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季感冒篇

2015/01/12

腸病毒的中醫證型

腸病毒的中醫證型

 

腸病毒的中醫證型



壹、前言:

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臺灣地處亞熱帶及熱帶區域。
二、 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所以感染腸病毒已經是台灣地區地方性的流行疾病之一。
三、 依據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幼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重症致死率約在3.8%25.7%之間。
四、 引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型別以腸病毒71型為主,克沙奇病毒居次。
五、 一般腸病毒感染主要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
六、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因為中醫是以每個人的體質辨證用藥,跟西醫用藥不同,所以,並不會每個人的用藥都一樣,所以還是要以臨床中醫師的診斷為主。


貳、腸病毒造成中樞神經侵犯之危險因子:

一、           年齡小於三歲

二、           高燒超過39

三、           燒超過3

四、           嗜睡

五、           抽筋

六、           頭痛

七、           嘔吐

八、           高血糖(>150mg/dl)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夏季的流行病~大人腸病毒

夏季的流行病~大人腸病毒

  

夏季的流行病~大人腸病毒

壹、前言:

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成人也會感染腸病毒,腸病毒的類型達多種以上,大多數成人感染的症狀通常並不明顯。

二、  但成人的生活作息不正常、飲食不均衡、經常熬夜、或體質虛弱、腸胃不好等體質不佳的患者,就常見症狀類似感冒症狀:不明原因的發燒、噁心嘔吐、口破、拉肚子,患者以為是感冒,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通常以腸病毒的用藥,都能有改善,並且痊癒。

三、  感染腸病毒的媽媽,可能透過接觸時傳染給嬰兒,所以建議不要直接哺餵母乳,可以把母奶裝在奶瓶,請健康的家人協助餵奶。

四、  感染腸病毒目前並沒有特效藥,西藥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症狀治療等方式,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10天內自行痊癒。

五、  少數患者會出現「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至大醫院就醫。

六、  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病徵為: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除了一直想睡外,病童顯得意識模糊、眼神呆滯或疲倦無力,原來活潑的小孩會變得安静不想動,但發燒本身就會影響小孩活力,所以上述症狀的判斷應以體溫正常時的精神活力為準。

七、  中藥除了採取支持療法外,如退燒、止咳、症狀治療等方式,甚至腸病毒症狀緩解後,利用中藥以調理體質,以增強本身對病毒對抗的能力。

貳、腸病毒感染較常見的疾病:

一、感染病毒後一般3~5天會出現症狀,但是大多數感染者,沒有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

二、病程為七至十天。極少數個案,有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麻痺等併發症。

常見疾病
臨床症狀
可能病毒型態
疱疹性咽峽炎
突發性發燒、厭食、嘔吐,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46天;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克沙奇A1-A10A16A22型病毒、腸病毒71
手足口病
發燒、手腳、口腔及臀部周圍出現稍微隆起的紅疹,其頂端大多有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見於手掌、腳掌、手指及腳趾間;病程710天,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有些需要住院給予點滴。
克沙奇A16A4A5A9A10B2B5型病毒,腸病毒71
流行性肌肋痛
胸部突發性陣痛,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短暫噁心、嘔吐及腹瀉;病程約7天。
克沙奇B族病毒
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
發燒、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有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的個案會復原的很快。
克沙奇B族病毒
急性淋巴結性咽炎
發燒、頭痛、喉嚨痛,懸雍垂和後咽壁有白色明顯病灶;病程約414天。
克沙奇A10病毒
無菌性腦膜炎及腦炎
發燒、噁心、嘔吐、頭痛、頸部僵硬、煩躁、睡眠不安穩。
克沙奇病毒、小兒麻痺病毒、伊科病毒、腸病毒71
發燒合併皮疹
發燒、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有些會出現小水泡。
克沙奇病毒
伊科病毒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眼睛發紅出血、有異物或疼痛感、畏光、眼皮腫脹、分泌物增加,通常一眼先發炎,數小時內擴散到另一眼;病程約10天。
腸病毒70
克沙奇A24病毒

 

參、結論:

一、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當小朋友得到某一種腸病毒感染以後,至少會持續有數十年的免疫力;所以對於同一種病毒而言,不會復發。

二、因為有數種腸病毒會引起,同樣的手足口病或庖疹性咽峽炎,所以有的人會得到數次的手足口病或庖疹性咽峽炎。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夏季的流行病~小兒腸病毒

夏季的流行病~小兒腸病毒

 

夏季的流行病~小兒腸病毒

 

壹、前言:

一、 炎炎夏季來了,所有細菌、與病毒繁衍的速度也加快了,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因為小朋友輕微有口破、或發燒、或拉肚子,許多媽媽帶著有腸病毒的小朋友,趕緊到中醫診所拿中藥服用。

二、 許多媽媽表示,小朋友之前服中藥後,抵抗力增加了,雖然腸病毒發作時,仍然活動力十足,食慾也不錯,不用去大醫院吊點滴了,生病時間也縮短了。

三、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認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及教託機構育機構等處最容易傳播。

四、 若是病情嚴重,小朋友意識模糊,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建議,仍然要去西醫治療較佳。

五、 大部份傳染途徑為:

1.      可經由接觸或以飛沫方式感染幼兒而造成。

2.      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但帶病毒家長。

3.      或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

4.      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

5.      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

6.      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更容易因接觸幼兒口嘴造成大量病毒感染而發病。

六、 傳染力始於發病的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而其腸道的病毒排出時間可以持續數週之久。

七、 一般而言,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

 

貳、腸病毒容易感染的年齡:

危險程度

年  齡

免疫程度

原      因

1最高

0-5(剛出生)

大部份無抗體

1.     免疫系統不如成人完備

2.     年紀越小接觸過的病毒越少

3.     腸病毒71型感染出現嚴重併發症大部份是小於3歲的兒童

2微高

  6(幼稚園)

1/2有抗體

1.     幼稚園是容易傳播病菌的地方

2.     小孩的衛生習慣較差

3偏低

7-12( )

2/3有抗體

在學校容易被同學傳染

4低

13歲以上(成人)

大部份人都有

接觸過腸病毒

因為熬夜、壓力、飲食等,因素導致免疫力下降,而感染

 

參、腸病毒的病理:

一、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A群克沙奇病毒、6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依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71型腸病毒,一共有六十幾種病毒。

二、 腸病毒季節:是夏季及春初,台灣地區腸病毒流行311月、79月為高峰期。

三、 無菌性腦膜炎只是散發性病例,若碰上大流行可能在短時間內有數百人至千人感染。克沙奇病毒及伊科病毒感染多發生於10歲以下的小孩,成人很少見。

四、 傳染途徑:直接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糞便,為糞口、口口傳染模式,故病嬰所接觸的奶嘴、玩具分有傳染危險性。

五、 治療方式:沒有特效藥,只能採支持療法,多補充水份及觀察病情變化,對於高危險群的病患,及時的施打免疫球蛋白,應有部份的助益。施打與否,通常由主治醫師在判斷病患為高危險群的嬰幼兒、有心臟炎、有腦部或重要神經傷害或是其它重要器官之侵犯(如肝炎與造血系統等)等情況時,可考慮注射。

六、 臨床症狀(表現分為五階段):

1.  第一階段/發燒、食慾不振,喉嚨或口腔潰瘍發炎、手、腳掌及肛門周圍皮疹等皮膚症狀。

2.  第二階段/發燒、哭鬧躁動不安,睡不著覺、無端驚慌、懼光、嘔吐、腹脹、頭痛、輕度運動失調、說話不清楚。

3.  第三階段/嘔吐、腹脹、嗜睡、高燒、肢體無力、心律增加、臉部無表情。

4.  第四階段/低體溫、抽搐、突發性呼吸衰竭、心因式神經性休克現象,意識不清、肺及消化道出血。

5.  第五階段/昏迷、心肺衰竭、死亡。

 

肆、腸病毒的預防:

目前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以外,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所以勤於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的基本方法。
()正確的洗手方法如下:
1.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2.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3.兩手心互相磨擦 
4.兩手揉搓自手背至手指 
5.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 
6.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 
7.用清水將雙手洗淨,關水前先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8.用乾淨的紙巾或烘手機將手烘乾。

()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跟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
()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
()罹病之學童,宜請假暫勿上課,接受治療並好好休息,同時也可避免傳染其他學童。
()增強個人之免疫力,請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

()預防腸病毒感染:

1. 不論是家裡或幼稚園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漂白水消毒。
2. 泡製方法:家庭用漂白水(濃度約56%5湯匙(一般湯匙,容量約1520cc)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攪拌均勻即可。至於10公升自來水估算方式,可以用1,250cc容量大寶特瓶,連續使用8瓶,就等於10公升左右。

3.一湯匙(一般容量約1520cc)加入2公升的自來水攪拌均勻即可。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