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水腫
壹、 前言:
一、有一位患者,她說會下肢水腫,到了診間,請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開立利水的健保藥給她吃,現在的患者,很厲害,都會自己當醫生呢,但是很可惜,她猜錯了,但是體質,怎麼能用猜的啦!
二、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醫師把脈之後,跟她說,"妳有胃潰瘍病史。
三、常常會胃痛,胃酸逆流吧、打膈、腸鳴、大便鴨溏,對嗎?
四、她說,妳怎麼知道,因為"脈象"告訴李醫師的,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說:你應該要調整脾胃的功能,才不容易水腫,用了健脾燥濕的藥。
五、果不期然,隔天,她很高興的說,下肢水腫有五年以上了,每天都腫脹酸痛到無法入睡,
六、之前也去西醫拿止痛藥、利水,就好一些;但沒吃又是惡性循環;
七、隔一週,來拿藥時,她說,胃較不痛了,水腫也沒有了,
八、原來,她不知道是胃的問題,所造成的水腫。
九、所以,還是要由專業合格的中醫師判斷用藥,不要自己亂用成藥。
貳、 水腫的中醫原因:
一、古代中醫認為,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是形成水腫的主要原因。
二、水腫並不是獨立的病種,可見於許多病症中。
三、水腫的辨證,分陽水,陰水兩大類。
四、凡風邪外侵、水濕內困、皮膚瘡毒等因素所致的水腫:
(一)發病急驟,
(二)多屬實證,
(三)稱為陽水,
(四)陽水屬表
(五)屬實,
(六)故治宜發汗,利尿,逐水。
五、由脾腎虛弱所致的水腫:
(一)發病緩慢,
(二)多屬裏證
(三)虛證,
(四)稱為陰水,
(五)治宜健脾,溫腎,化氣,行水。
參、 水腫的中醫分型:
一、陽水:
(一)風水:
1、 症狀:常眼瞼浮腫,繼則四肢及全身都腫,小便少,起病快,多有畏寒發熱,肢體酸重或疼痛,咳嗽咽痛或喘氣,舌苔薄白,脈多浮數
2、 治法:祛風行水,可用五皮飲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
(二)濕鬱:
1、 症狀:常全身浮腫,按之凹陷,身重困倦,小便短少,胃腹脹滿,苔白膩,脈多沈緩
2、 治法:健脾利水,多用五苓散加減。
(三)濕熱壅滯:
1、 症狀:全身浮腫,皮色潤澤光亮,煩熱口渴,胸腹滿悶,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苔黃膩,脈多沈數,
2、 治法:清熱利濕,可用疏鑾飲子加減。
二、陰水:
(一) 脾虛不運:
1、 症狀:常輕度浮腫,小便少,大便稀,疲倦乏力,腹脹,腰腿酸軟,面色萎黃,苔薄白,舌淡紅,脈多細。
2、 治法:健脾行水,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二) 脾腎陽虛:
1、 症狀:證見浮腫,怕冷,四肢發涼,面色淡白,神疲肢軟,食欲不好,食後腹脹,噁心,便溏,尿少,腰酸痛,苔薄白,舌淡紅,脈沈細。
2、 治法:溫補脾腎,多用實脾飲合腎氣丸加滅。
(三) 陰陽兩虛:
1、 症狀:全身腫,時腫時消,頭昏,肢冷,多夢,潮熱盜汗,體弱無力,腿軟,陽痿,舌淡,脈細。
2、 治法:宜滋陰助陽,可用腎氣丸加減。
(四) 陰虛陽亢:
1、 症狀:全身浮腫,久而不癒,頭昏頭痛,耳鳴目乾,口乾心煩,手足心熱,盜汗,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多沈數
2、 治法:滋陰潛陽,方用六味地黃湯合左歸飲加減。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 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