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星期四預約人多

2025/08/19

夏天,為什麼會容易膀胱炎?

















【千金難買,早知道】

~夏天,為什麼會容易膀胱炎?

壹、前言:

.   水分不足:天氣炎熱,身體容易汗出不止,沒有補充水份,尿量減少,細菌在膀胱內滋生,沒有憋尿。

.   經常愛憋尿:長時間憋尿使膀胱發炎,增加細菌感染。

.   衛生習慣:如廁後擦拭方向錯誤,將細菌帶入尿道,尤其女性比較嚴重。

.   性行為:未沖洗,將細菌帶入尿道,增感染風險,女性也會比較嚴重。

.   泡溫泉:游泳時在溫泉、游泳池,水中可能含有細菌,若免疫力不足,又不注意衛生,容易感染。

.   中醫治療,可以修復膀胱功能,增加代謝細菌,緩解發炎,多喝水,也能減少感染。

 

貳、問與答:

一、問:泌尿道感染、攝護腺肥大,有什麼差別?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一)攝護腺肥大:

1.  原因:良性增生。

2.  症狀:頻尿、夜尿、排尿困難。

3.  共同症狀:頻尿、尿急、排尿困難、夜尿、血尿。

4.  長期破壞:腎功能損害(混濁泡沫多蛋白尿)

5.  互相影響:壓迫尿道,而無法排尿。

6.  檢測方法:攝護腺特異抗原(PSA)

(二)泌尿道感染:

1.  原因   :細菌引起。

2.  症狀:排尿疼痛、頻尿。

3.  共同症狀:頻尿、尿急、排尿困難、夜尿、血尿。

4.  長期破壞:腎功能損害(混濁泡沫多蛋白尿)

5.  互相影響:使攝護腺腫脹。

6.  檢測方法:白血球升高。

 

二、問:一般膀胱炎、間質性膀胱炎,有何差別?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一般膀胱炎:

A.病程:急性---數天,約2~3週容易中醫治療會緩解。

B.病因     :感染--大腸桿菌

C.症狀:頻尿、尿急、血尿。

2.間質性膀胱炎:

A. 病程:慢性---半年,甚至數年,有許多患者打了玻尿酸,或做了膀胱擴大術,仍反覆發作,才轉中醫治療半年,終於不用再去打玻尿酸。

B. 病因:主要是粘膜受損、或免疫失調。

C. 症狀:頻尿、尿急、血尿、下腹痛、漏尿、尿少、解尿酸痛、尿出無力,不是因為大出汗,汗流光而沒有尿,根本是腎臟也發炎了。

 

三、問: 為什麼間質性膀胱炎,中醫治療能康復?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一)間質性膀胱炎,中醫治療能康復,是因為修復膀胱黏膜的功能,不是使用玻尿酸堵一下破洞,當所有膀胱黏膜沒有裂口,就可以像氣球一樣,可以撐大,也就不用使用膀胱擴大術了。

1. 肝鬱氣滯:症狀為小便量少、排尿無力、淋瀝乾澀疼痛、小腹脹滿、心煩易怒等症狀,舌紅苔薄白,脈弦細。治法以清肝滋腎,去濕利水。

2. 腎陰虧虛:症狀為腰酸、頻尿、尿中微有潛血、下腹悶痛等症狀,長期失眠焦慮,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無力。治法以滋陰清熱、補虛止血。

3. 氣滯血瘀:症狀為大腿內側-恥骨上膀胱區、會陰部疼痛,且多伴有心煩易怒,小便頻澀,舌淡黯,脈弦緊。治法以理氣活血、化瘀通淋。

4. 濕熱蘊結:症狀為頻尿、小便短赤、灼熱刺痛、下腹痛、腰痛、大汗出不止等症狀,舌苔黃厚膩,脈滑數。治法以清熱瀉火、利濕通淋。

5. 熱結膀胱:症狀為頻尿、下腹部脹痛、小便澀滯、發熱煩躁、渴欲飲水等症狀明顯,舌紅苔黃,脈沉實。治法以利濕瀉熱,通暢水道。

6. 我打了玻尿酸、擴大術多年,終於中醫治療6個月康復。

 

四、問:尿道炎.攝護腺炎.陰道炎,中醫治療期間,日常生活要注意什麼?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尿道炎、攝護腺炎.、陰道炎,中醫治療,應注意日常生活作息:

1.中醫治療:根據症狀和體質,歸納為幾種證型。

2.患者配合:根本治療必須耐心、持續性,患者需要配合醫師的診斷、用藥。

3.日常生活:輕微症狀,中醫回診,治療時間短。

4.服中藥期間,暫時要控制飲食;調整生活作息、放鬆心情,易康復。

5.穩定病情,提高生活品質。

6.服西藥止痛仍痛,才轉中醫治療,修復膀胱功能,就康復了。

 

五、問:攝護腺肥大,中醫治療有效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一)攝護腺肥大又被稱為「前列腺」,中醫治療,可以緩解這些症狀,排尿遲滯(小便必須等待一陣子才能解得出來);尿流變細(尿流變細且微弱無力,有時會中斷,須分好幾次才能解完);排尿困難(小便解不出來,或需用力解尿),曾有長輩說,西醫以為是老化,終於中醫治療,可以恢復正常排尿了。

1.濕熱下注:小便點滴不通,色深黃少,偶爾尿痛,或尿血,口苦,食少,小腹脹滿,舌紅苔黃,脈滑數;中醫治法宜:清熱利濕、解毒通淋。

2.瘀毒內停:血尿、排尿困難,腰背疼痛,不能轉側,小腹腫脹重墜,舌暗瘀斑,脈沈弦;中醫治法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3.陰虛虧損:尿出細,尿頻,腰痛,四肢無力,氣少,大汗出,盜汗,口乾,心煩失眠,舌紅少苔,脈沈細數;中醫治法宜:滋腎填精、降火解毒。

4.陽虛寒凝:排尿點滴不止,排尿無力,膀胱脹悶,頭暈目眩,畏寒怕冷,大便溏,舌淡,脈沈細;中醫治法宜:益氣溫陽、袪寒通淋。

5.攝護腺肥大、或發炎,都有可能造成PSA指數偏高。

 

六、問: 天氣炎熱,我經常會陰道發炎,沖洗劑用很久了,沒想到中醫治療居然會好?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一)陰道炎,中醫治療,可以緩解這些症狀,陰道分泌物異常(顏色、氣味、濃稠度改變)、陰道搔癢、灼熱感、紅腫,以及性交或排尿時疼痛;陰道炎的症狀會因感染類型而異,常見的陰道炎包括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和滴蟲陰道炎。

1.肝鬱血熱:陰部搔癢,黃綠白帶量多,味臭穢,煩躁易怒,口苦咽乾,頭暈目眩,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中醫治法宜:疏肝解鬱、瀉熱止癢。

2.濕熱下注:陰部乾癢,灼熱,乳狀或豆渣樣白帶,胸悶,食少,大便乾,小便黃少,舌紅苔黃膩,脈滑數;中醫治法宜:清熱涼血、利濕止癢。

3.脾虛濕盛:清稀白帶,量少不止,面色萎黃,疲倦乏力,食少,大便稀粘,舌淡嫩胖,苔白膩,脈細滑;中醫治法宜:健脾除濕、益氣升陽。

4.腎陽虛衰:清稀白帶,量多不止,腰酸像折斷,小腹冷痛小便頻數,大便稀粘,舌淡,苔薄白,脈沈遲;中醫治法宜:溫腎培元、固澀止帶。

5.中醫治療期間,排尿後要由前往後擦拭,喝水不憋尿、性行為前後解小便、避免過度清潔陰道。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夏季-急性腸胃炎的原因?







 

【千金難買,早知道】

~夏季-急性腸胃炎的原因?

壹、    前言:

.天氣炎熱,民眾最喜歡喝【清涼的飲料、或生冷食物】,但是常常因【貪涼後】、或因【食物不節制】而造成胃腸功能紊亂,輕則引起【腸胃脹氣、消化不良】,嚴重的的可能導致【急性腸胃炎】。

.急性腸胃炎:屬於中醫【胃痛、嘔吐】,是一種短自侷限性疾病,病程短,通常可以在短期內痊癒。

.慢性淺表性腸胃炎:屬於中醫的【胃痛、痞滿、嘈雜】,表現為胃黏膜充血、水腫、或伴有滲出物、少數有糜爛及出血。

.腸胃疾病要先分辨【寒熱虛實、急性、慢性】。

.臨床上急性腸胃炎,大致上可以分為寒濕、濕熱、食滯等證型。

1.寒濕證:突然【嘔吐,胸悶】,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舌苔白膩,脈濡緩者。

2.濕熱證:【發燒、口乾、口臭】,食慾不脹,大便後肛門灼熱,裏急後重感,或含有白色膿樣物,小便發黃,舌苔厚苔黃,脈數等。

3.食滯證:【胃脘脹滿疼痛】,口中腐臭,嘔吐不消化之物,嘔後痛減,舌苔厚膩食慾不脹,大便不爽,脈滑。

.慢性腸胃炎多屬虛證或寒證:腸胃虛寒證的,如【胃脘隱隱作痛,喜按喜暖,得食則減,嘔吐清水】,納呆,乏力神疲,四肢欠溫,大便溏薄,舌淡,脈軟弱黃。

.中醫治療過程中,【注意飲食、穩定情緒、保暖及休息,多飲用溫開水】。

.在中醫治癒一週內,仍要保養腸胃,可補充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稀飯、白吐司】等,不適合吃油膩或生冷食物,曾有患者吃了漢堡又腹瀉。

 

貳、問與答:

一、問: 夏天,容易引起腸胃發炎,服中藥期間,哪些飲食是暫時不可吃的?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飲食習慣:飲食不節制、生食、食用過多油膩(燒烤、炸物)、生冷食物(生魚片、生菜沙拉),增加腸胃炎的風險。

2.環境因素: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水分補充不足2000CC,也可能導致便秘、或腹瀉、腹脹氣、腹痛。

3.細菌感染:夏季+高溫+潮濕環境,使食物腐敗,導致食物、飲水被腸炎弧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污染,例如:海鮮、生食、肉類、乳製品、雞蛋、麵包。

4.病毒感染:夏季,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容易引起腸胃炎。

5.中醫治療:加速腸胃排出細菌、病毒,以恢復功能。

                                  

二、問:如何預防急性腸胃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均衡飲食:當季蔬菜、水果,不亂服保健品,減少造成肝臟、腎臟負擔。

2.保存食物:隔餐食物,應徹底煮熟,避免生食,生、熟食分開處理,冰箱冷藏食物,避免食物腐敗。

3.衛生飲食:飯前、便後、烹飪前後,都應勤洗手,如廚師。

4.安全飲水:避免飲用生水,選擇乾淨的水源、煮過的開水。

5.補充水分:為避免脫水,夏天流汗多,應適時補充水分

6.少過度疲勞:良好作息,避免熬夜,紓解壓力,增強抵抗力。

7.少接觸感染源:嬰幼兒、年長者,應避免與腸胃炎患者接觸。

8.服中藥期間,如果能事先預防,就能避免急性腸胃炎,快速惡化,症狀較輕微。

 

三、問:中醫治療期間,要如何保養—急性腸胃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夏天+高溫+潮濕,食物腐敗細菌、病毒易孳生。

2.症狀:發燒、嘔吐、噁心、食慾不振、腹痛、腹瀉等。

3.嚴重時可能出現:血便、或膿便,伴隨脫水症狀。

4.若持續高燒、嚴重脫水、血便等,應中醫治療,以恢復腸胃功能,減少發炎。

2.清淡飲食:急性腸胃炎期間,應避免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3.少量多餐:可採清淡飲食,少量多餐,若又吃漢堡恐更加腹瀉。

4.環境衛生:廚房、浴室,要定期清潔居家環境。

5.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腹瀉時,容易脫水,服中藥之後,腹瀉停止,宜適當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飲用淡鹽水、或稀釋後的運動飲料。

6.中醫治療:修復腸胃功能,然後,含細菌+病毒的惡臭糞便,會被排出。

 

四、問:中醫如何治療,急性腸胃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寒邪犯胃:過食生魚片.生菜沙拉.涼飲,抑制腸胃功能,腸胃冷痛,遇寒痛甚,喜按喜溫,食少,大便稀溏,口淡流涎,舌淡苔白,脈沈緊,治法宜:溫胃散寒,行氣止痛。

2.飲食停滯:飢餓過度,暴飲暴食,不節制,造成腸胃故障,暫時不運作,腸胃脹滿,疼痛拒按,打膈,嘔吐,胃酸上逆,舌紅苔厚膩,脈滑緊,治法宜:消食導滯,和胃止痛。

3.濕熱中阻:住頂樓.或西曬屋,夏天悶熱,造成全身中暑,腸胃悶痛,胸腹脹滿,口粘,食慾差,頭昏,倦怠,口乾,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法宜:清熱化濕,理氣止痛。

4.毒物傷胃;隔餐未加熱,污染,食物中毒,頭昏眩暈,腸胃灼熱疼痛,噁心想吐,煩躁心神不寧,大汗出,胸口煩悶,舌青紫腫,脈弦.結代,治法宜:清熱解毒,降逆止痛。

5.瘀血停滯:長期服止痛藥,造成胃部粘膜萎縮,腸胃疼痛,痛如針刺,疼痛固定,食後痛劇,半夜更痛,吐血黑便,舌紫斑或有瘀斑,脈澀    ,治法宜:活血化瘀,護胃止痛。

6.脾胃虛寒:長期服抗生素、益生菌、制酸劑,破壞了胃部功能,偶爾胃痛,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減,嘔吐清水,食少,疲勞無力,手腳冷,大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治法宜:溫中健脾,益胃止痛。

7.胃陰虧虛:長期服綜合維他命B.辛辣,造成胃被燒傷發炎,無法造血,偶爾胃痛,胃嘈雜灼熱痛,口燥咽乾,手足心熱,消瘦無力,口渴卻喝很少,大便乾結,舌紅少津,脈細數,治法宜:養陰益胃,和中止痛。

8.患者服制酸劑2年,仍胃脹氣、疼痛,想說改服中藥3個月終於改善,胃鏡檢查,粘膜粉紅,不紅腫。

 

五、問: 我在夏天感冒,服西藥很久了,最近,改中醫治療,超快康復,為什麼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夏天感冒,中醫治療,超級快速康復,是依不同症狀,使用不同治法,不是【一票玩到底】。

1.風寒襲肺:起因於【冷氣太冷、淋雨+吹冷氣、】。

A.症狀:咳嗽聲重,痰色白稀薄,氣急,咽癢,伴鼻塞,流清涕,頭痛,肢體酸痛,怕冷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  

B.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2. 風熱犯肺:起因於【天氣悶熱、又喜歡吃辛辣、醇厚高湯】。

A.  症狀:咳嗽劇烈,咳聲粗亢,痰黃粘稠,身熱,怕熱,鼻流黃涕,脈浮數滑。

B.   治法:辛涼透表、解毒清熱。

3. 燥熱傷肺:在【太陽下工作+又喝水量少】。

A.  症狀:咳嗽,乾咳無痰,痰中帶血絲,聲音沙啞,鼻燥咽乾,身熱,汗出不止,頭痛,舌紅,苔黃乾,脈數。

B.   治法:清宣燥熱,潤肺止咳。

4. 涼燥傷肺:【天氣炎熱+每天喝超多冷飲,吃太多冰品】。

A.  症狀:咳嗽,痰少或無痰,咽癢,咽乾鼻燥,頭痛,發熱,無汗,舌苔白乾,脈浮緊。

B.   治法:袪風利氣、消痰化滯。

5.中醫治療,以各種方劑,對病情不同,分型治療。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