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屏東縣夏天避暑健行步道

屏東縣夏天避暑健行步道


尾寮山登山步道
尾寮山位在屏東三地門及高雄茂林交界,雖有東、西兩測登山入口,但較為多人熟知的是西側登山口,此登山步道前半段(6K)為產業道路一路呈現之字形緩坡,後半段則為較原始之登山山徑,路徑長、坡度陡,偶有需拉繩攀登地形,在小百岳中是挑戰級路線。
  • 地點:屏東縣高樹鄉
  • 全長:單程9.3公里
  • 花費時間:480分鐘(往返)
  • 難度:中
  • 特色:步道有1,300公尺落差好不硬斗,是南部山友們前進百岳的訓練場所。

涼山瀑布步道
涼山瀑布步道位在屏東東港溪上游的牛角灣溪裡,步道沿溪上行,會通過三層瀑布。 其中,第一層瀑布的路徑平整好走,加上距環山公路也最近最易到達,因此假日常吸引許多遊客在此戲水玩耍。
  • 地點:屏東縣瑪家鄉
  • 全長:單程2.1公里
  • 花費時間:100分鐘(往返)
  • 難度:低
  • 特色:雄偉的瀑布景觀,及一路伴隨可戲水的清涼溪流。

北大武山步道
北大武山為中央山脈南端最後一座海拔超過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名列台灣五嶽之一,當地排灣族視為聖山,稱之為「Meli-miligang」,意為夢幻之美!擁有全臺面積最大的原始林,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
※北大武山步道於104/12/21~105/5/31封閉。
  • 地點:屏東縣泰武鄉
  • 全長:單程9公里
  • 花費時間:2-3天
  • 難度:中-高
  • 特色:秋冬高氣壓來臨,即有機會在晨昏欣賞一整片雲海伴隨的日出,光彩動人,氣勢磅礡。8.5K前的高地為拍攝北大武山及雲海景觀的首選地點。

浸水營古道
浸水營國家步道西起屏東縣枋寮鄉的水底寮,終至東端的台東縣大武鄉的加羅坂部落,為台灣所有橫越中央山脈古道中,越嶺點最低、使用頻率最高,且使用時間最長的古道。
  • 地點:屏東縣枋寮鄉
  • 全長:15.4公里
  • 花費時間:約6-7小時
  • 難度:低-中
  • 特色:沿途仍留有許多古道遺跡,生物歧異度之高、稀有植物之多堪稱全台數一數二。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步道群
雙流因楓港溪上游兩大支流匯集穿越因而得名,溪流為園區帶來充足的水氣,雨季時亦可見幾處自山壁宣洩而下的時雨瀑布。園區內有白榕步道、帽子山登山步道、沿山步道及瀑布步道,各具特色。
  • 地點:屏東縣獅子鄉
  • 全長:約10公里
  • 花費時間:約6-7小時
  • 難度:低
  • 特色:因地處避風谷地,植被林相茂密多樣,春夏兩季蝴蝶種類豐富,冬季更有紫斑蝶群聚度冬,是南部極佳的賞蝶景點。

里龍山自然步道
里龍山是是恆春半島唯一海拔超過1000公尺的山,擁有大山的氣勢及絕佳的視野,在南部山岳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台灣小百岳之一,是頗有名氣的中級郊山。前段山徑平緩易行,後段則具挑戰性,因此里龍山也為南部山友攀登百岳的行前訓練場所。
  • 地點:屏東縣獅子鄉
  • 全長:單程4.7公里
  • 花費時間:480分鐘(往返)
  • 難度:中
  • 特色:天晴時可望小琉球於藍海中獨特面貌、並遠眺牡丹水庫橫躺於群山之間,居高臨下恆春半島海天一色的美景盡收眼底。

龜山步道
龜山又名頂虎頭山,鄰近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是保力溪出海口旁的一座小山。 在台灣歷史上龜山占有一席之地,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日本出兵南台灣,即是在龜山下的射寮登陸,並且在龜山上建立砲陣地及戰壕,至今龜山上仍可見不少軍事設施,軍事重要性可見一斑。
  • 地點:屏東縣車城鄉
  • 全長:1公里
  • 花費時間:45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山上展望良好,可以望盡附近車城、恆春的山海景色,且這裡的夕陽更是不遜關山,是一些遊客遊罷海生館後順遊的墾丁祕境之一。

石門山步道
石門山(又稱虱母山)海拔約為384公尺,沿途林蔭遮蔽,步行至觀景平台約需半小時,至山頂三角點則約需1小時,接近山頂的兩2百公尺十分陡峭,幾乎需攀爬前行。沿線可盡覽石門村與四重溪風光。
  • 地點:屏東縣牡丹鄉
  • 全長:1.05公里
  • 花費時間:10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讓人稱奇的「白榕谷」,白榕氣生根碰到地面發育成盤根錯節的支柱根,形成「一樹成林」自然奇景。

阿塱壹古道
阿朗壹古道,又稱阿塱壹古道,古稱琅嶠卑南古道,是台灣現存最古老而且保存完整的古道。由於安朔至旭海以及港仔至佳樂水這段全台環島公路唯一的缺口,且長期以來未有人為干擾,因此保存了台灣最後的海岸原始森林及許多特有生物,來到這裡,頗有走入人間淨土之感。 
※為避免發生危險,阿朗壹古道北端入口暫時關閉。改由南端(旭海)入口至觀音鼻山旭海段(七里香樹林-折返點),申請進入團體,一律由南端(旭海)進入後,最遠步行至觀音鼻山旭海段(七里香樹林-折返點),原地折返離開保留區。
  • 地點:屏東縣牡丹鄉
  • 全長:7.2公里
  • 花費時間:24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 阿郎壹古道海岸,崖腳地層多為較硬厚層砂岩,海蝕地形豐富,如海蝕洞、海蝕溝、壺穴、棋盤石等豐富的海蝕景觀可賞。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步道群
墾丁森林遊樂區海拔高度約2、3百公尺,其石灰岩溶洞景觀及熱帶植物現象都是台灣最為壯觀的,著名景觀包括石筍寶穴、仙洞、一線天、棲猿崖、迷宮林、第一峽、垂榕谷、銀龍洞等;登高可遠眺大尖山、臺灣海峽、巴士海峽等山海景致。9、10月的猛禽過境,更是賞鳥人士不可錯過的盛事。
  • 地點:屏東縣恆春鎮
  • 全長:8.1公里
  • 花費時間:約18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 墾丁的高位珊瑚礁及石灰岩地形,也是台灣少見的地形景觀,是相當適合從事生態旅遊的地區。

宜蘭地區夏天避暑健行步道

宜蘭地區夏天避暑健行步道

朝陽國家步道
朝陽步道位於宜蘭縣南澳出海口的龜山上,為一條設施完善又有教育意義的步道,在這兒,不但可以觀海、觀山,也可觀生態、觀動植物,並且在此獨立山頭遙想清朝、日治時期的開墾歲月。
  • 地點:宜蘭縣蘇澳鎮
  • 全長:2.2公里
  • 花費時間:9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 四個觀景台俯瞰南澳漁港,遙望蘇花海岸、烏石鼻岬、定情湖、鴛鴦山、神秘海灘,一路有浪潮與海風陪伴,十分愜意。
  •  
福山植物園
踏入園區,清涼來襲、空氣清新,通體舒暢,步道優質,簡直仙境。隨即映入眼簾的是波光粼粼的水生植物池,小鸊鵜不時把頭藏到水下,鴛鴦躲在池畔約會,極具代表性的落羽松靜靜矗立,四季展現不同風情。
  • 地點:宜蘭縣員山鄉
  • 全長:3.01公里
  • 花費時間:12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園區內處處皆景色,動植物資源豐沛再加上平緩好走的步道,非常適合全家同遊。

見晴懷古步道
見晴懷古步道係由太平山「見晴線運材軌道」部分路段整建而成,入口處位於太平山宜專一線22.3公里處,在雨後乍晴之際可遠眺蘭陽平原,及奇峰崢嶸的聖稜線。
  • 地點:宜蘭縣大同鄉
  • 全長:單程2.35公里(目前因步道部份路段崩塌僅開放至0.9公里)
  • 花費時間:120分鐘(往返)
  • 難度:低
  • 特色:其傍著迂迴曲折的鐵道路徑,視野寬廣、路徑平緩,沿途保留鐵道、木馬、台車輪軸、工寮遺跡等歷史痕跡。

三星山登山步道
三星山為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內最高峰,也是中央山脈北起第三顆一等三角點,主脊首座2000公尺以上的山峰,為台灣小百岳第二高峰,位處大元山和太平山之間,是蘭陽溪支流田古爾溪(天狗溪)的發源地。爬上登山口的駁坎,進入高聳的柳杉林,陽光在林間灑下,極為優美,順著陡峭且樹根交錯的山徑緩步上行,杉林枝葉婆娑,鳥囀林間,好不愜意。
  • 地點:宜蘭縣大同鄉,宜蘭縣南澳鄉
  • 全長:單程1.4公里
  • 花費時間:130分鐘(往返)
  • 難度:低-中
  • 特色:步道前段柳杉林優美,站上中央山脈主脊首座2000公尺以上的山峰,成就感十足。

礁溪跑馬古道
跑馬古道早期是先民搬運貨物或日軍巡邏、運輸補給的路線,雖時至今日,古道已翻修拓寬,但早期便於搬運的圓木枕和拖運的木馬仍有部份保留,讓現代人雖然是以悠閒的步調走訪,卻仍能夠感受到先人們匆匆不懈的勤奮步伐,更能體認到台灣早期開墾的辛苦。
  • 地點:宜蘭縣頭城鎮,宜蘭縣礁溪鄉
  • 全長:5公里
  • 花費時間:12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一走進古道,就可感受到樹林間吹來的清涼微風和芬多精,十分涼爽舒適,道路寬廣且坡度平緩好走,多以碎石道路居多,沿途更有可瞭望蘭陽平原、龜山島之路段、廢棄礦坑、柑橘果園、溪流等,適合闔家前往。

鵲子山步道
從礁溪望去山頭獨立俊秀,神似日本富士山,故有「礁溪富士山」的美稱,步道緩緩上行,行經造林區,欣賞台灣肖楠、烏心石、青剛櫟等造林木,隨即登上稜線視野變遼闊,可眺望宜蘭的海岸線及龜山島,以及三角崙山連稜、鶯子嶺等山巒,經過一段讓人有點小困擾的芒草與雜林區後,再轉舒適的森林小徑之中,不久即可登頂。改由保線路回程,林道寬大,風景秀麗。
  • 地點:宜蘭縣礁溪鄉
  • 全長:3.8公里
  • 花費時間:12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 山形俊秀,坡度和緩,視野遼闊,蘭陽平原美景盡收眼底,鄰近礁溪市區。

棲蘭神木園步道
棲蘭神木園步道位於宜蘭縣大同鄉「馬告生態公園」內,是台灣面積最大的巨大檜木林群,園內有62棵四百年以上至數千年的野生紅檜及台灣扁柏,是林務局早年刻意留存下來的母樹,因此一直維持著原始的生態環境。
  • 地點:宜蘭縣大同鄉
  • 全長:3.1公里
  • 花費時間:12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既可遍覽清奇古怪、千姿百態的神木群,又能談古論今兼做森林浴,是老少咸宜、寓教於樂的神木輕鬆行。

太和山步道
太和山步道實為農路,平坦寬敞,再加上信徒經常性維護,因此易於步行。步道始於廟宇也止於廟宇,由金頂接天廟起,隨著鮮豔的黃底指標,穿越竹林、柳杉林,上下幾座小山頭,即可登上太和山頂。山頂無障礙物遮蔽,有360度的極佳展望,並設有太和宮及「玄武行妙道安邦清都」碑。放眼望去可見山谷的坪溪、太平洋上的龜山島、頭城海岸線、鶯子嶺等山頭。
  • 地點:宜蘭縣頭城鎮
  • 全長:單程2.7公里
  • 花費時間:150分鐘(往返)
  • 難度:低
  • 特色: 山頂有360度展望,可眺望龜山島、太平洋,難度不高。

佐米縱走(佐得寒山、南山神木、米羅山)
沿著溪床小徑起登,經過10分鐘拉繩陡上的攀爬路徑後,進入原始闊葉森林之中,霧氣飄渺有如迷霧森林。千年的南山神木,挺拔英姿,默默聳立在蓊鬱森林之中,守護著山林。途經百年杜鵑樹林,特殊的樹型令人驚艷。來到泰雅森林體驗區,部落族設置了一個樹鞦韆,讓人禁不住童心的召喚,雀躍的擺盪有如森林之王。
  • 地點:宜蘭縣大同鄉
  • 全長:12.8公里
  • 花費時間:440分鐘
  • 難度:中
  • 特色:山區雲霧飄渺,涼爽宜人,沿途有珍貴的千年扁柏神木、百年杜鵑林,以及泰雅森林體驗區,林相自然原始,優美且壯觀。

松蘿湖步道
深藏於崇山峻嶺之中的松蘿湖,湖面常有一層薄紗般的雲霧籠罩,讓人無法一窺全貌,如同少女一般嬌羞美麗,故有「十七歲之湖」的別稱。由大水塔空地附近的登山口出發,沿途路徑明顯,途中的水龍頭營地有源源不絕的山泉,是取水和休息的好地方,緩步慢行於終年潮濕泥濘和樹根盤繞的土石山徑,約兩個多小時即登上此行最高的十字越嶺鞍部,左往棲蘭池、右至拳頭姆山,直行約十多分鐘可抵松蘿湖畔。
  • 地點:宜蘭縣大同鄉
  • 全長:單程5.4公里
  • 花費時間:420分鐘(往返)
  • 難度:中
  • 特色:雲霧飄緲的湖光山色、美如其名的芳草幽谷、豐富原始的自然生態,唯有通過少女測試的人才能一窺其神祕的面貌。
  •  

離島夏天避暑健行步道

離島夏天避暑健行步道

螺山自然步道
螺山步道位在馬祖北竿島的后沃村,本是當地居民早年採蚵、釣魚行走的小徑,但因風景秀麗,讓人有行至天涯海角的山海遼闊感,以是闢建成為步道,並和附近的「戰爭和平紀念公園」連成一大景區。
  •  地點:連江縣北竿鄉
  •  全長:0.85公里
  •  花費時間:5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步道上以遭海風吹拂形成的風剪樹為特色,並有馬祖珍稀保育類的凹葉柃木(檳柃木),生態極為豐富。
  •   
金門太武山步道
1950年代後,整個太武山區多被劃為軍事禁區,山上除構築防禦工事,也有四通八達的坑道,另還有被視為金門地標的「毋忘在莒」刻石,隨著解嚴開放,這些都成為遊客去金門必遊覽的地方。
  •  地點:金門縣金湖鎮
  •  全長:4公里
  •  花費時間:12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金門太武山是金門的最高峰,也是小百岳之一。步道沿途的有許多軍事及歷史的遺跡。
  •   
奎壁山海底步道
奎壁山海底步道位在澎湖縣湖西鄉北寮村,登上奎壁山山頂,從高處可俯瞰海岸美景和漁村風情,萬里無雲時能遠眺東海諸島;奎壁山同時也是賞日出和夜觀星的理想地點,若剛好遇到退潮,還能順登赤嶼欣賞日出,可搭配澎湖其他行程規劃一段向海借道的逐潮踏浪之旅。
  •  地點:澎湖縣湖西鄉
  •  全長:0.3公里
  •  花費時間:2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奎壁山東側沿岸與赤嶼之間的潮間帶,漲潮時整片淹沒水中,退潮時會逐漸露出一條S型的玄武岩步道。彷彿是摩西出埃及時所劈開的紅海神蹟一般,這樣的奇景卻在北寮海邊天天上演!
  •  
 
小琉球山豬溝步道
山豬溝步道是小琉球島上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木棧道迂迴曲折,隨著巨大而優雅的珊瑚礁岩蜿蜒修築、頭頂的樹蔭則是綠意盎然。日光穿透岩縫、穿透枝葉,在棧道上灑下點點金黃光影,如此寧靜而美麗的畫面,著實讓人想坐在棧道長椅上,慢慢地呼吸、好好地享受一番。
  •  地點:屏東縣琉球鄉
  •  全長:0.76公里
  •  花費時間:3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山豬溝是小琉球島上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林,沿途不僅有奇岩巨石也可至海邊觀賞無際汪洋。
  •  
 
綠島過山古道
過山古道是綠島先民從中寮、南寮往來公館村溫泉聚落的捷徑,如今成為一條生態景觀豐富的森林步道,觀景台能眺望溫泉村、海岸奇岩以及太平洋等景觀有機會前往一遊的民眾不妨空出幾個小時安排一趟古道越嶺之行,親身體驗這座熱帶島嶼的「綠」與「美」!
  •  地點:台東縣綠島鄉
  •  全長:1.85公里
  •  花費時間:90分鐘
  •  難度:低
  •  特色:短短不到兩公里的古道卻擁有豐富多元的動植物生態,運氣好的話,還有機會與野生梅花鹿來個不期而遇!
  •   
蘭嶼大天池步道
蘭嶼大天池,位在蘭嶼南部最高峰「大森山」向西北伸山的一處山稜上,本是火山口,後經雨水沖刷積累成湖。蘭嶼的達悟人稱之為「DuWa Wa」,意思是「高山之海」,或是「鬼魂出沒之處」。其景色優美,及週遭富熱帶雨林的氣息,成為遊人口中的必訪之地,只是步道路徑甚為泥濘,其中一段下溪谷的路徑更有迷路之虞,建議還是請當地嚮導帶路為宜。
  •  地點:台東縣蘭嶼鄉
  •  全長:2公里
  •  花費時間:140分鐘
  •  難度:低-中
  •  特色:蘭嶼大天池,本是火山口,後經雨水沖刷積累成湖,其景色優美,擁有豐富的熱帶雨林。
  •  

夏天一日健行的裝備

夏天一日健行的裝備



夏天健行的裝備
最近,端午節前後,因為天氣炎熱,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治療許多熱中暑的患者、甚至嚴重到泌尿道發炎,於是李醫師要求小編,安排一些健行步道,希望大家能過一個涼涼的夏天,面對炎熱的夏天去避暑健行步道,除了要注意天氣變化,那麼健行需要用到什麼東西呢?讓我們看ㄧ下一日來回郊區要攜帶的裝備!
 
一. 出發攜帶零錢與悠遊卡:
1. 可能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有可能是開車。
2. 但不管怎麼樣都要準備ㄧ些零錢或悠遊卡,以付車資、停車費或門票。
二. 登山口著裝準備地圖、行程記錄:
1.      把衣服、登山鞋穿好後到登山口與公告的地圖確認路線。
2.      比較複雜且冷門的步道事先在網路上參考別人的紀錄並做筆記。
三.  行進間水、登山杖、行動糧
1. 行進間隨時補充水分,肚子餓時補充ㄧ些食物。
2. 累了也要適時的休息,擅用登山杖將讓行進更加順利。
四.  通過困難地形如亂石區/拉繩/過溪時手套、護膝:
1. 為了安全、也容易攀爬或抓緊步道上可以依賴的繩索、石頭、樹根等,戴上手套較為方便。
2. 而護膝可以降低膝蓋可能受傷的機率。
五.  抵達山頂午餐、防曬乳、帽子、相機、太陽眼鏡:
1. 終於抵達山頂了!ㄧ定要和三角點照張相,也別忘了與美景留念!
2. 這時肚子也餓了,拿出午餐好好配山景享用吧,如果不趕時間,可以自行炊煮。
3. 通常山頂較無遮蔭,若日光強烈太陽眼鏡與帽子要準備好,也別忘了要再補一次防曬乳。
六.  下山時登山杖、護膝:
1. 下山時擅用登山杖可以減輕膝蓋負擔。
2. 若搭配護膝使用更佳。
七.  忽然下大雨雨衣、背包套:台灣山區常有午後雷陣雨,雨衣雨具千萬要備好!
八.  不小心受傷了急救用品簡單的急救用品ㄧ定要隨身攜帶,如OK蹦、面速力達姆以及一小瓶的消毒水,以便發生意外時可以暫時因應。
九.  突發狀況發生地圖、頭燈、指南針、電話:
1. 在山上不小心迷路、或是東摸西摸摸太久,導致天黑了還沒下山。
2. 此時拿出指南針和地圖趕快確認位置、並打開頭燈冷靜的確認下山的路。
3. 如果有通訊,也別忘了告訴家人可能變更的行程。
4. 對於不熟的路,要早上早一點出門,比較安全。
十.  平安抵達登山口這樣就平安下山囉!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