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9年11月8日 星期五

中醫治五十肩篇

中醫治五十肩篇


【肌筋膜炎】~中醫治五十肩篇
壹、前言:
. 46歲的楊女士緩慢地將左手掌心朝前往上舉起,手臂才抬到左耳際之處,就痛得哇哇叫,因為【在發炎期,學了網路上的運動方式,就更痛了】。
對她來說,很多動作已變成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微幅向後舉起左手,必須咬著牙忍痛才能完成,例如:內衣背釦和左手的距離。
最近3個多月,楊女士飽受手臂無法活動和疼痛之苦;左手臂禁不起一點點碰撞,晃動兩下也會帶來劇痛,夜裡翻身,不慎壓到左手,馬上痛得醒過來,她說【痛起來時,很想把手刴掉】。
今年過年,楊女士騎摩托車不慎跌倒,突然把車身扶起,當時肩關節用力過猛,起初,她只感覺肩膀痠疼,不以為意。【但疼了一個星期後,整條手臂活動角度日益減少】,疼痛與日俱增。
楊女士最先找上物理治療,跑了30幾趟,看了近三個月,卻無起色。她擔心,再繼續看下去,手臂反而會更嚴重,轉而向中醫診所求診。
經過李秋慧中醫師診斷,罹患【慢性沾黏性關節囊炎】,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
透過每星期2~3次的【中醫針灸治療、手法矯正,服用中藥】,加上每天在家早晚做約20分鐘肩關節伸展動作,楊女士說【這一個月下來,真的有改善,愈來愈不痛】。

貳、問與答:
一、問:五十戶會疼痛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五十肩,指的是肩關節活動範圍受到限制,伴隨疼痛,【晚上睡覺時,疼痛會特別嚴重】。
2. 肩關節:是【全身活動度最大關節】,由肱骨的圓頭頂住肩胛骨的凹槽,外有關節囊包覆,分泌滑液潤滑,其上還有四條旋轉肌腱帶動肩關節活動。

二、問: 肩部受傷,為什麼越不動,越無法動?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當手臂想上舉,就像玩蹺蹺板一樣,一頭向上,另一頭就得向下壓,才舉得起來。
2. 當手臂的【三角肌收縮上提】,同時配合【旋轉肌腱下壓肱骨】,才能完成手臂上舉的動作。
3. 肩關節活動靠【骨頭、肌肉、神經】通力合作,由神經支配肌肉,肌肉收縮帶動骨頭活動,任何一個環節出錯,手臂就動彈不得。
4. 五十肩病人因為【肩關節囊膜發炎】引起疼痛,病人怕痛不敢移動手臂,關節久不動,就再也動不了,可以利用【中醫針灸】緩解疼痛現象,就可以做簡單的復健運動,若是老人家復原效果慢,可以增加【服用中藥】,改善修復功能。

三、問: 肌肉痠痛,中醫認為是什麼原因?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醫認為肌肉痠痛是受【風、寒、濕、熱】之邪所引起的,稱為【痹症】,主要症狀是【肢體、關節的疼痛、酸楚、麻木、重著、活動障礙】,也就是氣血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所致。
2. 基本上可分為行痹【風邪偏勝】、痛痹【寒邪偏勝】、著痹【濕邪偏勝】、熱痹【熱邪偏勝】、久痹【痰瘀阻絡】、氣血虧虛等多型。
3. 五十肩在中醫上稱為【漏肩風】、【肩凝症】,多因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氣血凝滯。

四、問: 五十肩,中醫中藥也能幫助加速改善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外感風寒型:
A.  見於早、中、後期,畏風寒,【天冷病況會加重】,病患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緊或弦。
B.   處方多用:祛風散寒,活血止痛。
2. 氣滯血瘀型:
A.  見於早、中、後期,病患會有【肩部痠痛、局部腫脹】、入夜後疼痛加劇、肩功能受限、舌質瘀斑、苔薄白。
B.   處方多用:活血祛瘀、疏風除濕、通痹止痛。。
3. 肝腎虛損型:
A.  見於後期,【肩部肌肉萎縮、肩功能受限】、局部痠痛、氣短懶言、四肢無力、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B.   處方多用:益氣溫經,和營通痹。。
4. 針灸方面:肩三針、肩貞、天宗、手三里、肩外俞、肩中俞等。
5. 外敷藥膏:可用三黃散、如意金黃散、接筋續骨散等。

五、問: 肩關節發炎,如何保健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盡量休息:肩關節發炎處,針灸治療期間,【減少提重物】,致少要休息3週。
2. 適度運動:針對活動肩關節設計的【鐘擺、爬牆】等動作,依個人早、中、後期狀況,適度練習。
3. 避免不當姿勢:像突然【舉肩過高】、以【上臂當枕頭】的動作。
4. 多做擴胸、側舉動作:打電腦、伏案寫字的姿勢,屬於內收或內旋的動作,如果維持同一姿勢過久,會引起肩關節肌肉力學不平衡,應多做【擴胸及側舉】的動作來平衡。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