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皮脂囊腫篇

皮脂囊腫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皮脂囊腫篇
壹、前言:
皮脂囊腫:又名粉瘤、脂肪瘤。
中醫亦稱【粉瘤】,如《外科正宗》記載:粉瘤為紅粉色,多生耳項前後,亦有生於下體者,全是痰氣凝結而成。
. "《景岳全書·外科》說:【蓋此以腠理津沫,偶有瘀滯,積而不散,則積以成瘤,是亦粉刺之屬,但有淺深耳,深者在皮里漸大成瘤也。】。
脂瘤之名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癭瘤證治》,曰:「瘤則有六:……脂瘤。」
粉瘤是表皮細胞生長於皮膚深層,形成一個囊狀物,囊中包裹著許多乳白色粉狀物質,【好發3040歲男性】,常發生在皮脂腺旺盛部位,如【臉部、頸部、背部、陰部或曾有嚴重青春痘的部位】。
粉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於成年人,除了服用中藥,也必須放血治療,有時會先以連續針灸方式,使其軟化,才放血,比較有效,而且乾淨。
中醫對本病早有記載,明代《外科正宗·癭瘤論》曰:又一種粉瘤,紅粉色,多生於耳項前後,亦有生於下體者,全是痰氣凝結而成。
宜披針破去脂粉,以三品一條槍插入,數次以凈內膜自愈。
古代中醫典籍,不僅詳細描述了粉瘤症狀、常發部位及病因,並指出了有效的治療方法;外敷的中藥,也可以因不同症狀,給予治療。

貳、問與答:
一、問:粉瘤應與皮樣囊腫、和表皮樣囊腫,如何鑒別?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皮樣囊腫:
A.為【囊性畸胎瘤】,好發於常長在身體中線附近,淺表者好發於【眼眶周圍、鼻根、枕部及口底】等處(眉稍或顱骨接縫處,可於顱內交通呈啞鈴形)。
B.     位於皮下,不與皮膚粘連而與基底部組織粘連甚緊。
2、表皮樣囊腫:
A.是一種【真皮內含有角質的囊腫】。
B.多因外傷(尤其刺傷)將表皮植入真皮而成,囊腫壁由表皮組成,囊內容物為【角化鱗屑】。
C.腫物表面常有角質增生,【好發於手、及足踝】等,易受外傷和壓迫的部位。
3、脂肪瘤:呈【扁平分葉狀】,位於皮下,用手指沿腫物兩側相向推擠局部皮膚,可出現橘皮樣症。

二、問:粉瘤,西醫如何治療?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手術切除:西醫認為一經確診后,均應手術將囊腫完整摘除。
2、併發感染者:應予口服抗菌葯、及熱敷等,抗炎治療,炎症消退後手術切除。
3、通常行手術切除,應完整切除。如併發感染,應先中醫治療,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後再行手術。

三、問:良性的皮膚腫瘤,通常分哪一些?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表皮囊腫(粉瘤):
1. 定義:囊壁由表皮細胞所構成的囊腫,【囊腫裡面是表皮代謝物】,也就是角質。
2. 臨床症狀:
A.  在正常皮膚底下,呈彈性半球形隆起,與下面組織無粘黏,可以移動。
B.   大小由零點幾公分到幾公分,而顏色則依所在位置由淺至深,也有【淺黃、白色、膚色至淡青色】。
C.   可單一或多發,囊腫裡面的東西一般呈乳酪狀,帶有惡臭。
D.  平時沒有不適症狀,但如果發炎,會有【紅腫熱痛】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化膿。
()脂肪瘤:
1. 定義:
A.  由成熟的脂肪組織所構成,因此凡是體內有脂肪組織存在的部位,都可能發生脂肪瘤。
B.   脂肪瘤是【最常見的軟組織良性腫瘤】,它可以生長在人體內的各種組織裡,包括【表皮下、肌肉內,甚至內臟器官,或者神經組織內】。
C.   其中又以體表皮下最容易發生,常見的好發部位在【軀幹及四肢】,頭臉部則較少見。
2. 臨床症狀:它的形狀呈【扁平橢圓形或分葉狀】,質地柔軟有彈性,是邊界清楚的皮下結節,不會與皮膚產生粘連,因此可以推動,而且表面皮膚的外觀正常。
()皮膚纖維瘤:
1. 定義:由結締組織細胞發展形成的腫瘤。
2. 臨床症狀:是一種【生長緩慢的腫塊】,腫瘤表面皮膚正常,皮下呈現光滑活動、質地硬的圓形腫物,【沒有壓痛感,多半沒有其他症狀】。
()脂漏性角化症:
1. 定義:一種由表皮細胞構成的良性腫瘤,俗稱【老人斑】。
2. 臨床症狀:【肉色或棕色的斑塊,表面或粗糙或平滑】,通常沒有症狀,但少數的病灶可能感到有一點癢,脂漏性角化症是屬於良性的增生,也沒有傳染性,所以醫學上並不需要積極的治療。
3. 造成原因:體質加上日曬造成表皮的增生,年紀大的人較常見,好發在臉部、頭皮及手背。

四、問: 粉瘤,哪些人比較常見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粉瘤一般【小如豆粒,大如雞蛋,球形或半球形之囊腫】,性質柔軟有彈性,高出皮面,有移動性,境界清楚。
2. 無自覺症狀,可擠出豆渣樣物,單個或多個,好發於【頭面、頸、陰囊、肩背部】。
3. 青年、兒童較多見,有時瘤體【紅腫、疼痛、破潰流膿】。
4. 粉瘤為良性腫瘤,一般不會惡化,也可以手術切除。
5. 主要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膨脹,而形成的瀦留性囊腫,囊為白色凝乳狀皮脂腺分泌物,並非真性腫瘤。
6.若能針灸幫助代謝,服用中藥調理體質,就能減少增生的現象。

五、問:皮脂腺囊腫,日常生活應注意什麼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近來【氣溫漸升高】,粉瘤患者也越來越多。
2. 天氣越熱,油脂增加旺盛、皮屑阻塞分泌物更難擠出,或因汗水多容易引發感染,因此平時要【避免過度日曬、使用清爽不油膩的皮膚保養品】。
3. 粉瘤如果在短時間內快速長大,長時間壓迫摩擦,或是身體疲累、抵抗力較弱時,會容易【造成疼痛、發炎感染、潰瘍、破裂流膿】,中醫治療,也能在短期內減少疼痛,調理身體的免疫力,也能避免感染。
4. 因此粉瘤生長速度快及部位特殊者,最好要積極中醫治療,以避免惡化。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脂肪瘤篇

脂肪瘤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脂肪瘤篇
壹、前言:
脂肪瘤是一種【良性腫瘤】,由脂肪組成,多發生在【四肢、軀幹】的皮下,多呈扁圓形,用手稍微用力壓其基部,可見分葉形態。
脂肪瘤一般無痛感,但發炎時會十分疼痛。
但有多發性圓形、或卵圓形結節狀脂肪瘤按壓有痛感,又稱為【單一性脂肪瘤或多發性脂肪瘤】痛。
脂肪瘤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層,但通常好發於【40-60歲的人群】。
脂肪瘤不同於脂肪肉瘤,【脂肪肉瘤】為惡性。
頸肩背部脂肪瘤,必須與【長期服類固醇、或是外用類固醇貼布,或長期滑手機頸椎突出】,所造成水牛肩做區分,以中醫分型治療。

貳、問與答:
一、問:脂肪瘤是怎麼形成的?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脂肪瘤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具體原因是什麼尚不十分明確,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由於此類腫瘤好發于富含脂肪的部位,因此【肥胖患者】就要比一般的患者發病的機率大一些。
2、中醫認為脂肪瘤的產生與【肝脾有關】,因此經常生氣,煩燥不安,憂思過度的人比較容易患這類疾病。
3、日常飲食不規律也會傷及肝脾,尤其是【長期不吃早餐的患者、和長期吃一些高膽固醇類食物的人、或服用大量高蛋白的保健食品】,營養不良、或某些營養過甚,最容易患這類疾病。

二、問:脂肪瘤,會危害身體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脂肪瘤:是起源於脂肪組織的一種【良性腫瘤】。
2. 脂肪瘤多為單發性,少數為多發,境界清楚,呈分葉狀,質軟,可有假囊樣感,無痛。
3. 脂肪瘤生長緩慢,多數體積較小,少數直徑可達5~6釐米。
4. 脂肪瘤為【分化成熟的脂肪細胞】組成,由不等量的纖維條索將瘤組織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脂肪小葉。
5. 如纖維成分較多稱【纖維脂肪瘤】,如血管含量豐富稱【血管脂肪瘤】。

三、問:脂肪瘤,西醫治療的方法?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單發的皮下脂肪瘤:如致運動功能障礙,可行手術切除。
2. 多發性小脂肪瘤:不必處理,因為其有自限性,甚或可自行消失。
3. 深部脂肪瘤:有惡化的可能,即變成脂肪肉瘤,故需密切觀察,定期做超音波檢查。
4. 若增生迅速、或出現壓迫症狀,則應行手術切除、並做病理切片檢查。
5. 若已變成【脂肪肉瘤】,則術後還應考慮化療、或放射治療,以提高治癒率。
6. 較小(直徑1cm),多發脂肪瘤,一般不需處理。較大者宜行手術切除。
7. 對於多發者(有的患者可達百餘個),也只能先選擇影響大的、較疼痛的進行切除。
8. 西醫尚無法根治:有的採用吸脂術,在皮膚上作小切口,插入吸管,去除較大脂肪瘤或局部脂肪過多症,不留顯著瘢痕。當然,這也是局部治療、治標之法。
9. 若害怕動手術的患者,也可以考慮中醫針灸治療,若嚴重的記得兼服水煎藥,改善病情,加速修復。

四、問: 脂肪瘤,也能針灸治療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脂肪瘤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但就是看著礙眼,長多了也很煩人,切除了有時又長出來,真是很麻煩。
2. 現在,從中醫的角度說明脂肪瘤的根源、及消除方法:
A.只有一兩個,三四個的,可以【針灸軟化】,之後再【放血治療】,但長的多了,也不能立刻治好。
B.外治【針灸】:一顆兩顆,是可以用針灸的方法。
C.一個脂肪瘤,是屬於在外頭可看到的良性腫瘤,中醫針灸有一個方法,叫【圍針刺】或【雞爪刺】但這也只是外面,是治標,還需要內服中藥根本治療,減少發病的原因。

五、問: 如何利用中藥,根本治療脂肪瘤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醫沒有脂肪這名詞:中醫古時候把它叫做【痰】。例如膽固醇、中性脂肪等。除此,還有胃酸,中醫都叫做痰飲聚集。
2. 【治療頑痰固結】是治本的方法,也就是說,要了解,腫瘤是一種代謝產物,是脂肪較多的組織發生了代謝的問題,所以要去找造成的原因。
3. 同時【針灸和服中藥】,會比較快痊癒,可是脂肪瘤過多時,比較大的、比較重要部位的脂肪瘤,才需要用針灸治療一段時間。大部分這腫瘤,不影響身體的,多屬於良性的,只是不太好看罷了。
4. 中醫臨床上治脂肪瘤方法很多:
A.熱毒蘊結:脂肪瘤發於【頸部、背部或臀部、手臂】,可有多個脂肪瘤,多見本有燥熱體質的患者,皮膚有皮疹紅腫,疼痛明顯,伴有發熱、口渴、小便赤、便秘,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清熱解毒。
B.暑濕熱毒:【手臂】,可有多個小結節,發於夏季,婦女或兒童多見,伴有發熱,出汗過多,舌苔黃膩,脈虛軟,清暑化濕解毒。
C.氣陰兩虛:小結節日久,【有時出現,有時消失】,伴有體虛證候,舌淡紅,苔少,脈沈細,益氣養陰、托毒外出。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脂肪瘤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脂肪瘤篇
壹、前言:
脂肪瘤是一種【良性腫瘤】,由脂肪組成,多發生在【四肢、軀幹】的皮下,多呈扁圓形,用手稍微用力壓其基部,可見分葉形態。
脂肪瘤一般無痛感,但發炎時會十分疼痛。
但有多發性圓形、或卵圓形結節狀脂肪瘤按壓有痛感,又稱為【單一性脂肪瘤或多發性脂肪瘤】痛。
脂肪瘤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層,但通常好發於【40-60歲的人群】。
脂肪瘤不同於脂肪肉瘤,【脂肪肉瘤】為惡性。
頸肩背部脂肪瘤,必須與【長期服類固醇、或是外用類固醇貼布,或長期滑手機頸椎突出】,所造成水牛肩做區分,以中醫分型治療。

貳、問與答:
一、問:脂肪瘤是怎麼形成的?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脂肪瘤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具體原因是什麼尚不十分明確,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由於此類腫瘤好發于富含脂肪的部位,因此【肥胖患者】就要比一般的患者發病的機率大一些。
2、中醫認為脂肪瘤的產生與【肝脾有關】,因此經常生氣,煩燥不安,憂思過度的人比較容易患這類疾病。
3、日常飲食不規律也會傷及肝脾,尤其是【長期不吃早餐的患者、和長期吃一些高膽固醇類食物的人、或服用大量高蛋白的保健食品】,營養不良、或某些營養過甚,最容易患這類疾病。

二、問:脂肪瘤,會危害身體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脂肪瘤:是起源於脂肪組織的一種【良性腫瘤】。
2. 脂肪瘤多為單發性,少數為多發,境界清楚,呈分葉狀,質軟,可有假囊樣感,無痛。
3. 脂肪瘤生長緩慢,多數體積較小,少數直徑可達5~6釐米。
4. 脂肪瘤為【分化成熟的脂肪細胞】組成,由不等量的纖維條索將瘤組織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脂肪小葉。
5. 如纖維成分較多稱【纖維脂肪瘤】,如血管含量豐富稱【血管脂肪瘤】。

三、問:脂肪瘤,西醫治療的方法?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單發的皮下脂肪瘤:如致運動功能障礙,可行手術切除。
2. 多發性小脂肪瘤:不必處理,因為其有自限性,甚或可自行消失。
3. 深部脂肪瘤:有惡化的可能,即變成脂肪肉瘤,故需密切觀察,定期做超音波檢查。
4. 若增生迅速、或出現壓迫症狀,則應行手術切除、並做病理切片檢查。
5. 若已變成【脂肪肉瘤】,則術後還應考慮化療、或放射治療,以提高治癒率。
6. 較小(直徑1cm),多發脂肪瘤,一般不需處理。較大者宜行手術切除。
7. 對於多發者(有的患者可達百餘個),也只能先選擇影響大的、較疼痛的進行切除。
8. 西醫尚無法根治:有的採用吸脂術,在皮膚上作小切口,插入吸管,去除較大脂肪瘤或局部脂肪過多症,不留顯著瘢痕。當然,這也是局部治療、治標之法。
9. 若害怕動手術的患者,也可以考慮中醫針灸治療,若嚴重的記得兼服水煎藥,改善病情,加速修復。

四、問: 脂肪瘤,也能針灸治療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脂肪瘤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但就是看著礙眼,長多了也很煩人,切除了有時又長出來,真是很麻煩。
2. 現在,從中醫的角度說明脂肪瘤的根源、及消除方法:
A.只有一兩個,三四個的,可以【針灸軟化】,之後再【放血治療】,但長的多了,也不能立刻治好。
B.外治【針灸】:一顆兩顆,是可以用針灸的方法。
C.一個脂肪瘤,是屬於在外頭可看到的良性腫瘤,中醫針灸有一個方法,叫【圍針刺】或【雞爪刺】但這也只是外面,是治標,還需要內服中藥根本治療,減少發病的原因。

五、問: 如何利用中藥,根本治療脂肪瘤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醫沒有脂肪這名詞:中醫古時候把它叫做【痰】。例如膽固醇、中性脂肪等。除此,還有胃酸,中醫都叫做痰飲聚集。
2. 【治療頑痰固結】是治本的方法,也就是說,要了解,腫瘤是一種代謝產物,是脂肪較多的組織發生了代謝的問題,所以要去找造成的原因。
3. 同時【針灸和服中藥】,會比較快痊癒,可是脂肪瘤過多時,比較大的、比較重要部位的脂肪瘤,才需要用針灸治療一段時間。大部分這腫瘤,不影響身體的,多屬於良性的,只是不太好看罷了。
4. 中醫臨床上治脂肪瘤方法很多:
A.熱毒蘊結:脂肪瘤發於【頸部、背部或臀部、手臂】,可有多個脂肪瘤,多見本有燥熱體質的患者,皮膚有皮疹紅腫,疼痛明顯,伴有發熱、口渴、小便赤、便秘,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清熱解毒。
B.暑濕熱毒:【手臂】,可有多個小結節,發於夏季,婦女或兒童多見,伴有發熱,出汗過多,舌苔黃膩,脈虛軟,清暑化濕解毒。
C.氣陰兩虛:小結節日久,【有時出現,有時消失】,伴有體虛證候,舌淡紅,苔少,脈沈細,益氣養陰、托毒外出。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腱鞘囊腫篇

腱鞘囊腫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腱鞘囊腫篇
壹、前言:
有一位45歲女性患者,因為手上長了一顆突出物,【手指酸麻木、疼痛、無力】,而來中醫看診,104.5月僅有針灸治療,未服中藥,104. 10.4月又復發,此次【兼服中藥】一段時間之後,已減少復發的機會了。
這就是一種良性的腫塊,腱鞘囊腫,屬於中醫【筋瘤】的範疇。
如同其他良性腫瘤的特徵,腱鞘囊腫的邊緣清晰,可以清楚地摸到一顆【有如水球般的物體在皮下,觸摸光滑、質地按壓堅韌有彈性,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如龍眼核】,皮膚表面除了隆起外無異狀,可能伴隨疼痛、也可能沒有不適感。
腱鞘囊腫:上肢最常出現在【手腕的背側】,下肢最常出現在【腳踝的前方】彎曲處,好發於【工作需要動作重複性高、施力的族群】,如小吃店廚師、美髮師,或是需要久站久走的店員、或業務。

貳、問與答:
一、問: 腱鞘囊腫只會發生在手腕、足踝吧?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腱鞘囊腫是種【良性腫瘤】,好發於【手腕】附近。
2. 常常是無意間發現,有時會逐漸增大並伴隨有【疼痛或酸痛】的感覺。
3. 長在手腕關節內的腱鞘囊腫最易造成【手腕的酸痛】,特別在活動關節時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4. 除了偶爾會有些壓痛外,大部分的人不會有症狀,此腱鞘腫瘤和手腕的【過度活動】有些關係。
5. 腱鞘囊腫基本上是種【肌腱滑膜、或腱鞘的發炎】,因此可發生於全身各地方,而以手部最為常見

二、問: 腱鞘囊腫,西醫有什麼治療方法?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西醫的處理方式,急性期使用【消炎止痛藥】。
2. 慢性期可用【針筒抽吸】,但有復發率高的疑慮。
3. 或是【開刀】切除,也是會復發的。
4. 若能兼服用中藥調理身體發炎反應,才能避免惡化復發。

三、問:腱鞘囊腫,中醫如何治療?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除了服用中醫藥的處理方式,必須尋找出誘發因素,包含【工作、飲食、生活】等習慣,來調整工作的方式、或姿勢、調整飲食物內容及作息,這是避免復發的重要關鍵。
(可採用【直接放血】的方式,讓滑液在皮下自行吸收。
(另外可用【針灸處理】,在局部圍繞囊腫直接施以3-5針促進循環,拔針後局部按壓促進滑液吸收,遠端根據觸診將緊繃的肌肉予以放鬆。
(反覆發作的患者,建議搭配中藥調整體質,並加上【理氣、活血、化瘀、祛痰等】的藥物,來避免再犯;最好能【兼服中藥】,才能避免反復發作。
(中醫可分型為以下四種:
1. 血瘀氣滯:
A.症狀:局部腫脹明顯,瘀斑,【疼痛拒按,動則引痛】,舌暗紅,苔薄脈弦。
B.   治法:治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2. 風寒痺阻:
A.症狀:局部筋緊,活動受限,【靜則痛增,動則痛緩】,喜按喜揉,或見惡寒頭痛,舌苔白,脈浮緊。
B.   治法:治宜袪風散寒,溫經止痛。
3. 濕熱熏蒸:
A.症狀:受傷後遷延日久,濕熱入絡,【局部可觸及硬塊,灼熱紅腫】,活動受限,活動後疼痛加重,口乾不欲飲,舌暗紅,苔薄黃,脈弦數
B.   治法:治宜清熱利濕,舒筋活絡。
4. 肝腎陽虛:
A.症狀:受傷日久未愈,傷氣耗血,血不能濡養筋脈,【遇冷更甚】,卧則減輕,或面色無華,手足不溫,舌質,脈沈細。
B.   治法:治宜溫陽補腎,活絡止痛
5. 肝腎陰虛:
A.受傷日久未愈,傷氣耗血,血不能濡養筋脈,【遇熱更甚】,卧則減輕,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質紅,脈弦細數。
B.   治法:治宜滋陰清熱,宣痺止痛。

四、問: 腱鞘囊腫,如果手術是不是會不再復作?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輕微的腱鞘囊腫是種【良性腫瘤】,除了不舒服外,般不會有任何併發症,因此如果沒有不舒服、或活動受限,可以積極【針灸治療】,即可預防變大。
2. 但如果疼痛、或變大,進而影響到手部功能時,可考慮進步【中醫藥物治療】。
3. 臨床上可用放血法將其內容物抽出,抽出物通常是種【類似凝膠的液體】,但這些方式都只能使腫瘤暫時消失段時間,再次復發的機率相當高。
4. 手術是將整個囊腫連同滑膜切除,但不完全的切除,仍有可能使腫瘤再發作。
5. 有一位31歲餐飲業的女性患者,除了【放血療法】,兼用【水煎藥】服用一段時間,現在已經很少疼痛、或變大了。
6. 另一位37歲男性業務,101.9【手術切除之後,同部位仍持續麻木疼痛】,雖然針灸,卻不願意服中藥,所以斷斷續續腫脹,才來針灸,已有多年了。
7. 最好方式是經由專業合格的中醫師,【辨證論治的開立中藥,調理體質,使發炎組織,恢復正常狀態,就不會反復發作】。

五、問:腱鞘囊腫,中醫認為是什麼原因?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腱鞘有點像【劍鞘】,肌腱韌帶好比是一把寶劍,腱鞘就包覆在肌腱韌帶的外層,會產生【黏滑液體當作潤滑油】,減少活動時,與周邊組織的摩擦。
2. 腱鞘囊腫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過度使用】,少部分則為【急性損傷後突發】,造成急慢性炎症,導致滑液堆積而造成腫塊。
3. 而中醫的觀點,是因為【筋膜外傷久留,氣血不暢,痰濕留滯,脈絡瘀阻】,久而形成【筋瘤】。
4. 腱鞘囊腫除了影響外觀以外,根據囊腫的大小、位置的不同,可能引發【關節活動受限、疼痛、或是神經壓迫,導致肌肉萎縮】等等,雖然本身是良性囊腫,但仍有針灸治療的必要性。
5. 腱鞘囊腫的主要原因是:局部肌肉關節過度使用的結果,好發於【長時間熬夜導致氣血虛弱】,或是【嗜食冰冷、烤炸、油膩甜】導致痰濕體質的患者,改變生活習慣是最好的預防方式,當然有症狀就要治療。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