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9年11月8日 星期五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篇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篇

【肌筋膜炎】~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篇

壹、前言:

.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發現很多人有【肩膀疼痛】再加上【肩關節僵硬】因而無法梳頭髮、或抓背,被診斷為冰凍肩。

. 冰凍肩,就廣義而言是包括所有以肩關節疼痛及僵硬為主要症狀之肩部疾患;狹義而言是非內部病變所造成之【僵痛肩】。

. 因此可以把冰凍肩的原因分成兩種﹕一種是原發性即不明原因性。另一種是次發性﹕【如骨折、肩脫臼、肌肉或肌腱斷裂、肌腱發炎或韌帶拉傷等】原因,限制肩部活動而引起。

. 五十肩在醫學上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因好發於【40歲之後】,所以俗稱【五十肩、或冰凍肩】。

. 其受傷原因為【肩部軟組織、及關節囊腔】受損造成,以女性患者較多。

. 五十肩的症狀以【肩部疼痛、及肩關節活動角度受限】為主,患者常感到日常生活活動困難,如梳頭、穿衣拉拉鍊、搔背、甚至晚上睡覺,壓到患處倍感疼痛等。

. 中醫【針灸治療,兼服中藥,中醫整骨復位(矯正手法,不是推拿哦)】,皆可以減輕疼痛,增加活動度,減少沾黏部位,加速復原。

 

貳、問與答:

一、問: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有哪些發病原因?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五十肩罹患原因大多數不明。

2.  但若【長期肩部固定不動、過度使用、肩拉傷不治療、停經後婦女、免疫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頸椎關節軟骨突出症(中醫針灸也能改善)】,其罹患率較高。

 

二、問:沾黏性肩關節囊炎,臨床症狀大致分為哪三期?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第一期(疼痛期):於休息時會感覺疼痛,但卻【找不到真正的疼痛點】;覺得整個肩膀都疼,尤其夜間疼痛更是劇烈,此階段持續2~9個月不等。

2.  第二期(冰凍期):肩膀仍持續疼痛但逐漸減輕,【肩關節出現僵硬】;此時疼痛跟僵硬並存,日常活動受限,且肩部肌肉有萎縮的現象,此階段約持續3~9個月。

3.  第三期(恢復期):肩膀疼痛逐漸緩解,但【肩關節活動度仍受限】;之後6~12個月逐漸恢復,若是未接受中醫治療,活動度則很少能回到完全角度。

 

三、問: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五十肩發病有緩有急,很多人初病時肩週微痛,一至二週後疼痛漸增;而有人會【肩劇痛,痛不可忍耐】。

2.  該病發作之緩急:皆取決於誘因傷害機體的程度,一般來説,傷損重,【其痛則急】;傷損較輕,【其痛則初緩】。

3.  五十肩的疼痛較為特殊,在發病初期呈【陣發性輕微痠痛】,之後逐漸發展為【持續性劇烈疼痛】,其痛狀或呈錐刺、或如燒灼、或似撕裂等感覺,而且還有日輕夜重的特點,常常攪得患者徹夜難眠。

 

四、問: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中醫認為是什麼原因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醫稱五十肩爲【漏肩風】;肩關節粘連者則稱之爲凍結肩。

2.  中醫理論認爲,五十肩的病因分爲内因和外因。

3.  其中内因為主因,人到五十歲,【肝腎精氣虧虛,氣血不足】,血不榮筋,因而容易受到傷害。

4.  而外因為誘因,包括【外感風寒濕邪、和跌撲閃挫】兩種。

5.  久居濕地,風雨露宿,夜寐漏肩當風,以致【風寒濕邪客於血脈筋肉】,血凝不暢,脈絡拘急而疼痛,故有時將該病稱爲漏肩風。

6.  如若跌撲閃挫,外傷相關筋骨,使得【筋脈受損,瘀血内阻,脈絡不通】,也可致病。

 

五、問: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中醫認為要如何治療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醫治療五十肩病仍應遵循辨證論治的原則,或【瀉實邪,或補虛損】,經絡中經氣得通,筋骨得養,肩痛則止。

2. 中醫臨床治療常常使用【推拿、針灸、火罐】等療法,藉以疏通經絡,祛邪止痛。

3. 還可以使用中藥來【活血通絡,補血養筋】。

4. 凍結肩的治療比較麻煩,由於粘連已經形成,而且這種【粘連屬於不同深度的多層次粘連】,要完全剝離比較困難,患者將在治療過程中承受較大的痛苦,可以利用【針灸】幫助剝離。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中醫治五十肩篇

中醫治五十肩篇


【肌筋膜炎】~中醫治五十肩篇
壹、前言:
. 46歲的楊女士緩慢地將左手掌心朝前往上舉起,手臂才抬到左耳際之處,就痛得哇哇叫,因為【在發炎期,學了網路上的運動方式,就更痛了】。
對她來說,很多動作已變成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微幅向後舉起左手,必須咬著牙忍痛才能完成,例如:內衣背釦和左手的距離。
最近3個多月,楊女士飽受手臂無法活動和疼痛之苦;左手臂禁不起一點點碰撞,晃動兩下也會帶來劇痛,夜裡翻身,不慎壓到左手,馬上痛得醒過來,她說【痛起來時,很想把手刴掉】。
今年過年,楊女士騎摩托車不慎跌倒,突然把車身扶起,當時肩關節用力過猛,起初,她只感覺肩膀痠疼,不以為意。【但疼了一個星期後,整條手臂活動角度日益減少】,疼痛與日俱增。
楊女士最先找上物理治療,跑了30幾趟,看了近三個月,卻無起色。她擔心,再繼續看下去,手臂反而會更嚴重,轉而向中醫診所求診。
經過李秋慧中醫師診斷,罹患【慢性沾黏性關節囊炎】,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
透過每星期2~3次的【中醫針灸治療、手法矯正,服用中藥】,加上每天在家早晚做約20分鐘肩關節伸展動作,楊女士說【這一個月下來,真的有改善,愈來愈不痛】。

貳、問與答:
一、問:五十戶會疼痛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五十肩,指的是肩關節活動範圍受到限制,伴隨疼痛,【晚上睡覺時,疼痛會特別嚴重】。
2. 肩關節:是【全身活動度最大關節】,由肱骨的圓頭頂住肩胛骨的凹槽,外有關節囊包覆,分泌滑液潤滑,其上還有四條旋轉肌腱帶動肩關節活動。

二、問: 肩部受傷,為什麼越不動,越無法動?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當手臂想上舉,就像玩蹺蹺板一樣,一頭向上,另一頭就得向下壓,才舉得起來。
2. 當手臂的【三角肌收縮上提】,同時配合【旋轉肌腱下壓肱骨】,才能完成手臂上舉的動作。
3. 肩關節活動靠【骨頭、肌肉、神經】通力合作,由神經支配肌肉,肌肉收縮帶動骨頭活動,任何一個環節出錯,手臂就動彈不得。
4. 五十肩病人因為【肩關節囊膜發炎】引起疼痛,病人怕痛不敢移動手臂,關節久不動,就再也動不了,可以利用【中醫針灸】緩解疼痛現象,就可以做簡單的復健運動,若是老人家復原效果慢,可以增加【服用中藥】,改善修復功能。

三、問: 肌肉痠痛,中醫認為是什麼原因?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醫認為肌肉痠痛是受【風、寒、濕、熱】之邪所引起的,稱為【痹症】,主要症狀是【肢體、關節的疼痛、酸楚、麻木、重著、活動障礙】,也就是氣血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所致。
2. 基本上可分為行痹【風邪偏勝】、痛痹【寒邪偏勝】、著痹【濕邪偏勝】、熱痹【熱邪偏勝】、久痹【痰瘀阻絡】、氣血虧虛等多型。
3. 五十肩在中醫上稱為【漏肩風】、【肩凝症】,多因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氣血凝滯。

四、問: 五十肩,中醫中藥也能幫助加速改善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外感風寒型:
A.  見於早、中、後期,畏風寒,【天冷病況會加重】,病患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緊或弦。
B.   處方多用:祛風散寒,活血止痛。
2. 氣滯血瘀型:
A.  見於早、中、後期,病患會有【肩部痠痛、局部腫脹】、入夜後疼痛加劇、肩功能受限、舌質瘀斑、苔薄白。
B.   處方多用:活血祛瘀、疏風除濕、通痹止痛。。
3. 肝腎虛損型:
A.  見於後期,【肩部肌肉萎縮、肩功能受限】、局部痠痛、氣短懶言、四肢無力、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B.   處方多用:益氣溫經,和營通痹。。
4. 針灸方面:肩三針、肩貞、天宗、手三里、肩外俞、肩中俞等。
5. 外敷藥膏:可用三黃散、如意金黃散、接筋續骨散等。

五、問: 肩關節發炎,如何保健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盡量休息:肩關節發炎處,針灸治療期間,【減少提重物】,致少要休息3週。
2. 適度運動:針對活動肩關節設計的【鐘擺、爬牆】等動作,依個人早、中、後期狀況,適度練習。
3. 避免不當姿勢:像突然【舉肩過高】、以【上臂當枕頭】的動作。
4. 多做擴胸、側舉動作:打電腦、伏案寫字的姿勢,屬於內收或內旋的動作,如果維持同一姿勢過久,會引起肩關節肌肉力學不平衡,應多做【擴胸及側舉】的動作來平衡。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肩頸酸痛篇

肩頸酸痛篇


【肌腱發炎】~肩頸酸痛篇
壹、前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認為,肩頸酸痛是現代人都會有的問題,不論是【粗重工作者、或坐辦公桌、長時間使用電腦者,甚至長期滑手機的低頭族】,都可能會發生。
一般肩頸酸痛的原因很多,大都是源自於頸部的相關組織,包括【肌肉、神經、韌帶、脊椎骨、椎間盤軟骨】等,有時鄰近位置如下顎、頭部、或上臂的問題亦會引發肩頸酸痛。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認為,會造成這些問題的因素,最常見的是【姿勢不正確,未維持頭頸正確】的姿勢,很容易就會造成局部肌肉組織的受傷。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正確的姿勢或動作,如【躺著看書、看電視,打電腦時螢幕太高或太低、睡覺的枕頭高度不理想、運動姿勢不佳】等,都是常見造成頸肩酸痛的原因。
其他如【車禍】造成頸部受傷,【年老脊椎退化】,造成頸肩痛的現象,有可能同時伴有神經壓迫的症狀。

貳、問與答:
一、問:長期工作與姿勢不良,會造成頸肩疼痛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上班族、或長期姿勢不良的人,比較容易肩頸酸痛,尤其是長期坐著、或用手在小範圍工作的人,如【電腦族、或生產線工人】。
2. 上半身肌肉【重複使用】,會造成肌肉累積性的使用過度,讓微小的肌肉長期受損,這就是【累積性損傷症候群】。
3. 如此久而久之,肌肉會漸漸緊繃,血液循環也會越來越差,之後就會變成肌肉疼痛。
4. 除了【中醫針灸】減少肌肉僵硬,【服用中藥】也能加速肌肉恢復。

二、問:工作、課業壓力,會造成頸肩疼痛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肩頸上背痛與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課業壓力,也息息相關。
2. 因為壓力同樣會使【肌肉緊繃、血液循環越來越差】,造成肌肉、肌筋膜疼痛,從而形成肩頸上背痛。
3. 還有【中醫針灸】減少肌肉緊繃,【服用中藥】也能增加乳酸代謝。

三、問:睡眠品質不良,會造成頸肩疼痛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肩頸上背痛與睡眠品質有關係,因為身體的肌肉、肌筋膜在工作一天後,必須在【深層睡眠時間休息、修補】。
2. 良好深層的睡眠,【可幫助肌肉把不要的代謝物丟掉】,這樣隔一天早上起床,肌肉就可以在最佳狀態下工作。
3. 但是,如果睡眠品質不良,【肌肉就沒有保養、修復的機會】,這樣長期下來,就會出現頸肩疼痛狀況。
4. 並且,【中醫針灸】減少肌肉疼痛,【服用中藥】也能改善睡眠品質。

四、問:退化性頸椎症候群,會造成頸肩疼痛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這個病變通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或【曾經頸椎受傷未治療】的患者。
2. 若壓迫到神經,會造成上肢疼痛、麻木的現象。
3. 當然,也遇過【頸椎已動過手術的患者】,疼痛手麻,來中醫診所針灸的。

五、問:肩頸酸痛,常有哪些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疼痛,通常在【後頸部及上背部】,活動會讓疼痛加劇。
2. 無法轉頭,【頸部僵硬】,活動困難。
3. 經常【手臂酸麻、刺痛感、無力】。
4. 偶爾會有左右側的【偏頭痛】。
5. 甚至會有【煩躁、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上背痛篇

上背痛篇


【肌筋膜炎】~上背痛篇
壹、前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認為,不管是什麼原因形成,【肩頸上背痛】都不能輕忽,是否可推拿?要中醫師依病情診斷,有些發炎,就不能推拿,反而更加疼痛。
因為隨著【血液循環越來越差】、肌肉緊繃,肌肉、肌筋膜就會越疼痛,也會慢慢擴散酸麻感,所以【中醫針灸】治療,同時也會兼用【中藥改善血液循環】。
嚴重時會有明顯按壓痛【如膏肓穴部位的稜形肌疼痛】,疼痛感牽引肩部、或手臂延伸手指。
當往前造成【胸悶】,或延伸到頭部形成【頭痛】,除了中醫針灸治療,可要服中藥可以根本治療肌腱發炎的原因。
長期疼痛不去控制的後果,就是逐漸累積頸椎負荷,造成日後發生【椎間盤突出症、或頸椎關節退化症】烏龜頸的機會增高。
若有長期肩頸上背痛困擾,請務必及早就醫,尋求中醫師協助,【針灸、服中藥、居家自行復健】。

貳、問與答:
一、問: 肩頸受傷,有哪些處理方式?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休息:急性疼痛時需【減少頸部動作】。
2. 藥物:使用【中藥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活血止痛。】之類的藥物。
3. 肩頸酸痛有時甚至會有【煩躁、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4. 【避免過度用力按摩、或推拿】,以免造成進一步傷害。
5. 頸部關節運動:平時需適度進行【頸部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輕度伸展頸部肌肉。
6. 治療:以【針灸、針灸電療、中藥、手法矯正脫臼、自我復健】等方式,幫助肌肉放鬆,疼痛緩解。

二、問: 肩部受傷,經過5年,沒治療,疼痛不止,也可以治療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  假如,今天受傷了,就要好好休息:如果持續在活動,可能會變成慢性的肌腱炎、風濕性關節炎,或五十肩等。此時則需要作【針灸治療、服中藥、手法矯正治療】,才能恢復。
1. 適時的讓受傷的部位,休息。
2. 白天活動時,根據受傷部位固定,【穿護腕、護肘、護膝、護踝】。
3. 針灸治療、加上【居家自行復健】,以利肌肉恢復。
4. 居家復健:若未針灸,【只有休息】,腫脹不容易消,發炎不易緩解。
5. 如果變成慢性的肌腱炎、風濕性關節炎,或五十肩,需經過數星期,甚至幾個月的【針灸治療、服中藥、中醫手法整骨矯正】,才會完全復原。
()  如此就可以輕鬆的打球,享受樂活,而不必與運動傷害為伍了。

三、問: 足部有哪些保健方式?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要確實作暖身運動,並且時間大約要【15 20分鐘】,不過天冷時需延長暖身時間,年紀愈大暖身時間也愈多。
2. 打球時,適當的用力即可,【不可過度施力】,造成肌肉拉傷。
3. 運動一段時間,【要休息一下】,使肌肉不要過度使用。
4. 要穿著舒適的上衣、適合各種【運動的球鞋】。
5. 患膝關節炎患者坐在椅子上,起身時,【以手先撐起來】,以避免膝承受太大壓力。

四、問:腰部有哪些保健方式?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不要拿重物,不要揹重物】。
2. 如果一定要拿,則【找人一起搬、或分次搬】,以減輕搬的重量。
3. 有嬰兒的婦女,則儘量【少抱小孩子】,如要抱,則抱在胸前,減少對腰部壓力,以減少疼痛。
4. 腰受傷時,【儘量不要彎腰作事】:如洗衣、拖地、擦地板的工作,暫時不要作。
5. 如果一定要撿地上的東西,寧可【蹲下】,而不要彎腰。
6. 睡覺的床,不要太軟,【硬點比較好】;如果是硬板床,則上面舖個十公分的【棉被或軟墊】就可以。
7. 如果要平躺,則在膝下放置二、三個枕頭,腰會比較舒服。

五、問:背部有哪些保健方式?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不要坐太久或站太久】,要時時的改變姿勢。
2. 站立或坐著的姿勢:【不要彎腰駝背】,以免引起背痛。
3. 如要搬大件物品,【推比拉好】。
4. 拿高處的東西,不要踮腳尖拿,【拿個小椅子】,站上再拿,比較好。
5. 如要久站,則【一腳站立,另一腳墊高】,比較不會累。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烏龜頸篇

烏龜頸篇


【肌筋膜炎】~烏龜頸篇
壹、前言:
雖然手機及平板電腦的發展大大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但也造成一些人【不良的操作習慣】。
近年來,就有所謂【低頭族】的出現,許多人除了睡覺以外,幾乎無時無刻都低著頭注視手機或平板電腦裡的資訊。
不論是過度使用電腦或成為電玩族、低頭族,不良的姿勢除了使身體形象不佳外,久而久之也會造成肌肉骨骼系統上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肩頸痠痛症候群】。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以前大部份為老年退化,才會產生烏龜頸,現在3C產品眾多,大部份都是人手一機,不分男女老少,幾乎每天烏龜頸來就診,患者佔了3成以上,是現代文明病,造成的症狀很多,所以除了【針灸】軟化鈣化的纖維組織,還會開立【中藥】,加速發炎組織的代謝。

貳、問與答:
一、問: 頸後腫大像烏龜頸,會有什麼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肩頸肌肉緊張【僵硬、酸脹、麻木、脹痛】等感覺。
2. 還有【胸悶心慌、失眠、心跳加快、心律不齊、血壓升高】等交感神經異常。
3. 大椎凸起血液瘀堵,會導致氣虛血虧的狀態。氣血不能上於頭部,會引起【頭暈,頭疼,失眠,健忘】等症狀。
4. 出現類似頸椎病症狀的【頭暈以及手臂放射性手麻】。

二、問:頸椎關節退化,在年輕族群會很常見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烏龜頸如果不治療,往往會造成【頸椎關節退化】,長期下來會產生骨刺。
2. 以往骨刺發生原因大多是:【年長者退化產生】,而現在骨刺則常見於年輕一代的低頭族中,其中因【肩頸疼痛】到中醫求診案例也明顯增加。
3. 診間也發現高達3-4成的患者,因長期使用 3C 產品,加上【長時間姿勢不良】所引起頸肩痠痛。
4. 若疏於照顧與治療,頸椎一旦退化恐【壓迫神經】引起神經根病變,還可能導致手臂、手掌麻且無力,造成難以挽回的頸椎病。

三、問: 烏龜頸會產生其它病症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每節脊椎之間為避免過度受力而使脊椎受到傷害,有【椎間盤結構】吸震。
2. 但不論是坐著使用3C電腦或滑動平板電腦、手機,最常見的不良姿勢就是【頸部前傾、與彎腰駝背】,長久下來,頸椎的椎間盤會因【受力不均】而後凸,甚至壓迫到脊椎神經,出現肩頸痛的症狀。
3. 這些肩頸部不舒服現象,常見的有【頸部僵硬、肩膀僵硬痠痛、肩胛骨內緣痠痛、胸悶、偏頭痛】,甚至會因頸椎部位的神經受到壓迫,出現【手臂痠麻、手部肌肉無力或手指痠麻】的情形。
4. 此外,烏龜頸隨著不良姿勢對脊椎的壓力不斷累積,可能造成異常的頸部神經張力,再加上手腕及手指關節不斷重複操作電腦鍵盤與手機,更容易合併引發【網球肘、腕隧道症候群】等上肢病痛。

四、問: 烏龜頸,會造成肩項痠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根據國外一項長期研究顯示,每周使用10小時電腦、長達8年以上,或是每周使用電腦20小時,不論幾年,一半的人會出現肩頸酸痛。
2. 在台灣,低頭族因各種錯誤姿勢及使用方式導致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多,尤其是長時間維持【頭向前低】這個動作,使【頸、肩、背及腰部的肌肉收縮】,造成血液流動率下降。
3. 長期下來,容易導致【頸項、肩及背部的肌肉僵硬】,造成肌膜症候群;嚴重的情況還會引起【神經壓迫、椎間盤突出,形成俗稱的骨刺】,甚至使頸部的退化性關節炎提早來報到。

五、問: 低頭族,要如何改善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半小時應活動筋骨、眨眨眼:每使用手機半小時就應動動脖子,做頸部伸展運動;同時用力眨眨眼,放鬆眼睛睫狀肌,讓眼睛和肌肉休息。
2.避免烏龜頸:低頭族或長時間使用電腦的族群,很容易出現頭部往前伸的烏龜頸動作,讓頸椎跟頸部肌肉承受高於3倍的壓力,提醒民眾使用3C產品,要記得縮下巴。
3.眼睛與螢幕距離至少 20 公分:調整適當的閱讀距離,讓眼睛與銀幕畫面距離至少20公分,螢幕的視角高度保持與眼部平行,以減少眼睛的不適。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