:症見耳鳴發病突然,耳鳴如聞潮聲,症狀和情志誘發有關,常在鬱怒之後發生或加重。

(二)  症狀:喉嚨乾、頭痛面紅、心煩易怒、睡眠不好,多半是火氣上升導致,常伴隨多夢、便祕。

(三)  臨床常用藥:龍膽瀉肝湯、天麻鉤藤飲、十味敗毒散、荊芥連翹湯、排膿散、加減治療。

(四)  治法:有清熱消炎的作用。

三、痰火壅結的耳鳴:

(一)  病程:耳鳴時重時輕。

(二)  症狀:兩耳內鳴響,如聞呼呼聲,頭昏沉重,或兼有咳嗽痰多,胸中煩悶、痰多。

(三)  臨床常用藥:溫膽湯、二陳湯、止嗽散、半夏天麻白朮湯、清氣化痰丸、紫菀湯、頓嗽湯、寧嗽丸、清肺飲、清氣化痰丸加減治療。

(四)  治法:有袪痰理氣的作用。

四、腎經虧虛耳鳴:

(一)  病程:耳內常聞蟬鳴之聲晝夜不息,夜間較甚,

(二)  症狀:聽力逐漸下降,常兼有虛煩失眠、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老人家多屬此類,往往伴有腰膝痠軟無力等症狀。

(三)  臨床常用藥: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知柏地黃丸、桂附地黃丸、七寶美髯丹、百合固金湯、二仙湯、參茸固本丸、濟生腎氣丸、還少丹等加減治療。

(四)  治法:可滋陰補腎加上補虛藥併用。

五、脾胃虛弱耳鳴:

(一)  病程:過度疲勞則耳鳴更甚,耳內有突然空虛或發涼的感覺。

(二)  症狀:倦怠乏力,納少或食後腹脹等。眼翳目花、眩暈、耳鳴、倦怠乏力。

(三)  補中益氣湯、四物湯、人參養榮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養心湯、參苓白朮散、異功散、黃耆五物湯、七味白朮散等加減治療。

(四)  可補血益氣、升提清陽、聰耳明目。

柒、         西醫治療:

(一)  由於耳鳴的成因相當複雜,所以西藥治療成效並不令人非常滿意,因而採用合併式的療法。

(二)  方法包括有一般內科藥物的治療、耳鳴遮蔽器及助聽器、生物回饋訓練法、心理治療及耳科手術等各種方法。

(三)  而對於耳鳴治療成效,並不令人滿意時,許多患者,會採取另類的療法,如傳統的中醫治療、針灸治療、電磁波治療、高壓氧治療和催眠治療等。

捌、         生活保健:

一、治療耳鳴的過程中,應有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分散自己對耳鳴的關注。

二、避免在高分貝的噪聲環境下長時間逗留。

三、但也不要處於過分安靜的環境中。

四、要避免或謹慎地使用耳毒性藥物。

五、少吸菸,少飲酒。

六、生活作息要有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