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子宮內膜異位症,到底能不能吃補藥, 最好諮詢中醫師診斷用藥!!!

子宮內膜異位症,能不能吃補藥, 最好諮詢中醫師診斷用藥!!!

  



 
子宮內膜異位症,能不能吃補藥,
最好諮詢中醫師診斷用藥!!!

壹、前言:
一、 臨床上經常有患者說:「西醫說: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手術後不可吃人參、四物、八珍、十全、女性保健食品等...以免再次復發越長越大...」。
二、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其實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月經過後,不能使用一般藥房、大賣場巿售的四物、八珍、十全、,必需依體質調整用藥。
三、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認為,基本上,子宮內膜異位症與中醫的血瘀、經血沒排乾淨而逆流、產後惡露沒排乾淨、肝氣凝滯、心情鬱悶有關,雖沒證據顯示與以上藥品有關聯,建議妳還是要請專業合格的中醫師,診斷一下妳的體質,到底適不適合吃那些藥品。
四、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但是有些女性保健食品(如:葡萄子、蜂王漿、胎盤素、花粉、大豆異黃酮、月見草、山藥)含有雌激素,不但年輕女性不需要,甚至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皆不可使用,以免助長內膜不斷增生,而影響身體的健康。
五、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建議,生活作息正常,食用大量天然的蔬菜水果,少量不加工的肉類,對身體的合成與代謝,不會製造過多的負擔。
貳、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形成:
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內膜本來應該長在子宮腔內,隨著每次月經的來潮而剝落出血,月經乾淨後它又逐漸增厚,如此周而復始。
二、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如今子宮內膜不長在子宮腔內,卻到處亂跑,跑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生長,我們即稱之為子宮內膜異位症。
三、 這到處亂長的子宮內膜組織好發於卵巢、子宮壁肌肉層,或直腸陰道中隔、腹膜、陰道、陰道內壁、闌尾、大腸等處。
四、 以下二者都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
1、 子宮內膜組織長到卵巢,我們稱之為「巧克力囊腫」。
2、 長到子宮壁肌肉層,則稱之為「子宮肌腺瘤」。
3、 隨著月經的來潮,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就會跟著充血,而引起疼痛不適。
4、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導致痛經、不孕症、慢性骨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5、 雖然現代的醫學進步,經痛、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症,似乎愈來愈多;部分婦女在經過西醫藥物、或手術治療後得到改善,但仍有部分婦女有反覆發作的痛苦。
6、 根據統計資料,大約1/31/2的生育女性,經痛的原因是子宮內膜異位症,而子宮內膜異位症約30%-50%的比例會不孕,另約有25%-40%比例會發生性交疼痛。
參、現代中醫的治療:
一、 傳統中國醫學裡雖然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現代病名,但依照臨床表現,多歸納在痛經、癥瘕、不孕、月經不調等範疇。
二、 中醫學認為,異位內膜週期性出血,這些蓄積於局部的血,稱為蓄血或瘀血。
三、 <<醫學入門>>中提到:「癥者堅而不走,瘕者堅而能移,...其為病皆因疾發及經水時,...皆必夾瘀血而後成形」的「癥瘕」學說,與現代醫學的相同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原因,是經血倒流回腹腔」。
四、 瘀血凝滯,不通則痛,瘀久積為癥瘕,則形成結節腫塊。
五、 所以瘀血是中醫認為產生子宮內膜異位症一系列臨床證候的關鍵。
六、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至於導致血液離經,瘀血積聚的原因則與中醫學所說之七情所傷、寒凝氣滯及素体虛弱有關。
七、 因此,子宮內膜異位症在中醫的基本病理是:瘀血蓄於下焦。故治以活血化瘀為基本原則,並貫穿於治療過程的始終。
八、 治療上又需根據不同證候審因論治分為:
1、 溫經散寒+活血化瘀。
2、 舒肝理氣+活血化瘀。
3、 清熱化濕+活血化瘀。
4、 益氣行氣+活血化瘀…等治法。
九、 整體而言,中藥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通過活血化瘀以恢復正常的氣血運行,對控制病灶的擴大、消除疼痛、調整月經週期、減少月經出血量等,也可提高懷孕的機率。
十、 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痛經而言,治療上以活血化瘀為主,加上溫經散寒的中藥,通常對於緩解經痛有不錯的療效。
肆、結論:
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飲食上,除了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外,對於經痛患者,寒涼食物亦應少吃,宜多喝溫開水,多運動。
二、 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過度增生、且位置不良的緣故,因此不贊成吃補。
三、 婦女常用來進補的補藥: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等,是否會讓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長得更厚、更快不得而知,。
四、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但是,由於過度吃補反而經痛更厲害,以及手術後進補後,子宮內膜異位復發很快的例子亦不少見。
五、 總而言之,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個慢性病,需要長期的恆心和毅力來治療它。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從改變飲食來~預防癌症(上)

從改變飲食來~預防癌症(上)


從改變飲食來~預防癌症(上)

從改變飲食來~預防癌症(上)
壹、前言:
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說明,乳腺癌又叫乳房癌、乳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見的腫瘤,也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二、     在台灣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台灣屬乳腺癌低發區,但是隨著近幾年生活方式的改變,乳腺癌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一般來說男性乳腺癌屬罕見,但並不代表沒有。
三、     因此預防乳腺癌男性、女性都要有警惕意識;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曾經有一位18歲的女學生自訴,本來月經都正常、也沒有乳房腫脹疼痛的現象。
四、     自從母親給她吃了2年直銷商的保健食品,這就開始亂經、月經來之前也胸部脹痛,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建議,未停服直銷商的保健食品,沒有停止禍亂的源頭,服中藥效果是不明顯的,這就是飲食禁忌啦。
五、     18歲的女學生自訴,母親不願讓她,停用直銷商的保健食品,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不會再開中藥給她了,那麼未來有其它異常症狀,請她去西醫做檢查。
六、     40~59歲是乳腺癌的高發年齡,乳腺癌的發病原因多數認為與性激素有很大關係,另外高脂飲食也是導致乳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七、     中醫認為乳腺癌的發生是由於肝瘀氣滯、脾虛痰濕、瘀毒內結、氣血兩虧導致的,可通過飲食調養來緩解,防治乳腺癌飲食應遵循,調和衝任、軟堅散結、疏肝理氣、清熱解毒或扶正祛邪等為原則。
八、     造成乳癌的原因很多,如飲食型態、環境氣候、遺傳基因、個人情緒, 其實我們大家身體可能都存有致癌前驅物,只是尚未威脅到人體生命。因此,我們希望能讓已經在身體內的癌細胞永遠處於休眠期。
貳、預防乳癌的飲食:
一、低脂肪飲食:
(一)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結果顯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脂肪攝取量都遠超過我們的需要量,過多的脂肪攝取,會引起肥胖並增加罹患乳癌機率。
(二)低脂肪飲食,是指選用對身體健康有益的油脂、並控制食用量:
健康脂肪的食物來源
有害脂肪的食物來源
單元不飽和脂肪
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
飽和脂肪
牛油、豬油等動物性油脂
多元不飽和脂肪
大豆油、葵花油、玉米油
反式脂肪
人造奶油、烘焙食品
Omega3脂肪
鯖魚、鱈魚、鮭魚、沙丁魚
(三)適當攝取一天脂肪量:
1、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擬定新版飲食指南所推薦的每日飲食各類食物份量,以一天總熱量需求1500大卡、1800大卡為例,扣除食物本身的含油量,一天可以用於烹調的油量只剩20克、25(4茶匙、5茶匙)
2、所以平日飲食應少吃油炸、油煎的食物,多選擇蒸、烤、滷、涼拌等少油烹調食品。
二、多吃蔬菜和水果:
1. 食物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多攝取蔬果,可降低乳癌危險因子。新鮮蔬果益處多,女性每天應吃五至七份。
2. 蔬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與礦物質,高纖維有助維持消化腸道系統的健康,是低熱量食物可滿足口慾讓您減重沒負擔。
3. 除此之外,蔬菜及水果含有多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及植物成分,這些物質紛紛被驗證有防癌抗癌效果,但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美國癌症研究中心(WCRF/AICR),不建議我們由補充劑增加所需(即巿面上的B群、或綜合維他命錠劑),原因是高劑量補充可能反而變成罹癌的危險因子,天然食物中蘊藏多種營養素,身體才能獲得整體的營養。
4.天然食物的抗氧化劑,才能抑制癌細胞形成:
天然食物中的化學物質具有抗氧化功能,它可摧毀體內游離基抑制癌細胞形成:
  抗氧化劑
食物來源舉例
維他命 C
多種蔬菜、水果
維他命 A
肝臟、奶類、蛋黃
β胡蘿蔔素
橙色的蔬果:如地瓜、南瓜、胡蘿蔔、芒果、木瓜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芥藍菜
維他命 E
肝臟、蛋黃、堅果類
油脂類:如大豆油、玉米油
茄紅素
蕃茄、及其製品(蕃茄汁、蕃茄醬)西瓜、木瓜、杏子
麥、雞肉、魚類
5.天然的植物化學成分:
A.   植物化學成分是天然的植物化合物,所有蔬菜及水果均含有不同的化合物,它決定植物的顏色與香味,是植物健康生長的關鍵因素。
B. 科學家們發現植物化學成分有防癌抗癌功效,透過生物效應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抗氧化、加強免疫力等。
C.如大豆富含異黃酮具有植物性雌激素的拮抗作用,可抑制與女性賀爾蒙相關癌細胞的成長,減低乳癌罹患率。
植物天然化學成分
食物來源舉例
異黃酮
黃豆及其製品(如豆漿、豆腐、豆干、黃豆粉等)
硫化物
十字花科蔬菜如綠花椰菜、、芥藍菜、油菜、高麗菜、蘿蔔等。
酚類化合物
綠茶、葡萄、蔓越莓、藍莓
植物皂素
豆類、莢豆類
植物固醇
種子、堅果類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