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青春期到底要不要服用轉骨方呢?



青春期服轉骨方

壹、    前言:

一、最近,患者諮詢,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青春期的女兒,服用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開立的轉骨方,而半年長高了 六公分 ,還要不要繼續服用轉骨方呢?

二、李秋慧中醫師說:轉骨方不是只有長高,還有調整體質,有些女性第二性徵不明顯,是青春期沒有調理體質。

三、古代,因為環境因素,大多數小孩都營養不良,所以進補都會選擇熱性藥材,所以坊間流傳「轉骨方」很多是溫熱補性藥材。

四、現代人營養情形普遍超過,如果坊間食療還是沿襲使用溫熱補藥,很可能火上加油補過頭,輕則形成口乾、舌躁、喉嚨痛,重則易煩躁不安、失眠、大便秘結等症。

五、建議最好諮詢專業合格中醫師,或經合格醫師診斷後,開立適合處方。

六、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認為,使用「轉骨」輔助藥方,以適合年齡而言,由於男女之間發育時間有差異。

七、女孩10~12歲開始發育,大約到16~22歲快速成長結束、生小孩緩慢發育結束,一般比男孩較早。

八、男孩12~14歲開始,發育大約到1825歲快速成長結束、第二性徵都成熟約25歲緩慢成長結束。

九、使用藥材方面,轉骨可以青春期為分界點,分為青春期發育前及青春期發育時兩階段進行;

十、青春期發育前要先開脾健胃;青春期發育時則可吃中醫轉骨方調理。

十一、            中醫理論強調「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脾為後天之本」、「脾主肌肉四肢」,也就是說:「腎」的精氣在人體生長、發育及生殖上有決定性作用。

十二、            「脾」與肌肉生長、豐腴消瘦有關。故應視情況,補腎壯骨強筋、健脾益氣。

十三、            許多父母會為了即將邁入青春期的小孩準備轉骨湯,或稱長高湯,以期待小孩發育為成人後,有良好的體格。

十四、            然而骨骼發育與生長,但在中西醫學的觀點中並不相同。

 貳、        西醫:

一、                遺傳學、

二、                成長所需要的營養素、

三、                運動促進細胞新陳代謝、

四、                睡眠與生長激素的關係、

五、                心理等方面來幫助兒童成長發育。

六、                阻礙小孩成長的疾病,如內分泌異常。

七、                腸胃道疾病而使營養吸收不良。

八、                偏食使得營養不良等問題。

 參、        中醫:

一、腎臟主宰人之生長發育,

二、骨的生長發育,有賴於骨髓的充盈,

三、骨髓又由腎所生,即所謂「 腎主骨生髓」。

四、腎氣的盛衰決定人體的生長壯老,

五、腎氣盛衰又與脾胃相關,因此轉骨湯多為補脾腎之藥方,

六、腎充則骨強筋健;脾強胃健,則能進飲食,補氣血。  



 肆、        影響身高的因素:

(一)但需注意的是父母親給小孩子轉骨進補不要操之過早,切忌來歷不明之藥方,以免造成造成小兒性早熟,請醫師按照體質效果比民間流傳的轉骨方有效。   

(二)影響身高的因素大致分為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先天主要是遺傳;後天除了服用中藥的轉骨方,以增加骨質密度外,也要配合以下方式,才能比較快速,均衡營養、適當的運動、充足睡眠、情緒穩定、避免疾病等,以免影響中藥材的療效。

一、均衡營養, 有助於長高的天然食物:

1. 牛奶:豐富鈣質,對骨骼生長極為重要。

2. 魚類:蛋白質的最佳來源,尤以沙丁魚為最。

3. 菠菜:含豐富的維生素A、B、C以及礦物質、鐵、鈣、葉酸等。

4. 胡蘿蔔:富含胡蘿蔔素,極易被人體吸收,轉換成維生素A,幫助骨骼與牙齒的發育。

5. 柑桔:富含維生素 A  B  C 和鈣。



二、適當運動:

1、    適當的運動可加速全身血液循環,使骨組織血液供應充分、使新陳代謝旺盛、使軟骨細胞分化旺盛,以促進骨質生長。

2、    戶外運動,也可以得到適量的日光照射,日光中的紫外線有助於皮膚合成維生素 D 3 ,維生素 D 3 是骨骼吸收鈣不可或缺的物質,這些都有助於骨質的生長。



三、充足睡眠:

1、    人類的生長發育與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有密切關係,生長激素可以促進機體蛋白質的的合成,具有刺激骨軟骨生長的作用, 從而促進兒童骨骼發育,使身高增長,但腦垂體並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分泌生長激素。

2、    研究發現,剛出生的嬰兒, 24 小時都有分泌生長激素。

3、    但入兒童時期時,體內的生長激素只有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

4、    進入青春期,睡眠時的生長激素成直線上升, 20 歲以後逐漸減少。

 四、心情穩定:

1、    現代心理學研究,精神經常處於緊張或壓抑的狀態,會使大腦功能紊亂。

2、    如憂鬱、焦慮或急燥,導致生長激素、胰島素分泌失常,對生長極為不利。



五、預防疾病:

1、    任何可以引起生理功能紊亂的疾病均可影響兒童的正常生長。

2、    一些內分泌疾病、支氣管哮喘以及反覆呼吸道感染等,都會通過對身體器官功能的不同影響而妨礙兒童的生長發育。

3、    如普通的消化道疾病,胃腸功能不好,消化不好,也會影響營養的吸收。

4、    因此對於兒童的各種疾病應積極治療,並按時接受各種預防接種,以防止感染。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夏季腸胃炎~中醫效果也很好

壹、      前言:

一、【急性腸胃炎】總是好發於夏天,主要原因是由於氣溫炎熱食物容易腐爛,吃下後病毒自然會侵入腸胃,很容易引起急性腸胃炎。

二、腸胃炎與食物中毒類似,患者都會有上吐下瀉的症狀,甚至腹痛持續數天之久。

三、一般腸胃炎症狀包括:噁心、嘔吐、發熱、腹痛等,若情況更為嚴重時,則可能會發生脫水,甚至於休克。



四、臨床上,常有許多患者,詢問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他說:我又沒吃不新鮮的食物,為什麼一天拉肚子5~6次。

五、大部分急性腸胃炎的患者都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症狀輕者拉肚子或嘔吐之後休息一、兩天,或是經過服用中藥治療後都能很快地恢復正常。

六、但若本身已經有嚴重的慢性疾病,例如慢性肝病、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等,或是抵抗力比較不好的幼兒跟老人,上述就可能因為拉肚子或嘔吐,以致於體液大量流失,進一步出現脫水現象,最後導致意識模糊或休克,這時候最好馬上到醫院診治比較好。

貳、      急性腸胃炎的發生原因:

(一)      病因可能是細菌、病毒、農藥、食物本身的毒素、食物和食物起的化學作用、或其他無機性物質污染等。

(二)      細菌類的成因包括:

1.         最常見的是食物受細菌感染,再煮熟或半熟的食物,特別容易染有細菌。蒼蠅和不合衛生的烹煮器皿。

2.         在室溫下存放食物,很可能受到嚴重的細菌污染。雪櫃應在四度之下,熱櫃應在六十度以上,可令細菌停止生長繁殖(其實未死的)。葡萄球和大腸桿菌感染,通常來自處理食品的人員。

3.         尤其是含有奶類食品、經加工的肉類、魚生壽司等。

4.         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沙門桿菌是最常見的病菌。

5.         受污染的鳥禽類、肉類及魚類中,常可發現彎曲桿菌。這種細菌常會引起腹瀉和劇烈的腹痛。

6.         大腸桿菌有很多種,大多無害,但有幾種可引起初生嬰兒的急性腸胃炎,這種感染常在育嬰室中蔓延。與奶瓶消毒不清潔有關。

(三)      病毒感染往往也可引起腸胃炎及腸炎。

1、    輪狀病毒是引起兒童腹瀉的最常見病原體。

2、    除此之外,可引起腸胃炎的病毒還有腺病毒、腸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等。

3、    這種感染可在兩天之內發病。

(四)      某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所產生的毒素,也可以引致腸胃炎,如紫杉、青的茄屬植物、牽牛花及七葉樹屬植物等,都含毒素,而馬鈴薯塊莖所生的嫩芽,都是有毒的。

(五)      含氫的化學品,如砷、鉛及各種殺蟲劑等。若服下這些化學品,在數小時內即可發病。

(六)      阿米巴病、梨形鞭毛蟲病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腸胃炎的症狀。

參、       急性腸胃炎的症狀:

(一)                嚴重嘔吐和腹瀉,常連帶有腹部痛性痙攣及絞痛。

(二)                發燒、出汗。

(三)                可因長期大量喪失體液而致脫水甚致休克。

(四)                嘔吐物和糞便中可能有少量血。

(五)                嘔吐、腹瀉等症狀約在二至四天後便停止,但也可能持續更長的時間。

肆、      嚴重腸胃炎症狀要特別注意:

(一)     嚴重的腹瀉或嘔吐。

(二)    糞便中有血絲、黏液或膿。

(三)    持續的腹痛。

(四)   持續高燒不退、活動力差或意識不清。

(五)   出現上述危險症狀:容易發展為腸阻塞、腸穿孔、敗血症等合併症,要特別注意。

伍、      中醫分型:

(一)                寒濕困脾:

1.        證候:泄瀉清稀甚至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

2.        治法:溫中化濕。

(二)                濕熱蘊脾:

1.        證候:泄瀉急迫或瀉而不爽,大便色黃褐,肛門灼熱;腹脹痛,煩熱,口渴,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2.        治法:清熱利濕。

(三)                肝鬱脾虛:

1.        證候:泄瀉稀溏,伴腹痛或脹墜感,情緒緊張或抑鬱惱怒時加重;胸脅脹悶,噯氣,食少;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2.        治法:疏肝健脾。

(四)                脾虛食積:

1.        證候:大便溏薄,有腐臭氣,排便不爽;脘腹痞脹,納少,噯腐;舌淡,苔腐或膩,脈弦緩。

2.        治法:補脾健胃,消食導滯。

(五)                脾胃氣虛:

1.        證候:大便時溏時瀉;飲食減少,納後腹脹,肢體怠倦,神疲懶言;舌淡胖或有齒痕,苔薄白,脈弱。

2.        治法:補脾健胃。

(六)                脾腎陽虛:

1.        證候:大便清稀,或伴有完穀不化,泄瀉多在黎明前,腸鳴即瀉,瀉後即安,臍周腹痛;形寒肢冷,食慾不振,神疲乏力,腰膝痠軟;舌淡胖,苔白潤,脈沉細或尺弱。

2.        治法:溫補脾腎。



陸、      服中藥改善後,仍要維持飲食禁忌:

(一)應以清淡飲食為主,薯條、水餃或包子(餡油膩)、果汁和汽水(太甜)、牛奶(較大孩童盡量先停用,因為含乳糖)等食物於腹瀉時不適合食用。

(二)加強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

(三)病患在接受點滴注射下, 通常 醫師會視實際情況,建議病患禁食4-6小時不等。

(四)若兒童無劇烈腹瀉、嘔吐、腹痛、腹脹或哭鬧不安之情形,在醫師允許之下,可嘗試進食米湯、白稀飯、白吐司或白麵條。

(五)兒童並依飲食原則逐漸恢復進食及使用腹瀉時專用的電解質液矯正脫水情形。

(六)等腹瀉情形較改善時,再嘗試其他不油膩的食物,如蒸魚等。

(七)水果及蔬菜可少量食用,並需細嚼慢嚥。

(八)至於以牛奶為主食的病童,可先以半奶(即濃度稀釋成一半之牛奶)少量多餐方式餵食。 

(九)若腹瀉的情形無法在三至七日內改善,在醫師的指示之下,可能需要改以無乳糖奶粉(即市面上俗稱止瀉奶粉)餵食。

(十)對於嚴重脫水,無法以口服方式補充或有其它有併發症之虞的病患,應住院治療。

(十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有一位急性腸胃炎的患者,吃完中藥改善之後,又去麥當勞吃漢堡,反覆又拉了三天,吃完中藥才不腹瀉。第二次,他遵守禁忌,也就不拉肚子了。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 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兒童夏季腸胃炎


預防幼兒夏季腸胃炎

壹、           前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即將 6月結束,準備進入炎熱的夏天,也令家長感到緊張戒備,因為腸胃炎是幼兒夏季常見的疾病之一,一旦寶寶遭到感染,不僅大人照顧得辛苦,孩子也會受到腹瀉或嘔吐等折磨。

貳、           應注意大要點!

一、由於夏天天氣熱、溫度一天比一天創新高,容易造成食物不新鮮或受到細菌汙染而腐壞,導致幼童吃到不潔食物引發腸胃炎。

二、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指出,「相較於其它季節,幼兒在夏天因為腸胃炎求診比例增加二至三成。」

三、目前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也遇到幾個細菌性腸胃炎患者,主要是沙門氏桿菌造成,感染原因與飲食衛生有關。

四、例如:父母在幫寶寶泡牛奶或準備副食品,手接觸到含有細菌的東西,像雞蛋等,還未將手洗淨就去準備寶寶的食物,導致孩子被傳染。



參、           腸胃炎常見症狀 上吐下瀉、腹痛,發燒

一、腸胃炎好發於各年齡層的嬰幼兒,除了大人在準備食物時沒將手部清潔完善。

二、有時幼童在進食前沒有洗手、吃到不潔食物、或食物保存不當而受到細菌、病毒污染,吃進腸胃道造成感染、引發腸胃炎。

三、腸胃炎的典型症狀是上吐下瀉、腹痛,嚴重時會發燒、腹脹,除此,醫師指出,有些腸胃炎亦可能合併感冒病毒的感染,出現輕微感冒的情況。

四、原則上,當腸胃炎伴隨有呼吸道症狀,像感冒、喉嚨痛、身體較虛弱等,一般會先懷疑是病毒性感染。

五、無論腸胃炎是起因於病毒性感染,像諾羅病毒、輪狀病毒。

六、起因於細菌性感染,像沙門氏菌等,原則上潛伏期約12天就會發病,同時合併肚子痛、上吐下瀉等症狀。

七、不過,腸胃炎不一定會立即出現腹瀉情況,若有便祕的小孩,患有腸胃炎時也許只會發燒和腹脹不適,亦別輕忽。

肆、           細菌性腸胃炎病毒性腸胃炎

*細菌性腸胃炎 藉由腹瀉才可排出細菌。

一、細菌性腸胃炎主要由細菌感染造成,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及沙門氏菌等。

二、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臨床上最常見到的是沙門氏菌。」

三、至於金黃色葡萄球菌造成的腸胃炎,由於此菌較急性,約4個鐘頭就會出現症狀,通常會在嚴重食物中毒的情況見到。

四、細菌性腸胃炎的主要症狀除了上吐下瀉,腹痛範圍亦比較集中,不像病毒性腸胃炎會包括大腸、小腸都疼痛。

五、排泄物會帶有黏液或血液、有腐敗味,亦可能帶點綠色等。

一、傳染途徑:糞口傳染:

1、   造成原因可能是食物不潔。

2、   人體的皮膚表面也存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如果手部、指甲沒清潔乾淨,也會因此汙染食物,造成嚴重食物中毒。



二、          治療方式:

1、通常西醫會視情況給予抗生素治療,中醫會對症用藥。

2、如果3天內狀況仍未改善,且有發高燒、嘔吐、或腹瀉情形,必須立刻就醫。

3、細菌性腸胃炎嚴重情況:可能導致腸穿孔、腹膜炎,甚至毒性巨結腸症。

4、臨床上還曾遇過進展到全身性感染,像腦膜炎,骨髓炎等情形。



三、          止瀉藥效果太強,腸子無法蠕動:

1、在西醫用藥時所開立的止瀉藥不能太強,如果止瀉效果太強,不僅造成腸子無法蠕動、細菌繼續孳生,還會嚴重脹氣,甚至導致腸子變薄。

2、所以西醫用藥原則是,不會讓幼兒腹瀉到脫水的程度,但也不讓他完全都不拉肚子,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藉由腹瀉才可排出細菌。」

3、然而中醫用藥原則是,清熱解毒,清腸胃,使體質回復快。

伍、           病毒性腸胃炎

一、    病毒性腸胃炎主要由病毒感染造成,常見為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

1、雖然秋冬的感染情況較多,但夏季仍是會發生。

2、在臨床上的症狀為嘔吐、發高燒、解水便,且排泄物不帶有黏液等。

3、另外,腹痛的範圍較廣,包括大腸、小腸都會疼痛。

4、潛伏期約為13天,如果病毒量較少,潛伏期可能會到一個星期。

5、其它病毒性腸胃炎,像過年那段期間發生諾羅病毒,那也會產生厲害的嘔吐、發燒、以及腹痛。

6、不過諾羅病毒好發於秋冬。


二、傳染途徑:糞口傳染

1、以糞口傳染為主。

2、不過,有些病毒性腸胃炎會經由飛沫傳染。

三、治療方式

使用支持性療法以改善症狀,如果孩子腹瀉、嘔吐嚴重,可補充電解質水。

四、輪狀病毒感染:

1、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醫師指出:「典型症狀是先吐再拉,合併食慾不佳,甚至連水都無法飲用,嚴重會導致脫水。因此倘若症狀仍未緩解,建議住院治療。」

2、   建議帶孩子施打輪狀病毒疫苗來預防輪狀病毒感染。



陸、           照顧幼童五個重點

一、原則上,無論細菌性或病毒性腸胃炎,在臨床上的處理最重要是避免孩子脫水。

二、至於飲食上,主要以清淡為主,若完全無法進食,則考慮就醫注射點滴來補充養分。

三、其它照護時的注意事項給父母參考:

1、改喝無乳糖的配方奶粉:喝配方奶的寶寶有腹瀉、嘔吐症狀,可考慮暫時先換為無乳糖奶粉,減輕腸胃負擔。

2、定期量體重:

(1)小朋友出現腹瀉情形時,建議照顧者每天固定時間幫他量體重,一旦體重減輕5%代表有脫水現象。

(2)不過幼兒5%的體重可能只是少了幾百克,傳統體重機不一定能明確測量出來。

(3)所以可觀察其他症狀,例如:哭泣時沒有眼淚、尿布隔比較久才溼、囟門凹陷等,都可能是脫水。

(4)另外,如果發現孩子的活動力降低,代表脫水狀況比較嚴重,可能會合併心跳加快。

3、清淡飲食:

(1)已經開始攝取副食品的46個月寶寶,可讓他喝加點鹽巴的米湯或稀飯湯。

(2)若是1歲以上的幼兒,除了白粥,也可以讓他吃一些白吐司、白饅頭等清淡食物。

(3)除此,也可以讓孩子吃一些蘋果或蘋果泥,蘋果具有止瀉的效果。

4、維持寶寶臀部皮膚清潔、乾爽:

(1)當寶寶有腹瀉情況時,要更注意維持寶寶屁屁的清潔。

(2)當孩子便便完,醫師提醒:「必須立即用溫水沖洗,保持屁股肌膚的乾淨、乾燥。」

(3)另外,他也遇過因為腹瀉,導致細菌會蔓延到泌尿道,造成泌尿道感染,所以尿布也要經常更換。

5、寶寶無法喝水、進食,需送醫:

(1)如果寶寶無法喝水、進食,且持續發燒和腹瀉,建議立即送醫,注射點滴來補充水分和養分。

(2)腹瀉,也可能是對牛奶過敏 掌握寶寶最近的飲食內容。

(3)除此,還有一些腹瀉狀況是因為對牛奶蛋白過敏造成,不見得是腸胃炎。

(4)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像更換新的配方奶、增加不同的副食品等,都可能造成寶寶腹瀉。」

(5)因此,除了要排除是否對牛奶過敏造成,也要掌握寶寶最近的飲食內容。

柒、           預防腸胃炎

一、注重衛生習慣:

(一)父母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泡牛奶、餵食寶寶前,甚至如廁以後,均需徹底洗潔手部,以免讓寶寶遭受細菌或病毒感染。

二、清潔、消毒奶瓶:

(一)幼兒專用的湯匙和碗、奶瓶等器具,須徹底清潔及消毒。

(二)而在使用前,建議先用熱水燙過。

三、妥善隔離:

(一)寶寶一旦發生腸胃炎,應與家中其他幼兒隔離。

(二)除了飲食要分開,病童玩過的玩具也要經過清洗、消毒。

(三)父母處理完病童排泄物後,亦必須用肥皂洗手消毒。

(四)排泄物也要分開處理以免增加傳染風險。

四、接種疫苗:接種輪狀疫苗提高保護力。

五、中醫顧腸胃:平常容易便秘或腹瀉的寶寶,可以利用中藥調整不適,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能避免腸胃感染時,若病毒直入腸胃,症狀更嚴重。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 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