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夏季過度汗出篇

夏季過度汗出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夏季過度汗出篇
壹、前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台灣是海島型氣候,【夏天高溫濕熱,炎炎夏日容易全身出汗】,黏答答的很不舒服。
如果不是炎炎夏日,卻全身出汗濕透,那就是疾病了,許多患者,在寒流來時不怕冷,以為這就是身體強壯的表現,其實身體長期在高溫狀態下,體質是容易快速老化的,甚至衍生許多疾病的,最常見的是【血壓升高、糖尿病、面紅耳鳴、脾氣暴躁易怒】、甚至造成【全身免疫過度活化】,可能會有乾燥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風濕免疫疾病。
汗流太多的疾病可分為兩種:
1.  第一種白天流汗,自己有感覺的,叫做【自汗】。
2.  第二種夜晚睡時流汗的叫做【盜汗】,沒有感覺就汗出,嚴重的盜汗甚至會濕透衣服,夜晚必須更換衣服。
中醫門診對於自汗、及盜汗的病人,臨床上辨症論治,使用中藥治療比較有效果。
.經常有患者,在夏天感冒之後,服用西藥未改善,才來中醫診所求診之後痊癒,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其實並不是西藥沒有效,而是炎炎夏日造成的暑熱,是屬於風熱型感冒,與西藥治療風寒型感冒的藥,是不對症的,所以才效果不佳。

貳、問與答:
一、問: 什麼時候會有盜汗的現象?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盜汗可能是其它疾病的一個症狀,例如【肺結核感染、肺分枝桿菌感染、肺黴菌感染、愛滋病】等。
2. 可能是吃藥的副作用,例如服用太多【解熱鎮痛劑、抗生素】等。
3. 可能是癌症、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4. 可能是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亢進症、或是嗜鉻細胞瘤】。
5. 可能是糖尿病,【夜間低血糖】造成的,交感神經興奮出汗。
6. 可能是【胃酸食道逆流】。
7. 可能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如做噩夢後出汗等。

二、問:盜汗也有分陰虛、陽虛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醫治療病人,強調辯證論治,需先鑑別病人是屬於何種證型,才可以對症下藥。
2. 【陰虛盜汗】:陰虛病患指病人,久病造成身體體液減少,所以會出現消瘦、夜晚口乾、體溫稍微升高、舌紅苔少的現象,所以治療需養陰固汗,方劑可以選用滋陰清熱,固表止汗,例如肺結核病人的盜汗。
3. 【陽虛盜汗】:陽虛病患會出現怕冷、腹脹、腹瀉等症狀,治療需扶陽固汗,方劑選用調和營衛、溫經復陽。感冒、發燒的患者,因服用太多、及太久的抗生素。
4. 【濕熱盜汗】:屬於體型肥胖高膽固醇者,方劑選用清心火、宣達中土。
5. 【血瘀盜汗】,病患常出現面色晦暗、胸悶、舌頭有瘀斑,方劑可以選用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6.不管哪一種體質,都必須由專業合格的中醫師診斷用藥,才能藥到病除。

三、問: 中暑也會引起其它臟器受損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暑熱證之辨證:應辨別病屬何臟何腑,證屬陰虛、氣虛、陽虛。
2. 【肺胃陰虛】:則見津傷熱證。
3. 【脾胃虛弱】:則見中陽不振證候。
4. 【脾胃兩虛】:心火獨盛的,則多表現為下虛上盛的證候。
5. 主要治療原則︰以【清暑護陰、扶脾益氣、溫下清上】為主,注意不能過用苦寒及辛燥,以免傷陽耗陰。(例如:青草茶、黃連膠囊、麻油雞、麻辣火鍋)
6.假如已經中暑,雖在陰涼處,喝清涼飲料,毛巾擦汗,仍然會頭暈目眩、嘔心想吐,耳鳴,全身沒力,最快的方式,不是上網亂服成藥,而是在附近找中醫師調理,比較快啦!!!

四、問: 中暑在西醫也有分型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運動型中暑】:待在高溫環境愈久、運動量愈大、需要愈多水分協助排汗降溫,這種好發於年輕人。
2. 【傳統型中暑】:但即使沒有劇烈運動,當熱浪來襲,待在悶熱不透風的屋內、中午在田裡除草、或車內也可能出現,因為熱排不出去,而活活被熱死,好發於老年人、小孩、心肺功能差、慢性疾病患者。

五、問:夏天口破、口瘡、舌破、舌糜爛,中西醫如何治療?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初夏時節氣候乾燥,人容易上火,所以【口瘡患者】在夏天季節會增加許多。
2. 發生口瘡的誘因除了乾燥的氣候,還有【焦慮、緊張】。
3. 西醫認為:與【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有關係。一般使用局部燒灼、塗抹口瘡藥膜、和服用維生素B群等方法進行治療。
4. 但中醫認為夏天可能有這些證型:暑熱、鬱火、虛熱、肝陽上亢、心痺、胃氣上逆、脾失健運,肺氣虛、腎陰虛,若未按體質去清其熱還是會反覆發作的。
5.臨床有許多患者,認為西醫效果比較快,但是口舌糜爛,還是不斷發作,才找中醫師治療,服用了辨症論治的藥方後,不易覆發,【口內噴了中藥粉】,收口更快速。
6.不管是綜合維他命、維生素B群、高麗參、龜鹿二仙膠,是屬於【中醫的溫熱藥】,若已屬內外皆熱,夏天當然不能再使用溫熱藥囉!!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夏天悶熱併發症篇

夏天悶熱併發症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夏天悶熱併發症篇
壹、前言:
夏天到了,有許多上班族,為了應付長時間工作的體力負擔,以及保持苗條體態,固定到健身房運動,卻依然不見任何健美的效果。
若【健身房運動】之後,又吃【麻辣鍋】,再吃了【挫冰】,造成嚴重頭腦沉重、身體疲倦、感覺吸不到空氣等症狀。
從中醫觀點看,都是因為【寒濕鬱遏陽氣,熱氣在內無法宣發】所致。
夏天天氣炎熱,民眾都會躲在冷氣房裡圖涼爽,造成【寒濕鬱遏陽氣,熱氣在內無法宣發】,因為一分寒氣,常伴有一分濕氣,體內聚集的濕氣沒有排出去,在體表就會形成【皮膚水腫,或皮膚長濕疹、發癢】。
在關節(筋骨)處則會造成【四肢痠痛】;在腸胃道則會形成【拉肚子及吸收不良】的問題,久而久之則會造成【營養不良】,常常覺得身體沉重。
甚至產生【睡再久也都睡不飽】的感覺,因為陽虛(寒邪包火熱之氣,而陽氣無法升發),頭腦所需要的能量無法向上供應,所以會思緒不清、頭腦不清醒、四肢反而會冰冷,並非真寒症,有些患者服用薑湯、薑黃,反而造成複雜的症狀。

貳、問與答:
一、問:中暑最嚴重的症狀是什麼?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暑是熱急症中最嚴重的,據國外文獻報導,【運動型中暑死亡率510%】,可能死亡率、和身體高溫的程度、以及維持高溫的時間、是否有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或急性呼吸窘迫有關。
2. 中暑病人發生【DIC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熱】,破壞血管內皮細胞所致。
3. 如果嚴重,身體會大量出血,如流鼻血、吐血、呼吸道出血、內臟出血、解血便、皮下大塊瘀青或皮下有出血點、打針或抽血的針孔無法止血等,死亡率極高。
4.所以,剛開始有口破、舌爛、流鼻血、呼吸不順暢時,不快速找中醫調理,等到嚴重到【DIC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就真到要送到醫院急診了。

二、問: 夏天中暑時,有哪些現場急救方式?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暑處理第一個步驟是【降溫】;第二是移到【通風陰涼處】,應立即冷卻、症狀治療及支持性療法為主,並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平衡,確保器官功能。
2. 當在戶外疑似中暑時,則依急救基本原則,先請求救援,檢查【呼吸道通暢、維持呼吸功能、心臟循環功能】。
3. 在戶外如果中心體溫高於四十度,可將病人移至清涼環境,除去衣物,進行體外冷卻。
4. 另外可將冰袋放置【頸部、腋下、腹股溝】,持續以電風扇吹拂,轉送時需注意通風,並以攝氏二十五到三十度的冷水噴灑身體。
5. 此時可以【按摩病人體膚】,避免體外冷卻造成表皮血管收縮。
6. 意識不清醒的病人要注意呼吸道通暢,考慮【側躺】以避免嘔吐物吸入肺部,到醫院後醫師會視需要給予氧氣,並靜脈注射生理食鹽水。
7. 研究指出如未能即時送醫,可以攝氏【7到14度】的涼水浸泡,以達到肛溫低於39度的安全範圍為佳。
8.當然,中暑初期發作時,能儘速利中醫調理,緩解症狀,到恢復正常,也能避免二次中暑,畢竟今年夏天實在太熱了。

三、問:太陽烈日當頭,工作又在太陽底下,會容易生病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暑熱】讓地氣蒸發,多雨潮濕,因此暑邪常與濕邪一起來,除了發熱、煩渴以外,還加上濕重困頓的症狀,四肢痠軟無力,胸悶嘔吐,甚至大便溏軟不爽等濕阻症狀。
2. 《素問.刺志論》中提出:「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天冷】毛細孔緊閉,【天熱】則相反,毛細孔大開,流汗出,傷於火熱且氣虛無力,稱為傷暑,症狀還有頭痛無力、噁心胸悶等。
3. 【夏天】,火邪嚴重者,甚會昏倒不省人事,脈大而虛,中醫會用些甘寒清熱的藥物來治療。

四、問: 進入夏季時節,應該如何保養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進入夏季時節,人們的【新陳代謝加快】,心腦血液供給不足,常使人煩躁不安,倦怠懶散、白天嗜睡、晚上不眠。
2. 夏天氣溫高,【能量消耗大】,營養物質隨汗液流失多,體質虛弱者,尤其是孩童和、老人,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損害健康。
3. 夏季保健與健康的關係極為密切,因此,從夏季開始,我們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及時補充營養物質,採取【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
4.若已經中暑,雖在陰涼處,喝清涼飲料,毛巾擦汗,仍然會頭暈目眩、嘔心想吐、耳鳴、全身沒力、心悸胸悶、呼吸不順暢、容易喘,請儘快找專業合格中醫師調理體質。

五、問: 夏天,為什麼會上火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陽邪勝則熱】,陽熱旺於夏季,溫為熱之漸,火為熱之極,因此熱邪也可稱作「溫熱之邪」或「火熱之邪」。
2. 其實人體很需要火,火是一種能量,能給人帶來生命活力。
3. 有溫煦作用又可給人活動力的稱為【少火】,人就靠少火維持生存續。
4. 但過多的火出現時,讓人元氣消耗、身體發炎,稱為【壯火】,這種火只會讓人生病,身體虛弱。
5. 【熱性上炎】,說明火熱有藩灼向上的特性,火熱之邪侵襲人體,症狀多在上部表現,如頭皮長疔瘡、臉部冒痘痘、化膿性毛囊炎、汗泡疹、痱子紅疹、劇烈頭痛、面紅目赤、耳鳴、口舌糜爛等。
6. 【熱極生風】,是因為熱邪侵擾久了,甚會引動肝風,出現高熱、手足抽搐、兩目上視、情緒暴躁易怒、眩暈、頭脹痛、頸部僵硬、眼面抽動、手指麻木等症。
7. 【熱邪若動血】,輕者血脈擴張,重者灼傷脈絡,出現血壓升高、面紅耳赤、鼻出血、皮下出血,冒出鮮紅斑塊的症候、月經無法停止。
8. 【熱邪也會擾心神】,輕者心神不寧,出現心煩失眠,重者擾亂心神,讓人煩躁不安、恐慌症、燥鬱症、無法入睡出現。
9. 【熱邪聚於體內】,腐蝕血肉,身體不明原因,產生瘡瘍癰腫、疔癤瘻管,都是夏季暑濕熱邪可能導致的問題。
10.夏天天氣炎熱,不管哪一種火邪熱症,都會造成身體的不舒服,甚至呼吸不到空氣,都會影響心肺功能,最好儘速找專業合格中醫師調理體質,不然心肺臟器衰竭,更難恢復,只能送醫院急診了。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夏季飲食篇

夏季飲食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夏季飲食篇
壹、前言:
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年四季如此,一天也是如此,【半夜】相當於【冬至】,陰氣最盛;【正午12點】相當於【夏至】,陽氣最盛。
脾胃偏弱的人,【早上、中午】的飯一定要吃得好,因為可以藉助自然界的陽氣幫助你促進消化吸收。【晚飯】切記少吃點,千萬不要早上、中午都隨便吃,晚上卻吃得過於豐盛,反而無法消化。
台灣的美食很誘人,所以現代人,都是吃得太飽太好,就易得富貴病。
《黃帝內經》講「膏粱之變,足生大疔」,經常吃【大魚大肉】,就會出現糖尿病的癰、瘡、疽。
糖尿病在中國古代叫消渴病,老百姓很少得病,都是富有人家才會得病。
人吃得太好了,不能消化,就會變成內熱,出現了消渴症狀。
現代人跟過去帝王的生活差不多,天天都吃好的,所以很易導致【高血糖、高血脂、高膽固醇】。

貳、問與答:
一、問: 中暑時,應該怎麼辨?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這時要趕緊到【蔭涼或有空調處】躺下休息,鬆脫衣物,並稍微抬高雙腳,補充水分或運動飲料,提神、初期中暑,服用中藥確實可以清暑熱,避免惡化。
2. 如果沒能及時降溫,核心體溫(耳溫、腋溫再加攝氏1度)超過攝氏40度,加上【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如︰ 神智錯亂、口齒不清、有幻覺、躁動、抽搐、甚至昏迷,則演變至中暑(heat stroke,或譯成熱中風)。
3. 這時病人會發生【輕重程度不等的多重器官衰竭】,像是肝、腎、心臟衰竭、急性呼吸窘迫、橫紋肌溶解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二、問:中暑嚴重時,若送急診時不可做的3件事?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不要泡冰水】降溫。當體溫飆高時,刮痧、拔罐、放血等對降溫也沒有幫助,應該依病情服用中藥。
2. 【不要用酒精擦拭】患者身體溫度會反彈上升更高,反而容易破壞身體細胞。
3. 【不要使用退燒藥(例如阿斯匹靈、或普拿疼)】,中暑造成的體內高溫是因為外在環境、與體內產熱不平衡所致,跟感冒發燒不同,退燒藥無助於體內散熱。
4. 可以至中醫診所,請專業合格的中醫師,為您依病情開藥,來清熱、解毒、散內熱、調理氣血等。

三、問: 熱衰竭,會有哪些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熱衰竭】是指在熱的環境下過久,造成全身性不舒服,持續的流汗,且未補充適當的鹽分及水分。
2. 主要有兩種狀況,一種是【水分的大量流失】,病患會覺得非常口渴,另一種是【鹽分的大量流失】,病患反而不會口渴。
3. 【體溫大多是正常】,或者稍微上升一些。
4. 病患會有頭痛、疲倦、無力、躁動不安、定向力變差、噁心、嘔吐、蒼白、肌肉痙攣等現象。
5.通常像熱衰竭時,悶熱剛開始干擾腦、心、肺的功能,利用中醫水煎藥,確實可以使患者全身降溫,使臟器快速恢復正常的功能。
6.若未中醫治療,使身體持續高溫,心、肺、腎臟衰竭,也會造成死亡的;如【洪仲丘案】因為睡眠品質不佳,再加上休息不足,無法有效排除體內熱能,引發低血鈉腦症、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四、問: 立夏之後,天氣炎熱,要如何養生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立夏過後,溫度可能逐漸攀升,人們難免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
2. 所以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天然食物】為主。
3. 【大魚大肉、和油膩、甜食、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五、問: 夏天為什麼會容易【食物中毒】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夏天容易有【細菌性下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除與蒼蠅繁殖活動有關外,還與夏季氣候潮濕、溫暖,適宜痢疾桿菌繁殖。
2. 天氣炎熱人們喜歡吃【生冷食品】引起腸胃功能紊亂有關。
3. 控制菌痢的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其次應注意【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
4. 加強對飲食、水源管理,消滅蒼蠅,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敗變質、或不新鮮的食物,例如:早餐蛋糕未冰,中午入口就腹痛,雖然未發酸,但食物已經細菌茲生了,【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5.若有急性腸胃炎、腹痛,經由中醫師開立處方,也能快速緩解疼痛,恢復腸胃道功能。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夏天身熱篇

夏天身熱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夏天身熱篇
壹、前言:
夏天小腸吸收比較好,常讓人便祕,但暑熱貪涼,常飲冰水,加上時有梅雨,內濕引動外濕,反而有時容易【腹瀉】,濕邪重的甚至出現【下肢水腫】。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指出:【濕勝則濡瀉,甚則水閉腫。】
濕性重濁,讓人容易【沉重困頓、疲勞倦怠,人體排泄物、與分泌物】等穢濁不清的東西都會增加。
濕邪有一特點,就是凝滯,黏滯不爽,纏綿難癒,表現常在腸胃道,如排便稀軟溏泄,卻拉不乾淨,一吃油黏之物即便穢臭濁,病程較長,想要痊癒,除了服用專業合格中醫師開立的【中藥】來調理腸胃功能外,仍需節制冰冷黏滑油膩之物,調養一段時間才會好。

貳、問與答:
一、問:夏天容易燥熱,上火的原因,有哪些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睡眠品質差,熬夜、失眠】。
2. 【飲食刺激】,例如吃麻辣鍋。
3. 【遺傳、青春痘】。
4. 【習慣性便秘】。
5. 【壓力大、焦慮】。
6. 【生理代謝因素】,如更年期女性,臉部易出現潮紅、出汗、發熱等虛火症狀。
7. 【急性發炎反應】,例如感冒、喉嚨發炎。
8. 【長期慢性病】也會造成虛火,例如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炎、腎炎等。

二、問: 哪些人的火氣大,口渴、喉嚨痛,是暫時現象?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當【慢性鼻子過敏、皮膚過敏、或年紀大的人】睡覺時張口呼吸,喉嚨乾痛,床邊準備一杯水就會緩解,並且服用專業合格的中醫師所開立,調理過敏體質的用藥,一段時間,使身體的敏感性自然下降、或是調節老人家肝腎虛火上炎的問題,就能改善。
2. 但【如果是因為生病而火氣上升,就要對症使用中藥治療】。
3. 雖然,有時火氣大只是短暫現象,對健康影響較低,【當您長期吃清涼退火的食物,卻仍不能改善口乾舌燥時】,一定要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為您診治療。

三、問: 夏天,經常進出冷氣房,有什麼改善方法?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夏天出入冷氣房,內外溫差過大容易中暑,可加一件【薄長袖外衣】,保持皮膚恆溫狀態。
2. 尤其老年人調節溫度的能力較差,更要隨時注意,【維持身的恆溫】。

四、問: 哪些食物,在炎炎夏日,吃太多會容易上火?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忌食【辛辣刺激、熱性食物】:麻辣鍋,蔥、薑、蒜等香料類,茴香菜、羊肉、鱔魚等。如果要吃,最好搭配退火的飲品。
2. 少吃【甜食及甜度過高的水果】:如龍眼、荔枝、榴槤等。糖分會提供熱量,使火氣上升,加重發炎反應,例如使慢性結膜炎的患者眼睛發紅。
3. 【冰品、太寒涼的食物】:冰塊會造成血液停留在胃腸,不但不能解暑,還使血液循環下降,體溫調節失衡,反而更加躁熱。
4. 【夏天在冷氣房】,反而該喝溫熱的飲品,加速循環,【冷飲則適宜在室外喝】,並在口中稍微停留,再吞下去。
5. 至於【容易疲累、感冒,免疫力差、年紀大、失眠】的人,容易出現虛火造成的口乾舌燥、失眠,更要少吃冰品、寒涼瓜果。

五、問: 燥熱的夏天,一般零食也要注意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高熱量食物會提供火氣,上火時不宜多吃水分低的食物,如【油炸類、燒烤類、餅乾、花生、堅果等】。
2. 應該改以【蔬菜、清湯】等低熱量飲食為主,其它肉類為輔。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