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難買,早知道】~心臟衰竭篇
【千金難買,早知道】
~心臟衰竭篇
~心臟衰竭篇
壹、前言:
一. 醫學統計指出,心臟衰竭的5年死亡率約50%,其原因可以是心臟收縮功能、或心臟擴張功能受損所引起。
二. 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為最常見之病因,其他如心肌症、與限制性心包膜炎,也是心臟衰竭常見的原因之一。
三. 心臟衰竭:是因為心臟之輸出量,無法維持身體之代謝所致,是很常見的老年性疾病,其罹病率與死亡率都佷高。
四. 當你病程超過3年以上時,才改中醫治療,要有基本的認知,西藥雖然快速,卻不能根治,中藥雖然緩慢,卻能使體質恢復正常。
五. 中藥並非仙丹,不可能服一次就有療效的,最好的方式是連續服用中藥水煎劑,把體質調為正常值,依照中醫師診斷之後,才能停用中藥。
六. 有些患者好一點,就斷斷續續的服用中藥,病情也可能惡化,甚至中醫療程會更長,因為身體每天都在耗損,並不會因為你停吃中藥,而心臟功能就停止使用,這是基本常識。
貳、問與答:
一、問: 心臟衰竭,在臨床診斷上有哪些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肝腫大。
2. 吸氣囉音。
3. 心臟擴大。
4. 下肢水腫。
5. 頸靜脈怒張。
6. 出現第三心音。
7. 疲勞、手腳冰冷。
8. 呼吸困難、氣促。
9. 嚴重時可以是休克、肋膜積水、腹水、腎功能、肝功能受損等。
二、問: 心臟衰竭,西醫如何診斷?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心臟衰竭之診斷:除了觀察上述之臨床表現外。
2. 心臟擴大還可由胸部X光、心臟超音波或核子醫學檢查得知。
3. 心電圖也是非常重要的檢查,常常可見合併心律不整,如心房振顫或心肌缺氧的變化。
4. 尤其,合併有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心律不整、感染症時,需要及早發現。
5. 對於心臟衰竭的治療,首要即是要找出其根本原因及其加重因子,如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症、瓣膜性心臟病等根本原因,必須逐一鑑別診斷。
三、問:心臟衰竭,中醫認為是何種證型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中醫認為心臟衰竭的基本病理機制為:本虛標實,心氣或心陽不足,脾腎陽虛為本;水濕、痰飲、瘀血為標。其治療仍依辨證論治法則進行。
2. 我國古代醫學文獻中沒有心臟衰竭的病名。根據心臟衰竭的症狀與體徵,涉及中醫心悸、怔忡、水腫、喘咳、痰飲、心水、心痺等範疇。
3. 《素問.逆調論篇》記載【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諸有水病者,不得臥,夫心屬火,水在心是以不得臥而煩燥也】,【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是以身重少氣也】具體的描述了心臟衰竭喘息、水腫、短氣等症狀。
四、問:心臟衰竭,造成的原因?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心臟衰竭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是各種心臟疾病的最後階段。
2. 其原因很多,包括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病變等。
3. 由於原發性心肌損害,或心室負荷過重導致心臟肥大和擴大,引起心室收縮或舒張功能低下,以致心輸出量減少和心室充滿壓升高。
4. 臨床上以組織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環和/或體循環淤血為主要特點的一種綜合徵,統稱為充血性心臟衰竭。
5. 現代醫學認為充血性心臟衰竭(CHF)不僅是反映血液動力學異常,更主要的它是一種【超負荷心肌病】,是心肌儲備力的衰竭,這是導致心臟衰竭惡化和死亡的主因。
6. 從病理生理學角度,先後提出了三種發病機制或學說:
A. 心腎機制。
B. 心臟及周邊循環機制。
C. 神經體液機制。
五、問:曾經有過心臟衰竭,平常生活中應注意什麼?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2. 依病況的程度,安排活動。
3. 避免粗重工作,並縮短工作時間。
4. 避免用力解便,以減少心臟負擔。
5. 遵照醫師指示服藥,不能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
6. 若水腫、呼吸困難、心跳過快、應減少活動量。
7. 呼吸困難時,可採半坐臥姿勢休息或依醫囑使用氧氣。
8. 適當的休息、保持舒適安寧的環境、限制訪客、減輕焦慮、保持愉快的心情。
9. 適當的運動採較和緩的活動,如:散步,並逐漸增加運動量,訓練心臟功能。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