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

足底筋膜炎篇

足底筋膜炎篇


【肌筋膜炎】~足底筋膜炎篇
壹、前言:
【足底筋膜炎】是因為足底不正常受力,造成筋膜過度疲勞,或使足底脂肪墊變薄。
這些都是好發族群:經常需要【久站、步行、載重,例如搬重物、體重過重、扁平足、或是常穿著不適合的鞋子,如高跟鞋】等。
早期若是置之不理,腳底因為疼痛,會改變腳的受力情形,而造成【膝關節病變、髖關節,甚至下背痛、脊椎側彎、或脊椎移位】。
【足底筋膜炎】初期症狀,可能只有早晨起床,剛踩下地起步時,足後跟劇烈疼痛,或【久坐要站立行走時】也有相同症狀。
典型症狀為【腳跟疼痛】,其疼痛強度也因人而異,有時還會【併發腫漲灼熱感】。
其不適感通常會在【足底筋膜炎】經過長時間休息,或行走一段時間後獲得舒緩,但若【過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牽拉的次數漸增,症狀又會再出現。

貳、問與答:
一、問:為什麼會足跟痛?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足跟骨脂肪墊萎縮:常見於久病、或外傷後長期臥床,這種疼痛只要逐漸增加活動鍛練,足跟皮膚及脂肪墊便可逐漸恢復正常,疼痛消失。
2.足跟滑囊炎:運動員的足跟經常碰撞地面,誘發滑囊的產生,過多的磨擦會導致滑囊發炎,腫痛
3.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見引致成人足跟痛的病症。
4.足跟痛和勞損、或足底筋膜創傷有關:
(1)長時間行走、站立、或跑跳
(2)肥胖、或負荷重物。
(3)穿上不適當的鞋:如鞋底太柔軟、內側足弓位支撐力不足等。
(4)其他足部的因素:如扁平足、足弓過高、腳底筋膜過緊等,也會引起足底痛。

二、問:足跟痛一定是,因為腳跟骨底長骨刺才會痛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跟骨底前端,是腳底蹠膜的接連點,很多時會形成贅骨(骨刺)
2.但是骨刺、與跟底痛症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三、問:哪些人會容易足底筋膜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好發於4060歲的一般族群、及較為年輕的跑者,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會有雙側足底筋膜炎症狀。
2.結構性不良:包括扁平足、高弓足、及長短腳
3.功能性不良:包含腓腸肌、比目魚肌、阿基里斯腱、及足部內肌群的過緊、或肌肉無力
4.肥胖及過度使用:例如長跑者及芭蕾舞者

四、問:足底筋膜炎疼痛,一定要動手術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足底筋膜炎,經過中醫的針灸治療,甚至服用中藥,是可以自癒的。
2.臨床研究指出,80%的患者在經過12個月的保守中醫治療下,症狀可完全解除。
3.但在治療期間,疼痛卻會造成患者的生活品質下降,必須給予適當的中藥治療。

五、問:足底筋膜炎,發炎的病理原因是什麼?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因為人體60%的負重,須靠兩腳的跟骨承受,每天走路跑跳,在跟骨與筋膜交界處,或稱接骨點,容易有撕裂傷。
2.一般小撕裂傷,在休息、睡覺時纖維母細胞會幫忙修復好。
3.但當撕裂傷不斷、好不起來成了慢性發炎後,足底筋膜逐漸纖維化,血液循環變差,纖維母細胞就愈難進入受傷區域修補組織。
4.因此只要是一段時間不用腳,如睡覺、久坐,要起身踩地時,正在慢性發炎、彈性已變差的筋膜,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張力,足跟就會有撕裂的痛感。
5.就像是未癒合的結痂傷口,又拉扯破裂,而出血來,需要過一段時間疼痛才會減輕。
6.在檢查病患時,通常痛點會在足跟近內緣處,再來會請病患照X光確診,健康的足底筋膜會呈現完整清晰的弧線
7.若是典型的足底筋膜炎,因為病灶不斷發炎,或呈現水腫,X光會看不出弧線,再對照上述按壓的痛點,即可判斷是否為足底筋膜炎。
8.許多年齡較大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在X光圖中,跟骨處易出現骨刺的退化現象,但骨刺並非足底筋膜炎的原因,拿掉骨刺並無益於改善足底筋膜炎的疼痛。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足跟痛篇

【肌筋膜炎】~足跟痛篇
壹、前言:
腳骨是一個非常的精細且有力,有26塊骨頭,除了腳掌與腳趾的蹠骨與趾骨外,腳踝處還有【距骨、舟狀骨、骰骨、楔狀骨、跟骨】等等。
為了固定這些骨頭,骨頭間有一百多條,如粽子綁繩般的韌帶把這些骨頭牢牢繫住。除了韌帶外,需要靠一條【脛後肌腱】,從小腿後側延伸到腳內側來支撐起足弓。
足底還有個扇形的結締纖維組織【筋膜】,從跟骨延伸到五個腳趾,像【漁網】般撈住這些骨頭,在走路時,會隨著步伐一緊一鬆。
這片足底筋膜就像是人體的【天然避震器】,承受我們全身的重量、並吸收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
年輕時,足底筋膜因為有【強壯的韌帶、肌腱】協助,不需要花太多力氣在支撐腳,然而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各部位韌帶、肌腱逐漸退化。
當本身【機能退化】時正常使用,或許不致造成足底筋膜的傷害。
但若體重過重、使用不當,如時常走凹凸不平的路面、常走公園的健康步道、爬坡、慢跑……等等都會導致已經退化的韌帶、肌腱不斷耗損、鬆掉,最後就只剩足底筋膜來支撐身體重量。
足底筋膜炎病患一脫掉鞋、襪站著時,可以看到這些病患的【足弓塌陷、變形】,主因是脛後肌腱失去支撐功能,形成了內轉足(或稱內旋足),「整個結構塌了下來,就更會拉扯到足底筋膜」。
有些患者因為【天生足部結構的瑕疵、重量分配不均】,如高弓足的病患因為結構拱起,會先傷到關節。
扁平足的患者則是【缺乏足弓,結構往內傾斜】,最後都會傷到足底筋膜,也容易出現足底筋膜炎。

貳、問與答:
一、問:什麼是足跟痛?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足底肌膜因發炎,引起之疼痛現象,剛開始它往往是慢慢的、輕微的疼痛,疼痛位置在足底肌膜靠近跟骨處。
2.患者在走路、跑步時會感覺到腳底有點疼痛。

二、問:什麼方式能加速修復足底肌膜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現代中醫師,把針灸治療、舒筋活絡的中藥,應用在治療肌腱筋膜病變、及骨折未癒合等併發症,止痛、及恢復性有不錯的療效。
2.針灸治療、舒筋活絡的中藥,可促進組織代謝、血液循環,同時有止痛與組織修復作用,不需開刀亦沒有傷口,是病人最新的選擇。

三、問:手術治療,是必要的治療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有少數病人經復健治療,整整一年都沒有效用,相信延續同樣治療未必再有效,這時,骨科醫生會才考慮手術治療。
2.以開放式、或內視鏡足底筋膜部份切開術為主,兼服中藥,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得到滿意的改善。
3.但中醫的經驗及文獻報告都指出超過98%的病人無需手術介入。

四、問:我已經利用中醫針灸、服用中藥治好足底筋膜炎,平常如何保養?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除了中醫治療好足底筋膜炎,首先是要除去引發疼痛或加重疼痛的原因:
1.如工作上需久站的人,得減少站立的時間
2.跑步等運動不宜太多、太快
3.患者也不要赤腳走,宣稱能足底按摩的鵝卵石健康路。
4.減輕體重的負荷,盡量少背著重物
5.體重太重,要考慮使用枴杖
6.鞋具改良包括良好的足弓支撐、足跟杯墊、或治療鞋墊;改良了的鞋具可以有效減少足底筋膜受體重的伸張,藉此減緩重複牽張對足底筋膜產生之傷害。
7.同時盡量少踩硬地板,及用力踏地

五、問:足底筋膜炎,會常見於女性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造成足後跟痛的疾病,是由於位於腳底的足底筋膜,由跟骨內側伸出處產生發炎現象。
2.由組織學上可見筋膜纖維,有慢性《退化》的現象。
3.一般而言,女性多於男性二倍,可能和穿高跟鞋的女性,容易有輕微阿基氏腱攣縮有關。
4.過重的人有較高機會發生後跟痛,而有雙側足跟痛的病人則必須考慮是否有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影響。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足底痛篇

足底痛篇


【肌筋膜炎】~足底痛篇
壹、前言:
足底筋膜炎的病人,會發現腳跟內側並沿著【足底筋膜】,向遠端1-2公分處有疼痛和壓痛,這種痛常是在【清晨下床、或長時間坐著後起身步行時】產生劇烈疼痛,而走幾步後疼痛則較減輕,這是因為前幾步會拉到發炎較縮短的足底筋膜。
一般中醫在最初的評估時會出現典型的症候【晨間痛,沒有夜間痛,痛可由休息解除】,並不需要用X光檢查,足跟骨刺只出現在50%的足底筋膜炎病人,而有骨刺的人中20%沒有任何後跟痛的病史,【骨刺存在很少是足跟痛發生的原因】。
足底筋膜炎的病人,大部分以6個月、或者較長時間的經由中醫療法【中醫針灸治療、服用中藥】便可痊癒。
避免繼續惡化的處置:可使用一般市面上買的到的橡膠、或矽膠做的後跟杯或後跟墊,加上【阿基氏腱、及足底筋膜】的伸展運動,針灸治療6-8星期後症候會有顯著的改善。
使用【針灸治療、舒經活絡中藥、敷貼消炎止痛藥膏】、和具吸震效果的鞋子也會有效果。
.住台中有重肌無力症患者表示,本來以為要一輩子服西藥控制症狀,一年前全身越來越無力,沒想到李醫師治療之後,真的康復了,每位中醫師【針灸配穴】+【補瀉針灸手法】+【中藥的思維不同】+【經驗不同】,當然也影響了恢復的結果與時間。

貳、問與答:
一、問: 足底肌膜炎,它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最明顯是早上起床,【第一腳踩下去時,會覺得腳跟一陣刺痛】,而且無法走遠,約走半小時後,疼痛可獲得緩解,但若【持續走二到三個小時】,則疼痛又會加劇。
2. 跟骨的內側【足底有輕度腫脹】,用手去壓足底、或足趾背曲時,會感到疼痛。

二、問: 有哪些足底柔軟操,可以訓練健康的足底?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弓箭步:患肢在後,腳跟不可離地,以身體重量下壓使患腳達到略感疼痛的程度為止,這樣可【增加足底筋膜、和足腱的柔軟度】,使其較不易受傷。
2.階梯操:手扶欄桿,兩隻腳踩著樓梯,但只踩一半讓後腳跟下垂,慢慢降低後跟,直到你開始感到你的小腿肌肉拉張,保持這姿勢10秒,並且重複這運動二十次使能伸展到足底及小腿。

三、問: 中醫針灸治療,可以緩解足跟痛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足跟痛點放鬆治療 :透過【針灸與足跟痛點相關的附近經穴】來使其放鬆,並減少痛楚,甚至某些患者服用水煎藥,治療期間完全沒有痛感。
2.舒緩足底筋膜及小腿肌肉 :透過【針灸對應點、或針灸肌腱起始點】,來鬆弛過緊的足底筋膜、及小腿肌肉,有些患者服用水煎藥,【修補受傷的肌肉】,恢復情況比僅有復健針灸電療快3~5倍。

四、問: 足跟痛,可以注射類固醇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在骨科醫生的適當使用下類固醇是【可以暫時止痛】,但是還是會復痛。
2. 每次注射需間隔一至兩週,並不超過三次,且位置需避開足底脂肪墊,以【避免造成足底脂肪萎縮】,反而加劇疼痛。
3. 但是,一天重覆施打2次,會容易造成【足底筋膜斷裂】。
4. 所以說,【中醫針灸及中藥治療】,可以避免以上的副作用,又能消炎止痛,修補肌肉筋膜。

五、問: 足底筋膜是在身體的哪個部份?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人的腳骨:共有二十六塊骨頭【其中趾骨十四塊,蹠骨五塊,蹠骨與踝關節間有七塊形狀大小不一的骨頭】。
2.三十五個關節,一百多條韌帶,及無數的神經與血管。
3.趾骨與蹠骨位於腳的前三分之二,後三分之一是七塊大小不一的骨頭【腳跟的跟骨就是其中之一】,而足底筋膜就是位於蹠骨、與跟骨之間的一片筋膜。
4.所以,利用【中醫針灸治療、服用舒經通絡的中藥】,不僅是止痛,而是治療病症,並且去修復,已經在惡化的足部神經、血管、韌帶,痊癒才能不復發。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腳趾、足踝錯位篇

腳趾、足踝錯位篇


【肌筋膜炎】~腳趾、足踝錯位篇
壹、前言:
踝關節扭傷為常見的下肢運動傷害,也因【走路、上下樓梯或車禍】等所造成。
其中因踝關節結構關係,以【踝外側韌帶扭傷】為最常見,當踝韌帶受到損傷後,會造成踝關節的穩定性變差。
同時位於踝韌帶或關節囊中的本體感覺受器也會受到損傷,連帶讓關節發生功能性的不穩定,若中醫治療的不夠完整,會引發【習慣性踝扭傷】等後遺症。
一般扭傷可分為三級:
1.  輕度:關節受到【拉扯、或活動時會有疼痛感】,外觀可能有輕微瘀血。
2.  中度:韌帶部分斷裂,合併【關節腫大和劇痛發炎】症狀,不能夠負重。
3.  重度:韌帶完全斷裂【扭傷過程可感覺到爆裂聲】,關節失去支撐造成不穩定的現象,常合併嚴重血腫。
.受傷越久,細胞恢復也慢:因為【剛受傷,肌腱、神經、血管未有變化,所以針灸治療,也比較快痊癒】;而受傷多年,不但要針灸治療,兼服用中藥,修補肌腱、神經、血管、骨質,才能加速復原的能力。

貳、問與答:
一、問:上脛腓關節脫位,有哪些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有直接暴力作用於【腓骨前方、或後方】。
2. 傷處【局部腫脹、壓痛】,推動腓骨小頭時有移動感。
3. X片顯示上脛腓關節間隙加寬。

二、問:小腿關節脫位,有哪些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脛距關節脫位,【有明顯外傷史】。
2. 常合並內、外踝或距骨頭骨折。有【向前、向後、向內或向外側脫位】,出現踝部畸形,疼痛,功能障礙。
3. X片確定脫位類型、及脛腓下端骨折移位、或分離的方向。

三、問:腳足趾關節脫位,有哪些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蹠趾關節脫位,傷後【局部腫脹、疼痛較劇,關節活動功能障礙】。
2. 有蹠趾【背伸過度、短縮,關節屈曲】,呈彈性固定。
3. X片顯示蹠趾關節脫位。

四、問:腳趾間關節脫位,有哪些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傷後局部【縮短畸形】,呈彈性固定。
2. 患趾前後徑增大,【局部腫脹、疼痛】,不敢活動。
3. X片顯示趾間關節脫位類型。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大腿、膝蓋錯位篇

大腿、膝蓋錯位篇


【肌筋膜炎】~大腿、膝蓋錯位篇
壹、前言: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且最複雜的關節,【膝關節的疼痛】是中醫門診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
人體膝關節的解剖構造:膝關節的主要結構含括【股骨、脛骨、及髕骨之關節面】,膝關節之所以能活動自如又不會發生脫位,主要是【前、後十字韌帶、內側韌帶、外側韌帶、關節囊】及附著於關節附近的肌腱提供了關節穩定性。
膝關節中間內外側各有一塊重要的【半月板】,除了可以吸收部份關節承受的負重外,亦可增加關節的穩定性。
藉由位於【膝關節前後肌肉群的拉動】,讓膝關節可以彎曲及伸直。
受傷越久,細胞恢復也慢:因為【剛受傷,肌腱、神經、血管未有變化,所以針灸治療,也比較快痊癒】;而受傷多年,不但要針灸治療,兼服用中藥,【修補肌腱、神經、血管、骨質】,才能加速復原的能力,才能整骨復位不傷筋。
六.住台中有重肌無力症患者表示,本來以為要一輩子服西藥控制症狀,一年前全身越來越無力,沒想到李醫師治療之後,真的康復了,每位中醫師針灸配穴+補瀉針灸手法+中藥的思維不同+經驗不同,當然也影響了恢復的結果與時間。

貳、問與答:
一、問:膝關節脫位,有什麼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膝關節脫位【可分前脫位、後脫位、內側脫位和外側脫位】
2. 有強大暴力外傷史;【膝關節腫脹嚴重,畸形】,疼痛劇烈,功能障礙。
3. X片顯示脫位及移位方向,中醫除了針灸緩解疼痛症狀,中醫的整骨復位矯正手法,也可使骨頭復位,兼服中藥,加強筋膜的復原。

二、問:髕骨脫位,有什麼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髕骨脫位【可分外側脫位、內側脫位、內下脫位和習慣性脫位】。
2. 有明顯外傷史;【膝關節腫脹,呈微屈曲】,活動受限,膝前平坦。
3. 常見髕骨傾斜翻於外側,也有【向內、或向下移位】等。
4. X片顯示脫位類型及移位方向,並且顯示解剖結構是否異常。

三、問:髖關節後脫位,有什麼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髖關節後脫位,【有明顯外傷史】。
2. 患肢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患側膝關節亦輕度屈曲,常置於健側膝上部,粘膝呈陽性,患側臀部膨隆,患肢不能主動活動,在做【外展、外旋動作】時呈彈性固定。
3. X片顯示脫位類型。

四、問:髖關節前脫位,有什麼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髖關節前脫位,【有明顯外傷史】。
2. 患肢呈【外展、外旋及輕度屈曲畸形】,患肢不能主動活動,在做內收、內旋動作時呈彈性固定。
3. X片顯示脫位類型。

五、問:髖關節中心性脫位,有什麼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髖關節中心性脫位,【有明顯外傷史】。
2. 局部腫脹多不明顯,但【疼痛顯著】,功能障礙。
3. 患肢可有縮短,【大轉子內移】表現。
4. X片顯示脫位類型。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