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陰暑、陽暑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陰暑、陽暑篇
壹、前言:
受全球暖化的影響,氣候科學家指出,【20197月】將是地球上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一個月,其實8月也很熱。
綜合新聞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一名氣候科學家曼恩分析,從18801月開始有紀錄後,今年20197月是1675個月中,史上最炎熱的一個月。
如此【極端的高溫】是人類造成氣候變化的一個標誌,氣候變化使如此創紀錄的月份可能性大大增加。
最近,有一些患者是熱衰竭,【全身發熱,心脈衰竭,呼吸喘促,冒冷汗,手腳冰冷,心律不整無力,排尿不順,或無法排尿,尿的顏色,已經是咖啡色了,有些人有呼吸困難、抽筋情況,以為是鈣不足】,患者服用中醫水煎藥,才恢復正常,甚至,有些熱衰竭患者,天真以為只是【輕微中暑】,不想中醫治療,直到家屬把他送急診,就洗腎了。
到這個程度的時候會有多重器官衰竭,會有【肝衰竭、腎衰竭、心臟衰竭】,會有【瀰散性血管內凝血、會有橫紋肌溶解、會昏迷】等等,這時候死亡率就很高。

貳、問與答:
一、問: 什麼是熱急症?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熱急症,是指可能會【危害生命】,可依照其症狀的嚴重程度。
2. 可以分為輕微症狀(例如熱暈厥、熱筋攣、熱衰竭)與嚴重症狀(熱中暑)。
3. 以下為各症狀之診斷依據。嚴重程度雖與外界溫度相關,但其嚴重程度與患者本身年紀及固有疾病(心臟病、貧血等)具有相關性。

二、問: 夏天,沒流汗,才不會中暑吧?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當中暑的嚴重程度上升,病人可能會出現無汗的症狀,【無汗症會使散熱更加困難】,會加速體溫的上升,並進一步加劇熱症所造成的傷害。
2. 勞動型中暑:常發生在激烈身體活動的個體,因【產熱過多】導致中心體溫上升對身體產生傷害的程度,好發於運動員、軍人、勞工…等。
3. 此類中暑的發生往往合併有【溼熱環境】的影響,大量排汗所致的【脫水狀態會增加熱症】發生的機會。
4. 相反地,如果能【縮短激烈運動的時間】、或在【涼爽的環境下】進行,即可減少此類中暑的產生。

三、問:流汗,是判斷中暑的標準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出汗與否可用來區分傳統型中暑、和勞動型中暑。
2. 傳統型中暑的患者,早期會有明顯且大量的出汗,後來因【體液過度流失、或汗腺功能異常】而不再流汗,
3. 所以當患者送至急診室接受醫師診治時,此類型的患者常表現出【無汗症】。
4. 相反地,大部分勞動型中暑的患者在診治時,都會【有流汗的表現】。
5. 除了流汗與否之外,患者的年紀、理學檢查的發現、檢查數據,都可提供線索來分辨中暑的類型。
6. 但中醫診斷是比較全面性,不單單以出汗與否來用藥。

四、問: 中暑的人,會胡言亂語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會的,大部份中暑影響中樞神經的患者,剛開始會【情緒急躁易怒,莫名的看什麼事都不順眼】,一點點小事也會被放大,不斷跟別人吵架起爭執,吵架的點總是莫名其妙,嚴重一點的患者甚至想自殺、或是想攻擊別人。
2. 中暑的臨床診斷需符合中心【體溫超過 40.6℃】,同時伴隨著【皮膚乾熱無汗】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異常】,包括瞻妄、癲癇、昏迷、經常咳嗽。
3. 皮膚乾熱無汗的問題並不會出現在每一個中暑的患者身上,因此,皮膚乾熱無汗並不能當作一個絕對的診斷標準。
4. 由於中暑可能導致【肝臟、與腎臟衰竭】的情形,肝功能指數、膽紅素、腎功能異常。

五、問: 中醫也能治療中暑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陽暑即為一般人熟知的中暑,是長時間在【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環境活動】,【排汗調節中樞因熱過頭失調】,熱氣無法藉流汗排出體外造成,可以經由中醫治療使排汗調節中樞,恢復正常。
2. 輕微【陽暑】會感覺【身體發熱、頭暈、頭痛、汗多、口渴、乾咳】;嚴重則會出現【呼吸急促、意識不清】等【熱衰竭】狀況。
3. 現代人中【陰暑】的情形更常見:
A.  例如原本在高溫室外,【突然進入低溫冷氣房】,甚至將【電風扇對著身體直吹】。
B.   或運動完大汗淋漓,【猛灌冰飲、或洗冷水澡】,都會造成皮膚表面毛細孔、微血管急速收縮。
C.   這些人體內有熱氣卻流不出汗,整個人就像【在蒸籠內持續悶燒】。
4. 陰暑不似陽暑危急,會覺得【全身微微地發熱但無汗、身體非常疲倦、頭痛、噁心、咳嗽、咽喉痛】等類似感冒症狀,因此陰暑也稱為【熱感冒】或【暑濕性感冒】。
5. 還有人【貪喝冷飲、吃生冷食物】,造成腹痛或腹瀉,也算是中了陰暑。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熱壓力症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熱壓力症篇
壹、前言:
新聞一2019/07/06上個月在印度比哈爾邦(Bihar)就傳出熱浪災情,當時氣溫已超過50度,1天有【49人遭活活熱死、逾百人住院】。
新聞二2019/07/04都還沒到中午,台北街頭已經熱氣蒸騰,衛福部最新統計,7月的第一天,全台因為熱傷害送醫的,高達22人次,這股溫度飆升的壓力,民眾都感受到了。
全球各地的溫度都在飆高,夏季不僅越來越熱,【酷暑的時間也越拉越長】。
尤其嚴重的是,高溫不僅會對【人體身心健康造成衝擊】,也會連帶降低勞動力、影響農作收成,另外包含交通、教育、醫療、空汙、基礎建設等運作,都可能因為溫度飆高、連帶受到波及。
夏天炎熱,熱衰竭不限於老年人,年輕人,引起的併發症也很多,當炎熱破壞身體控溫機能,抗生素只能抑制發炎,無法使功能修復,最終,還是必需中醫調理,讓身體恢復正常的機能,一勞永逸。

貳、問與答:
一、問: 什麼是熱壓力症?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熱壓力症是因【外界的高溫】使得個體感到不適、和疲倦,但是個體本身的【中心體溫卻極少有上升】的情形,這時候服用大量高麗參,會讓身體更燥熱。
2. 熱壓力症的患者,其心輸出量會上升並【把血液輸送至周邊的血管】,以達到散熱的效果。
3. 但如果病人本身有【脫水的情形、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或是病人有在服用一些會導致血管收縮的藥物與乙型阻斷劑,身體本身的散熱功能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加重熱症嚴重程度,最後可能演變至【熱衰竭、或中暑】。

二、問:熱痙攣是因為缺鈣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熱痙攣症狀:為身體【不自主骨骼肌收縮】所造成的肌肉疼痛,容易發生於【大腿與肩部】。
2. 通常在活動當中,或者是在長時間活動後休息時,在大量流汗後補充開水或低張溶液未同步補充電解質時發生,【服中藥,讓身體調節,可以達到自行控溫】。
3. 【水土不服、或不適應的工作】有更高的機會發生熱筋攣。
4. 在病理學上,熱筋攣的發生是因為大量流汗導致身體肌肉【鈉離子、鉀離子】等電解質缺乏所造成。
5. 中醫治療,可以重新調節血液的分佈,而改善痙攣造成的肌肉疼痛。

三、問:熱暈厥,是因為貧血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在熱暴露下,個體會出現相對性的【體容積下降、週邊血管舒張、與血管張力下降】,這些因素累積起來就有可能導致【姿勢性低血壓】。
2. 熱暈厥即是此類【姿勢性低血壓】的一種表現。
3. 這類輕微的熱症最好發在【老年人的族群】,而且【並不需嚴重的脫水】即可導致個體出現熱暈厥的症狀,是因為老年人體質本來就虛弱,也未中醫調理身體。
4. 熱暈厥本身是一項排除性的診斷,通常需要審慎而完全的評估,只有在【除其他代謝性、心血管性與神經性】排等,可能造成暈厥的因素之後,才能確立這項診斷。
5. 此類患者通常在【移離熱源、和適當地補充體液】後,都能暫時恢復到正常的狀態,未中醫治療,若進入悶熱環境,身體調控溫度系統異常,還是會發生症狀。

四、問: 什麼原因會造成熱衰竭?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造成熱衰竭的原因,可能是暴露在【高溫的環境中、或是過度運動後】,造成身體過度產熱。
2. 暴露於高溫環境、或劇烈運動,會導致【身體水分、或鹽分喪失】,患者體溫可能正常或輕微上升。
3. 熱衰竭、和中暑的共通點是都是【中心體溫上升】,熱衰竭病人的中心體溫,常會上升至【38℃至 40℃】之間,常見的症狀包括,【嚴重的不適感、口渴、咳嗽、噁心與嘔吐】,熱衰竭一般會有輕微的脫水,有時伴隨著鈉離子不平衡的狀況;臨床上可能以高血鈉、或低血鈉表現。
4. 相較於中暑,熱衰竭的患者一般【不會有嚴重的神經系統症狀】,因此,神經系統症狀的有無可用來區分熱衰竭和中暑。

五、問:熱中暑是很嚴重的症狀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患者體溫常會超過【40.6℃】且【合併中樞神經症狀】,如譫言妄語、胡言亂語、抽搐或昏迷。
2. 中暑:可分成【傳統型中暑、及勞動型中暑】。
3. 傳統型中暑:【環境】是造成此類中暑最重要的危險因子,這類型的中暑常發生在熱浪來襲時、溫度上升時,個體暴露於【高溫與高濕度】的環境中,【本身缺乏適應環境的能力】時,導致熱無法排出,就容易發生中暑的情形,高危險群包含【幼兒、老人、缺乏空調設備的人】。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身熱的原因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身熱的原因篇
壹、前言:
熱環境中,影響人體熱蓄積的主要因子包括【空氣溫度、濕度、空氣流動速度、及輻射熱】等四項。
雖然前述四項因子在不同組合情形下,【對人體熱蓄積之影響程度】有明顯之不同,但在尋求環境控制時,仍應以此四個因素為考量重點。
台中男性55歲,【長期貧血,未中醫治療】,身體虛弱,經常性頭暈、頭痛,夏天也容易怕冷,所以把自己關在房間,不吹冷氣,吃晚飯時,家人發現暈倒,緊急送醫,最後,【已經小中風,講話說不清楚,左手左腳沒有力氣】;從4月到8月已急診5~6次,每次住院14天,他妹妹才建議,來看中醫調理。
.為什麼喝很多水,還是【無法避免熱衰竭】,就像喝水,無法像吃飯一樣吃飽,因為【中醫治療,可以使身體恢復溫度調節能力】,但是,水只是【暫時滋潤咽喉】,沒有任何的治療作用。
.氣溫持續飆高,台中32歲曾姓壯漢天天頂著烈日在工地工作,日前竟出現頭暈、噁心、及肌肉痙攣等不適症狀,緊急就醫發現【體溫高達41度】、因肌肉溶解經腎臟排出,導致尿液變成茶色,確診為職業性熱中暑,抽血檢查肌酸磷酸值高達800U/L,是正常人的數倍,且已引起【橫紋肌溶解、導致腎功能受損】,誇張的是,他治療後出院僅10天,又因熱衰竭被二度送醫,檢查發現腎功能已受損。
.夏季高溫易引發的熱傷害分別為【熱衰竭、熱痙攣、熱中暑】,前者可能出現噁心、頭痛,若到痙攣程度則會有【呼吸困難、抽筋】情況,而熱中暑的高危險族群為【老人、孩童及慢性病患者】,此種情況可能出現【胸悶、血壓下降】等情況,若有症狀未中醫治療,而延誤就醫,死亡率達8成。
.夏季熱傷害發生主因:多為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導致【水分、鹽分流失太多】,使得體內酵素遭破壞,導致肌肉壞死並引起【橫紋肌溶解症】,嚴重者可能引發【急性腎衰竭】或併發急性腎衰竭死亡,呼籲民眾若熱到不舒服,可藉由【冰敷頸部、腋下等處】,暫時先透過動脈循環達到降溫效果,如果,夏天炎熱怕熱,吹冷氣寒冷怕冷,就要快點【中醫治療來修復身體的感溫系統】。

貳、問與答:
一、問:空氣溫度,有什麼影響?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主要來自作業環境四周放熱效應,所造成【空氣溫度升高】,當它超過皮膚溫度(35)時,則會直接影響人體皮膚散熱,造成人體不舒適之感覺。

二、問:空氣濕度,有什麼影響?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所謂空氣濕度:為【空氣中水蒸氣含量】,一般稱為絕對濕度,由於空氣溫度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水蒸氣的含量,因此在考慮濕度對人體熱蓄積之影響時,需同時考慮空氣溫度之高低。
2. 例如:熱作業環境空氣中的【絕對溼度高於】,人體皮膚表面溼度時,則人體熱量,【不易藉由汗水之蒸發而排至體外】。
3. 反之,空氣中的【絕對溼度很低】,則人體汗水會不斷的蒸發,而造成內水分、及電解質的流失,若無法適時補充,則會造成熱疾病的發生。

三、問: 空氣流動速度,有什麼影響?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空氣流動速度的影響:空氣的流動速度,即為【風速】。
2. 風速的強弱:亦【會影響人體熱蓄積的程度】。
3. 在熱作業環境中,當【環境溫度低】於皮膚溫度時,較大的風速會幫助人體體熱的排除。
4. 但相反的,當【環境溫度高】於皮膚溫度時,則會造成【熱傳導、或對流】進入人體。

四、問: 輻射熱,有什麼影響?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輻射熱之影響:輻射熱的呈現,一般是以【紅外線的形式發散出來】,因此當我們在接受輻射熱的能量時(如太陽光照射),會明顯感受到熱。
2. 由於輻射熱的傳遞不需任何介質,因此【傳遞的速度很快】,往往在不知覺中已形成熱危害。

五、問:何時吹電風扇,比較適合?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當環境溫度低於人體體溫時,可利用【電風扇增加空氣流動速度】,以加速帶走人體或熱源之熱量,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
2. 但相反的,當環境溫度高於人體皮膚溫度時,則【不應】使用電風扇往內吹,有一位88歲的老人家,因為怕冷氣耗電,把外面的熱氣往屋內吹,後來睡著就沒再醒來了。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高溫猝死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高溫猝死篇
壹、前言:
因全球暖化效應造成【氣候異常變化】,夏季國內外氣溫偏高時有所聞,依衛生署及勞委會統計資料顯示,每年【七至九月太陽照射強度及溫度較高時】,發生熱疾病(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及熱暈厥…等)的案例也較高。
務農人高溫猝死:1026月初在台南地區才發生28人因難耐高溫猝死案例,由於當地務農的人多且沒有預防熱危害觀念,烈陽曝曬下【使心臟的氧氣需求量增加】,加上無適時補充水分,導致心血管阻塞猝死。
男性70歲,天氣炎熱,自行亂服成藥,已造成重聽,而且腎臟衰竭第一期,108.8.21前來中醫看診,長期服迪化街中成藥,紅花、川七、高麗參、濟生腎氣丸、桑螵蛸散,亂服成藥已1年,今年西醫檢查,攝護腺肥大,膀胱發炎,小便頻而澀少,小便刺痛,小便灼熱感,頻尿,殘尿感,溲白濁,溲泡沫不易消失,頭暈眩,原來是右耳鳴(蟬鳴聲)20年,口唇乾燥多飲,心悸不寧,胸中鬱塞,食後脘腹作脹,大便一日1-2行,大便時溏時硬,這麼嚴重,才來中醫治療。
.專業合格的中醫師,每週、或每個月會依照體質調整中藥,如果,患者體質已經改變,卻長期亂服同一種成藥,藥不對症狀,腎臟衰竭很快就會到洗腎了。

貳、問與答:
一、問: 哪些人容易高溫猝死?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如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精神病、肝疾病、消化性潰瘍、內分泌失調、無汗症、及腎疾病】等症狀者。
2. 或服用【影響體溫調節、或造成出汗、或脫水】的藥物(如:抗癲癎、抗憂鬱…等)。
3. 或【肥胖、老人、曾經患熱疾病】,因其身體循環與調節機能較差,應隨時注意身體健康狀況,避免在高氣溫下工作。
4. 有任何不舒服時,也要【中醫治療,使身體能自行調控溫度】,以避免過熱而猝死。

二、問: 如何避免熱中暑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每天要【吃早餐】、及保持【充足睡眠】。
2. 工作前、及工作時【避免喝酒、或喝含咖啡因之飲料】,以防止水份流失,增加熱疾病發生。
3. 有症狀時,要儘快中醫治療。

三、問:夏天如何補充水份?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高氣溫環境中工作容易造成工作者大量流失水分與電解質,因此應每20分鐘補充運動飲料、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可考慮食用具膠質之冷飲(如:愛玉、仙草、石花凍…等),以減緩人體水份流失,若身體過熱,要儘快中醫治療,恢復功能。
2. 飲用之【水份、飲料溫度過高會增加體熱】,過低會阻礙體熱發散,故溫度約在10-15℃較為適宜,並應學習【少量多次飲用】的習慣。
3. 除生理疾病被醫師限制鹽分攝取者外,自覺有痙攣現象(抽筋之感覺),【應飲用運動飲料、或加少許鹽的冷開水】。
4. 如果,以上都無法改善身體不舒服症狀,【要儘速到中醫診所治療】。

四、問: 夏天如何選擇衣服?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衣著的型式與材質不同對於體熱的散失與阻隔均有著不同的效果。
1. 衣服材質應選擇【氣、吸汗】透,如:棉質、易排汗材質等。
2. 衣服顏色選擇【淺色】,減少輻射熱量吸收。
3. 在不影響作業安全狀況下,尤其在紫外線指數很高時建議穿著【長袖衣服】,減少紫外線照射皮膚。

五、問: 夏天如何吹電風扇?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在高氣溫環境時,可適時使用電風扇與低溫細水霧,以降低環境溫度,增加舒適程度:
1. 增加空氣濕度:將【電風扇前增加低溫細水霧】 (:用超音波將低溫水振盪成水霧滴),並將低溫空氣吹向人體,加速帶走人體熱量。
2. 環境溫度【低於人體皮膚溫度】 ( 32-33)時:將電風扇【吹向人體】,加速帶走人體熱量。
3. 環境溫度【高於人體皮膚溫度時】:將電風扇【吹向熱源】,避免熱源之熱風吹向人體。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高熱環境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高熱環境篇
壹、前言:
女性上班族25歲,有一天,在家中昏迷,家人緊急送醫,住院一個月,不但做高壓氧、也打抗生素,回家之後,還是反覆發熱,經常頭暈,全身軟趴趴,才來中醫看診。
所謂高熱環境係指【外在環境熱】、與暴露個體【內生之工作負荷代謝熱】,透過個體熱生理調節後,仍可使暴露者身體內部溫度、或體心溫度升高到【38℃以上】之環境,其主要是針對易造成人體熱危害之熱環境而言。
李醫師表示,熱傷害包括【熱暈厥、熱痙攣、熱衰竭】等,尤其要特別小心熱中暑,若體溫超過40度就可能引發休克,嚴重的話【死亡率高達8成】。
因此,人體產生之種種生理現象稱為熱適應,如果這些適應【導致健康之不良影響、或破壞生理功能】,則表示對生物體已引起熱傷害、或熱疾病,即生物體的熱危害。
每年67月是中暑高峰期,【年長者、幼童、慢性病患者、肥胖以及戶外工作者】都是中暑高危險群,除了多補充水分,若出現頭暈、噁心嘔吐持續沒改善,應盡快到中醫診所就醫。
. 201971日,由於這幾天全台都是高溫炎熱天氣,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六月整個月,因熱傷害就醫人次有452人,相比去年同期392人次,多了13%
人體在高熱環境工作,代謝產熱量、與外在環境因素(氣溫、濕度、風速及輻射熱等)及衣著情形等,共同作用而造成身體產生【熱負荷、或熱蓄積】情形,則稱之為熱壓力。
.到這個程度的時候會有多重器官衰竭,會有【肝衰竭、腎衰竭、心臟衰竭,會有瀰散性血管內凝血、會有橫紋肌溶解、肝昏迷】等等,這時候死亡率就很高。
. 所謂高熱環境:是指【影響人體冷熱感覺】的各種因素,所構成的環境。

貳、問與答:
一、問: 輕微中暑,有後遺症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對於輕微中暑的患者,一般都【可以完全恢復】,通常也不會留下一些神經方面的後遺症。
2. 對於存活下來中度到重度中暑的患者,有機會可以完全恢復但【有較高後遺症】的風險。
3. 中心【體溫大於 42℃】的中暑患者預後較差,雖然患者通常可以從肝臟與腎臟的損害中復原,但是常有【永久性的神經傷害】。

二、問: 中暑之後,會有哪些神經傷害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持續性的神經功能異常包括:【行為改變、視力降低、構音困難、記憶力受損、步態不穩、和協調功能不良】。
2. 在嚴重中暑的患者之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會有【永久性的中度到重度的損傷】,包括【痙攣狀態、與泛小腦症候群】。
3. 在初期的電腦斷層掃描、與核磁共振的檢查中,可以看到【腦部水腫、與腦缺血】性的變化。
4. 在晚期通常可以看到【腦部萎縮】。
5. 對於嚴重中暑的患者【死亡率可高達10%】。

三、問: 哪些疾病,也會造成體溫上升?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其他疾病所造成的體溫上升,需與熱急症做鑑別診斷包括有以下幾類疾病:
1.藥物中毒:如副交感拮抗藥物、興奮劑【例如安非他命、古柯鹼等等】、水洋酸中毒。
2.酒精戒斷症狀。
3.血清素症候群。
4.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
5.全身性感染。
6.中樞神經感染:如腦膜炎、腦炎、腦膿瘍。
7.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酮酸中毒、甲狀腺亢進。
8.神經疾病:如重積癲癇症、腦出血。

四、問:待在室內也可能會中暑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熱傷害的產生原因除了在【大太陽下過度運動】外,在【室內】也有可能會發生。
2. 造成室內熱傷害的最主要是因為【空氣不流動,散熱速度下降】,產熱速度大過於散熱速度,空間內的熱能無法排出,導致【環境溫度不斷升高】,若再加上【人體溫度調節不佳】,則容易產生熱傷害的症狀。
3. 保持【良好的空氣流動】是避免上述這種狀況發生最好的方法,另一方面【適時補充水分】也能減少熱傷害發生的機會。
4. 千萬別以為在室內就不會發生,不管是位於室內或室外,若是產生【頭暈不適、全身虛弱無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及體溫升高】等等之症狀,都要注意是否有熱傷害之可能,此時需要適時【補充水分、及維持室內良好空氣流通】,若症狀加劇則【應盡速離開高溫環境】、以及迅速就醫。
5.   近幾年來天氣越來越炎熱,天氣溫度34~38度變成常態,生活要注意避暑,並且經由中醫師【調理身體控溫系統,使其恢復正常狀態】。

五、問: 除了過熱會造成死亡,還有其它原因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暑死亡大多在炎熱的環境下,常常是年輕人在炎熱環境中做【中度、或高度體能型勞動、或是戶外運動過度暴曬在悶熱的太陽下】。
2. 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肥胖、酗酒、使用抗副交感神經藥物、合併慢性疾病、疲勞、過度飲食身體狀況不佳、睡眠不足、年紀大、水分補充不足、環境適應不佳】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