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唾液腺囊腫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唾液腺囊腫篇
壹、前言:
人體的唾液腺包括了【腮腺、頜下腺、舌下腺】3 個部份。
【腮腺】是人體當中最大的唾液腺,位於耳朵的前方與下方。
需注意的是,有一條控制我們臉部肌肉運動的顏面神經穿過其中,因此當有些腮腺疾病侵犯到這條神經時,就會造成病人【臉部肌肉麻痺】。
懷孕末期通常是很少針灸,但快生產的孕婦,如果無法進食,身體沒有營養,如何產生乳汁呢?
1.  有一位33歲林小姐,【懷孕已_34_周】,也有去婦產科產檢,但105.1.4西醫認為是病毒感染,造成【左側顏面神經麻痹】,因為服西藥、及服保健食品沒有改善,又快生產了。
2.  只好105.1.11來到中醫針灸,左顏面神經麻痹,眼皮上吊無法閉合,眼睛乾澀刺痛,左側臉頰牙齦無力咀嚼食物,經常流口水,無法進食,口舌乾燥,頭眩耳鳴,失眠不易入睡。
3.  因為體質自行修復能力不好,開始介入中醫水煎藥,因為【接近預產期了】,只好【每天密集的連續針灸】,林小姐表示超過健保部份,願意自費,並且服用中醫水煎藥。
4.  於是在105.2.1林小姐的眼睛終於可以輕鬆閉目養神,也能吃飯正常,林小姐終於在105.2.5產下健康的小寶寶。
5.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林小姐很幸運在【黃金期3個月內】,就找中醫針灸,100%快速恢復健康,臨床上卻有許多患者已經是【6個月,1年、2年,甚至更久】,針灸效果僅有50%30%,有時神經完全萎縮無功能,恢復值是0%時,當口歪眼斜了,針灸治療就要1~3年了,已經無法短期恢復了。
【舌下腺與頜下腺】都位在下頜的內側,舌下腺在比較前方,頜下腺則在比較後方。
以上這些唾液腺在分泌出唾液後,都會經由個別的【唾液腺管】將唾液排到口腔中;另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唾液腺廣泛地分佈在口腔的黏膜底下。
我們人體每天唾液的分泌量大約是 【1500--2000cc】,唾液的成份除了水份以外,還包括了許多的【電解質、蛋白質和血清滲出液】,唾液的 PH值介於 【5.6  7.6】之間。
發炎性唾液腺疾病包括:【病毒性腮腺炎、急性化膿性腮腺炎、修格蘭氏症候群、唾液腺結石】。

貳、問與答:
一、問:唾液在生理上有哪些功能?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消化功能:唾液可【潤滑食物】,使食物容易吞嚥;另外,唾液還含有【消化酵素】,可水解食物中的澱粉。
2. 唾液具有分泌的功能:實驗顯示,血清中的【電解質、藥物和病毒】,都可經由唾液腺分泌到唾液中。
3. 抗菌功能:唾液中含有【特殊的酵素與免疫球蛋白】,可進行非特異性與特異性的抗菌作用 。
4. 保護牙齒及黏膜功能:唾液具有緩衝液的功能,能使口中的 PH 值穩定,因此可以【保護牙齒的琺瑯質,預防蛀牙】。 另外,唾液中還含有一些黏液蛋白,也一樣具有【保護牙齒及黏膜】的功能。

二、問:什麼是病毒性腮腺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即俗稱的【豬頭皮】,是腮腺最常見的發炎性疾病,主要症狀為急性發作的單側或雙側腮腺紅腫脹痛。
2. 治療上只需要中醫症狀治療,一般【5~7 天】即可自行痊癒。
3. 應該注意的是兒童腮腺炎,可能併發【無菌性腦膜炎】,而成人腮腺炎可能造成【聽力受損、或睪丸炎】,而導致男性不孕的後遺症。
4. 有一些其他的疾病,在症狀上會跟腮腺炎有些類似,例如【頸部的淋巴腺炎、化膿性腮腺炎】等,是細菌感染所引起,需要經由醫師正確診斷後,以抗生素治療。
5. 中醫治療:則以【瀉肝膽實火、清熱利濕】等相關處方。
三、問:什麼是急性化膿性腮腺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擠壓腫脹的腮腺,若在口腔內腮腺導管的開口,可以發現【膿狀分泌物流出】,即確定診斷。
2. 西醫治療以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為主。
3. 中醫治療以【涼血、清熱、解毒,疏風散邪】等,相關中藥治療。

四、問:什麼是修格蘭氏症候群?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一般俗稱【乾燥症候群】,它是一種病因尚未完全明膫的【外分泌腺自體免疫疾病】,臨床上,有許多患者,因為症狀不明顯而未就醫,嚴重惡化時,也可能衍生重肌無力症(重症肌無力:雖然大力丸、類固醇可以緩解肌肉無力的症狀,感覺上像是好了,停西藥1~2年之後,卻嚴重復發,呼吸喘促困難,又必須加重西藥的劑量,而形成的原因五花八門,也是必須中醫介入根本治療,體質恢復之後,才能漸漸停西藥)。
2. 是一種慢性、進行緩慢的自體免疫疾病。
3. 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眼睛的乾性角膜結膜炎】眼睛乾澀、有時刺痛、視力模糊,及【口腔的乾燥症】口乾咽燥、牙齦腫脹出血、口腔舌頭破裂。
4. 口乾症的檢查方法有唾液流量的測量、及唾液腺核醫攝影,下唇唾液腺的活體切片檢查可以確定診斷。
5. 中醫治療一般以【養陰潤燥、清熱解毒】等相關方劑。
6. 另外口乾症也常見於頭頸部癌症患者接受放射治療之後,主要會造成【說話、與進食的困擾】,目前除了補充水份外,若能給予中醫治療,效果更佳 。
7.有一位49歲林女士,本有乾燥症服西藥,病程已_10_年,105.6.23到中醫診所求診,右頭痛減輕,頭昏脹重,眼睛模湖,胸悶氣不舒,鼻涕倒流,鼻塞,鼻腔熱,鼻乾,蹲下起來時,眩暈,眼冒金星,牙齦出血兼痛,口舌乾燥,口舌糜爛,目昏朦視物不清,心悸亢進,胸中鬱塞,胸抽痛,胃中熱,消穀善飢,反胃,打嗝,胃脘不痛,食後脘腹作脹,排氣多,大便3-4天一次,大便乾燥,大便堅如羊屎,105.8.8病情有輕微改善,眼睛較明亮,牙齦也不浮腫了,口腔破洞也收口,仍持續服用中藥。
臨床觀察,病程的恢復期,例如:發病一年,大約要3個月的自體修復期,所以5年,大約要15個月的修復期,但不遵循醫囑,恢復時間,就遙遙無期了,例如:1.除了服中藥,2.睡眠不到8小時,3.飲食未依病情節制,3.環境因素的沒調整,都會造成身體難修復的原因,四個因素中,患者的因素佔了三個,所以,一直無法恢復,患者佔了75%的體質原因。
A.  王小姐32歲在大醫院診斷為重肌無力症,服大力丸3顆/天、服類固醇12/天,已經1年,因為胖了4-5KG,臉腫,情緒急躁易怒,口渴引飲,身熱不止,心悸,胸中鬱塞,呼吸不順暢,打嗝,反胃,胃酸過多,105.5.2才到中醫求診。
B.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認為,王小姐只是【機能低下,功能未萎縮】,發病只有一年,每週針灸3次,每天服中藥(依照體質調理的水煎藥),還有配合醫囑的飲食,改善不適當的環境因素,當然恢復快啦。
C.   1個月右眼皮下垂雖然沒有改善,身熱及胃酸卻改善了。
D.  但是第二個月當【身體機能開始恢復正常時】,右眼皮才開始有力,慢慢減少大力丸。
E. 到了第三個月時,僅服用中藥,已經完全不用服大力丸,由服大力丸3>1>0顆、服類固醇12>8>0/天,右眼皮睜開程度,跟左眼已經沒有差異,所以由此可知,服中藥之後,【身體開始修復,也是有自己的時間的,發病時間短,恢復會更快速】。
但是,另一位65歲重肌無力症的男性患者,發病已有5年,但有些眼周神經功能萎縮,【每2週才針灸1次】,雖然每天服中藥,但未配合中醫師的醫囑,自行亂停西藥,睡眠每天只有5小時,天氣炎熱,經常在外面跑業務,工作壓力大,也不喝水,發炎指數從9,上升到32,於是西醫師建議他服6顆大力丸+6顆類固醇,把症狀壓下來,【仍必須利用中醫把體質調回正常】,才能漸漸減少西藥,當身體未恢復時,是不能亂停西藥的,會造成症狀更加嚴重。
10.重肌無力症,也會發生在2歲謝姓小朋友,102.1~6食慾不佳,胃脘痞悶,消化不良,大便一日3-4行,大便水樣,102.7~103.9.8重症肌無力,眼瞼下垂完全睜不開,全身沒力氣,服西藥:大力丸1顆、類固醇1顆已有1年,103.9.8到中醫診所就診,經由雙效合一的調理,服用中藥也兼服西藥,104.6.6漸漸四肢有力,眼睛能睜開3/4,玩耍也會開心的笑,不再是懶洋洋的,他的父母親自行停用所有西藥,104.9.26謝姓小朋友已完全康復,身體很健康了,不用服西藥,也停止中藥。

五、問:什麼是唾液腺結石?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大多發生於【頷下腺】,典型症狀是每次進食後,尤其是較酸的食物,【下巴位置就會慢慢腫起來】。
2. 若給予局部按摩,腫痛又會逐漸消退。
3. 可能因為【水分攝取過少】或【口腔細菌滋生】而形成結石。
4. 若唾液腺導管被結石堵塞,則每逢進食的時候,口水分泌受阻,使得【唾液腺發炎而導致腫痛】。
5. 頷下腺結石的西醫治療方式,為經由口腔【切開頷下腺導管移除結石】。
6. 若結石位於唾液腺內部、或唾液腺因結石長期堵塞而形成慢性發炎時需考慮將唾液腺切除。
7. 若手術之後,仍然腫脹,則可以考慮服用中藥清熱、消腫。
8. 唾液腺結石:可能跟【攝取水分不足、壓力疲勞】,導致口水分泌成分改變、【未保持口腔清潔】等因素有關。
9. 因此【多喝水、注意口腔清潔、及用餐後漱口外,也建議正常作息】,可預防唾液腺結石。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預防中暑篇

預防中暑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預防中暑篇
壹、前言:
一. 今年,全台灣,熱到像在烤箱裡的蕃薯,6月的第一天,台北就飆出38.7度高溫,創下120年來,台北6月最高溫紀錄,更榮登台北史上第三熱!另外,台東大武也颳起焚風,高溫也有38.3度。全台10個測站,都創下今年當地高溫紀錄!五月份更因為沒有梅雨來臨,平均溫也破了120年來最熱紀錄。
二. 在大太陽下工作的工人,穿長袖防曬,但衣服溼了又乾,乾了又溼;有些人耐不住酷暑,乾脆打赤膊消暑,或躲在樹下呼呼大睡!
三. 中暑除了服用中藥讓調理體質恢復體溫調節,也要適當避暑,才能幫助身體降溫。

貳、問與答:
一、問: 哪些人比較容易中暑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夏季一般對中暑的預防較重視,但對【陰暑】的認識不足,特別是老人、兒童、孕產婦、體弱及患有慢性病者,更容易患病。
2. 所以,夏季不可因避熱而【過於貪涼】,以免寒濕侵襲而引起陰暑。
3. 夏夜【不要露宿室外】,更忌席地而臥。
4. 外出乘涼時【不可貪涼太過】,或久臥冷氣房間。
5. 飲用【生冷瓜果、甜膩之品無度】,可能造成暑濕傷人正氣而致病。
6.當以上原因造成症狀時,專業合格的中醫師,能夠依病情輕重,判斷用藥。

二、問: 中暑在西醫如何辨別、治療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現代西醫理論對【暑熱病】原因尚未肯定。
2. 一般認為可能由於氣候炎熱時,【體溫調節功能暫時失調】,不能通過各種途徑維持產熱、和散熱的動態平衡所致。
3. 有人依據明顯季節性、及年齡範圍,血液檢查:【淋巴細胞增多】,起病時常伴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狀,西醫懷疑本病與病毒感染有關,但未獲病毒分離及病理方面的依據。
4. 現代西醫理論對暑熱缺乏特效藥物,多以【支持療法~抗生素】治療為主,防止發生各種併發症。
5. 基本上,中醫理論,禁忌長期用抗生素治療,以免引起身體的免疫失調。

三、問: 什麼原因會造成【中暑】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如果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卻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鹽分。
2. 很可能會造成【身體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皮膚散熱困難、心臟器官受損】而出現各種熱症候群,如熱昏厥、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

四、問: 什麼叫做【熱昏厥】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熱昏厥】是因為人體對熱的環境不適應,使得皮膚血管擴張,而大量流汗(幫助散熱),血液會在體內重新分配。
2. 因為大量的血液跑到皮膚等周邊血管幫助散熱,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昏厥。
3. 通常體溫不會明顯升高,只要趕緊將患者【抬到蔭涼處保持平躺】,很快自己就會醒過來。
4.當熱已入裡時,刮痧並無法改善,還是必須由中醫師診斷用藥,才能避免二次中暑。

五、問: 什麼叫做【熱痙攣】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熱痙攣:是指當【運動量過大、流汗多、水分、及電解質流失】,導致血中鈉、鉀離子濃度相對偏低。
2. 肌肉會【收縮,引發疼痛、抽筋或顫抖】,較常發生在小腿後方的肌肉群、和腹部的肌肉群,也可發生在其他劇烈運動的肌肉群,且可能連續發作。
3. 建議不要在高溫環境下,從事太過激烈的運動,運動時間【也不宜過長】。
4.當已經出現頭暈、心跳過速、胸悶、呼吸不順暢、全身無力等心肌梗塞前兆時,宜快速利用水煎藥,使身體迅速恢復正常運作,以免心肌梗塞而必須送急診。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夏天中暑症狀篇

夏天中暑症狀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夏天中暑症狀篇
壹、前言:
.夏日注意不可貪涼飲冷,若過食冰品,則【易損傷脾胃的陽氣】,引起腹痛腹。
【初夏雨水開始增多】,帶來外濕,引起濕邪蘊膚、濕熱內蘊,使皮膚疾病容易發作,如濕疹、癮疹、皮膚瘙癢、傷口不易癒合等。
中醫典籍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夏季火旺】,與心相應,要注意心神的調養。五行學說中火剋金,金剋木,心火過旺則剋肺金,味苦之物能助心氣而制肺氣。

貳、問與答:
一、問: 夏天,為什麼嬰幼兒,比較容易中暑?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小兒稟賦不足】、或【病後體虛】,入夏後,不能耐受暑熱燻蒸而發病。
2. 【暑氣蘊于肺胃】:灼傷肺胃之津,津虧則內熱熾盛,故發熱、口渴多飲。
3. 【暑易傷氣】:氣虛下陷,氣不化水,則水液下趨膀胱,而出現尿多清長。
4. 【暑傷肺氣】:開闔失職,肌腠閉塞,故見少汗或無汗。
5. 汗與小便,俱屬陰津,異物而同源,故【汗閉則尿多,尿多則津傷】,津傷則必飲水自救,因而形成汗閉、口渴多飲、多尿的證候。

二、問: 夏天的飲水量,也會因人而不同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熱的來源除了外在環境,【人體本身也會產熱】。
2. 研究發現,每產生1千卡的熱量需要1.7cc的汗水來排熱。
3. 如果打1小時籃球,體內約產熱350千卡,需補充595cc水分,把熱帶出體外。
4. 若加上高溫、及日曬、由環境吸熱,須補充的水分更多。
5. 如果待在家裡什麼也沒做,12小時仍會產熱840千卡,所以仍要記得補充2000cc水分。
6. 喝水時要小口小口喝,不要一口氣喝太多,以免電解質不平衡(鈉離子急速被稀釋導致低血鈉症)、水溶性維生素(如BC群)流失的問題。
7. 此外,也建議【少喝會利尿的飲料】例如咖啡、茶、薏仁水、紅豆水,以免加速身體脫水。
8.長期戶外工作的患者,不包括含糖飲料,一天至少要補充3000~3500CC的水分。

三、問: 刮痧、拔罐可以治療中暑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夏天,【輕微身熱】,刮痧拔罐療法可以散熱,但仍需訓練合格之醫護人員執行,勿自行執行,以免產生併發症、或其他傷害。
2. 中暑,對於中醫來說是屬於【熱甚】,比身熱相對嚴重,【刮痧只能治療輕症】,不能治療重症,還是要經由專業合格的中醫師,為您診斷用藥,以免病情惡化。

四、問: 有沒有預防中暑,的保健方式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以下為預防中暑的保健方式,涼快過一夏:
1. 避免處於【高溫潮濕的環境】,或是從事【過度產熱的工作】。
2. 【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更是緩解全球溫度高升的根本之道。
3. 在容易中暑環境中,例如:在【濕熱的環境、或從事過於劇烈的活動】,應適時補充水分與鹽分,以及適當的休息及散熱的機會。
4. 【勞動力高的民眾】,例如:工人、軍人、以及長跑者,活動力差,例如:老人、重症或行動不便病患,需適時補充水分與鹽分。
5. 避免穿著會【妨礙熱量散出的衣物】。
6. 服用【藥物、飲酒、肥胖的人】都應注意,隨時補充水分與鹽分。

五、問: 夏天,也會有眼睛的疾病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夏天,還要注意預防【流行性急性結膜炎】。
2. 此病潛伏期短,受感染後【24小時內】發病,自覺雙眼劇烈疼痛,畏光流淚,有異物感。
3. 得了急性結膜炎,一要【防止傳染】,二要【及時治療】。
4. 患者的【洗臉漱口】和【擦拭物品】要專用,尤其在集體場所,更要做好各項隔離工作。
5. 預防急性結膜炎的關鍵是,在高溫高濕的初夏,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眼部保健】,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傳染源。
6.也有患者,雖然服了西藥、點了眼藥水,一個月後仍然有葡萄膜炎,服用中藥之後,再去眼科檢查,眼科醫師覺得患者恢復神速,患者卻不好意思,告知眼科醫師,是服中醫水煎藥的效果。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夏季過度汗出篇

夏季過度汗出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夏季過度汗出篇
壹、前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台灣是海島型氣候,【夏天高溫濕熱,炎炎夏日容易全身出汗】,黏答答的很不舒服。
如果不是炎炎夏日,卻全身出汗濕透,那就是疾病了,許多患者,在寒流來時不怕冷,以為這就是身體強壯的表現,其實身體長期在高溫狀態下,體質是容易快速老化的,甚至衍生許多疾病的,最常見的是【血壓升高、糖尿病、面紅耳鳴、脾氣暴躁易怒】、甚至造成【全身免疫過度活化】,可能會有乾燥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風濕免疫疾病。
汗流太多的疾病可分為兩種:
1.  第一種白天流汗,自己有感覺的,叫做【自汗】。
2.  第二種夜晚睡時流汗的叫做【盜汗】,沒有感覺就汗出,嚴重的盜汗甚至會濕透衣服,夜晚必須更換衣服。
中醫門診對於自汗、及盜汗的病人,臨床上辨症論治,使用中藥治療比較有效果。
.經常有患者,在夏天感冒之後,服用西藥未改善,才來中醫診所求診之後痊癒,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其實並不是西藥沒有效,而是炎炎夏日造成的暑熱,是屬於風熱型感冒,與西藥治療風寒型感冒的藥,是不對症的,所以才效果不佳。

貳、問與答:
一、問: 什麼時候會有盜汗的現象?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盜汗可能是其它疾病的一個症狀,例如【肺結核感染、肺分枝桿菌感染、肺黴菌感染、愛滋病】等。
2. 可能是吃藥的副作用,例如服用太多【解熱鎮痛劑、抗生素】等。
3. 可能是癌症、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4. 可能是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亢進症、或是嗜鉻細胞瘤】。
5. 可能是糖尿病,【夜間低血糖】造成的,交感神經興奮出汗。
6. 可能是【胃酸食道逆流】。
7. 可能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如做噩夢後出汗等。

二、問:盜汗也有分陰虛、陽虛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醫治療病人,強調辯證論治,需先鑑別病人是屬於何種證型,才可以對症下藥。
2. 【陰虛盜汗】:陰虛病患指病人,久病造成身體體液減少,所以會出現消瘦、夜晚口乾、體溫稍微升高、舌紅苔少的現象,所以治療需養陰固汗,方劑可以選用滋陰清熱,固表止汗,例如肺結核病人的盜汗。
3. 【陽虛盜汗】:陽虛病患會出現怕冷、腹脹、腹瀉等症狀,治療需扶陽固汗,方劑選用調和營衛、溫經復陽。感冒、發燒的患者,因服用太多、及太久的抗生素。
4. 【濕熱盜汗】:屬於體型肥胖高膽固醇者,方劑選用清心火、宣達中土。
5. 【血瘀盜汗】,病患常出現面色晦暗、胸悶、舌頭有瘀斑,方劑可以選用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6.不管哪一種體質,都必須由專業合格的中醫師診斷用藥,才能藥到病除。

三、問: 中暑也會引起其它臟器受損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暑熱證之辨證:應辨別病屬何臟何腑,證屬陰虛、氣虛、陽虛。
2. 【肺胃陰虛】:則見津傷熱證。
3. 【脾胃虛弱】:則見中陽不振證候。
4. 【脾胃兩虛】:心火獨盛的,則多表現為下虛上盛的證候。
5. 主要治療原則︰以【清暑護陰、扶脾益氣、溫下清上】為主,注意不能過用苦寒及辛燥,以免傷陽耗陰。(例如:青草茶、黃連膠囊、麻油雞、麻辣火鍋)
6.假如已經中暑,雖在陰涼處,喝清涼飲料,毛巾擦汗,仍然會頭暈目眩、嘔心想吐,耳鳴,全身沒力,最快的方式,不是上網亂服成藥,而是在附近找中醫師調理,比較快啦!!!

四、問: 中暑在西醫也有分型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運動型中暑】:待在高溫環境愈久、運動量愈大、需要愈多水分協助排汗降溫,這種好發於年輕人。
2. 【傳統型中暑】:但即使沒有劇烈運動,當熱浪來襲,待在悶熱不透風的屋內、中午在田裡除草、或車內也可能出現,因為熱排不出去,而活活被熱死,好發於老年人、小孩、心肺功能差、慢性疾病患者。

五、問:夏天口破、口瘡、舌破、舌糜爛,中西醫如何治療?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初夏時節氣候乾燥,人容易上火,所以【口瘡患者】在夏天季節會增加許多。
2. 發生口瘡的誘因除了乾燥的氣候,還有【焦慮、緊張】。
3. 西醫認為:與【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有關係。一般使用局部燒灼、塗抹口瘡藥膜、和服用維生素B群等方法進行治療。
4. 但中醫認為夏天可能有這些證型:暑熱、鬱火、虛熱、肝陽上亢、心痺、胃氣上逆、脾失健運,肺氣虛、腎陰虛,若未按體質去清其熱還是會反覆發作的。
5.臨床有許多患者,認為西醫效果比較快,但是口舌糜爛,還是不斷發作,才找中醫師治療,服用了辨症論治的藥方後,不易覆發,【口內噴了中藥粉】,收口更快速。
6.不管是綜合維他命、維生素B群、高麗參、龜鹿二仙膠,是屬於【中醫的溫熱藥】,若已屬內外皆熱,夏天當然不能再使用溫熱藥囉!!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