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糖尿病的檢查



糖尿病的檢查

壹、            糖尿病的檢查:

一、糖尿病治療的目的是要控制血糖達到正常或近乎正常,可減低慢性併發症發生的機會。
二、為什麼要控制血糖首先,糖尿病可導致眼前的一些問題:當中有些是令人感到不舒服的症狀,例如口渴、頻尿、虛弱、注意力無法集中、身體失去協調性,和視力模糊等。
三、但有些卻是有致命性危險的,如昏迷,血糖太高或太低都有可能導致昏迷,雖然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比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更容易發生,但一旦發生,情況是非常危險的,所以糖尿病人必須控制血糖。
四、實驗証明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是由於長期的高血糖所引起,如果確實地控制血糖將有助於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五、要控制血糖,必須飲食得宜、保持活躍、定期檢查和遵照醫囑。體重是治療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最重要因子。
六、所以最佳的治療方式是飲食控制,它有助於維持正常體重。若體重過重,減重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治療方式。
七、運動可消耗熱量,減輕體重,也可使體內的胰島素發揮更佳的功能。
八、若運動及飲食無法控制糖尿病時,必須遵照醫師的囑咐定期服用口服糖尿病藥 物或施打胰島素。
九、此外,糖尿病人需要定期檢查血糖,確保血糖控制在指 定範圍,並且定期檢查血壓、血脂、糖化血紅素、腎功能、眼睛和足部等。

貳、            糖尿病的飲食:

一、適當的飲食對於糖尿病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可幫助病人:
二、達到和維持理想的體重,許多病人可藉由減重來控制血糖,並且成效卓著。
三、維持正常血糖值
四、預防糖尿病人好發的心臟及血管病變
五、對於糖尿病飲食計劃的指導原則如下:
(一)大多數的糖尿病專家都建議每天食物中:
1、               50~60%卡路里應從碳水化合物 攝取而來。
2、               12~20%卡路里從蛋白質而來。
3、               不超過30%是從脂肪而來。
4、               糖尿病飲食要多吃米糧
(二)少量多餐比起每天袛吃一餐兩餐大餐更能幫助病人避免血糖過高或過低, 這要多吃一、二餐血糖會更好。
(三)除了少數情況外,減肥的方式最好是漸進式:一週減半公斤左右,持之以恆,成功必定在望。在沒有醫師的監督下,切忌過份的節食或服用減肥藥物,以免弄壞身體,得不償失
(四)糖尿病人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是沒有糖尿病者的兩倍
1、               而且膽固醇過高會增加心臟病的危險。
2、               減重減少攝取飽和脂肪質及膽固醇
3、               改為攝取不飽和及單一不飽和脂肪質,對降低血中膽固醇是很有幫助的,進而降低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
(五)例如,肉類和乳製品是飽和脂肪的主要來源,應該盡量避免
1、               大多數的植物油都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質,在不超量的情況下不失是一種好的選擇。
2、               橄欖油單一不飽和脂肪質的好來源,在脂肪質當中算是最健康的脂肪。
3、               肝臟和其他器官、肌肉及蛋黃都含有高的膽固醇,應減少食用
(六)纖維質含量高的食物:
1、               如水果、蔬菜、莢豆植物、豆類。
2、               全麥麵包及穀類食物能幫助降低血糖,建議病人多攝取纖維質。

參、            酒精性飲料:

一、      糖尿病患偶而喝少量的酒並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常飲用大量的酒則會導 致健康上的問題。
二、      每公克酒精含7卡的熱量,但不含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必需維持健康的營養。
三、      糖尿病人經常飲酒會導致肝臟受損,因肝臟具有貯存和釋放葡萄糖的功能,血糖值會因飲酒引起肝臟受損而更難控制,也可引起神經病變,肥胖和血脂異常,增加心臟疾病的危險。
四、      如果只喝酒,不進食,可能因此而抑制肝醣的分解,反而造成低血糖,低血糖症對於使用口服藥物或胰島素的病人是特別危險的。
五、      它會導致顫抖、暈眩、虛脫及昏迷,人們若不知道患者有糖尿病,以為是酒醉而忽略送醫急救,就可能導致無法補救的嚴重後果。
六、      此外,有些口服降血糖藥物與酒併用會導致暈眩、顫抖和噁心,在使用這藥物和其他降血糖藥物時應避免飲酒
七、      懷孕、高血脂症、胃炎、胰臟炎、肝病、神經病變以及心臟血管疾病者,應避免喝酒,因此原則上我們不建議糖尿病人飲酒。
八、      酒在宴席中是不可或缺的,糖尿病人參加這種社交場合,抿一口盡盡心意最適當,最多不可超過1-2酒精當量,(一個酒精當量約相當於台灣啤酒200毫升,紹興酒98毫升或白蘭地40毫升)切忌"乾杯"
九、      一個酒精當量熱量為90,所以必須將酒精的卡路里數計算在飲食計劃中,以10公克脂肪代換一個酒精當量,而肥胖或需要控制體重者,應以20公克脂肪量代換一個酒精當量。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壹、            前言 :

一、   估計,糖尿病人中,約90-95%是屬於非胰島素依賴型或稱為第二型糖尿病。
二、   以前稱為成年型糖尿病,是指這型糖尿病通常發生在40歲以後,並且大多是在55歲以後發生。
三、   估計有近一半的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得病,原因是糖尿病的症狀常常是慢慢發生,並且在開始時往往不易察覺。
四、   有時病人祗覺得不明原因的疲倦或不適感,而不一定有所謂糖尿病三多:多喝、多尿、多吃的症狀。
五、   糖尿病是會產生許多慢性合併症,包括心臟血管、眼睛腎臟和神經方面的病變。
六、   雖然專家目前仍未找出糖尿病的病因或根治的方法,但事實証明適當地控制血糖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範圍,是可以將合併症發生和進展的機會減至最低。
七、   治療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方法一般包括將體重減輕、運動及中西藥物合併治療。

貳、            糖尿病的中醫調理:

一、中醫學很早以前就已有關於此病的記載。在中醫學文獻中,將糖尿病歸屬於消渴病的範疇。
二、中醫學消渴病的臨床表現,基本上概括了糖尿病的特徵,可以講在世界醫學史上對糖尿病的記載,以中國較早。
三、歷代探討消渴病的中醫文獻衆多,而現代中醫學亦已用與西醫學同樣的標準來診斷糖尿病,對該病的理論、臨床與實驗研究也非常之多,因而對該病的預防、治療與調理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四、中醫學認爲糖尿病的病因病機主要為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欲過度、稟賦不足等,導致人體陰津虧損、燥熱偏勝。
五、另外,由於消渴病常波及多個臟腑,病變影響廣泛,未及時治療以及病情嚴重的患者,常可並發多種病症,甚至導致死亡。

參、            糖尿病的原因:

一、正常人進食後,食物在胃腸道被消化分解後,產生葡萄糖,葡萄糖經由 血液運送至全身,包括胰臟,會刺激胰臟釋出胰島素,胰島素可幫助葡萄糖進入身體各組織細胞,轉變成能量,或貯存在肝、肌肉以及脂肪細胞中。
二、如果沒有胰島素,或者身體各組織對胰島素不發生反應,則葡萄糖就不 能被利用,於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便會上升。
三、當血糖升高到某一程度, 超過腎臟所能回收的極限時,葡萄糖便會從尿液中 "出,所以稱之為 糖尿病。
四、其實血糖超過訂定的標準便算是糖尿病,不一定要有尿糖存在才算糖尿病,由於血糖要高到某程度才會有尿糖出現,所以測定血糖較尿糖準確,目前診斷糖尿病是以測定血糖為主。
五、胰臟是一個位於胃後下方的橫置扁長型器官,重量不到1/ 4公斤,較大的 一端稱為頭部(內側),較細長的一端稱為尾部(外側)。主要的功能包括外分泌和內分泌兩部分。
六、胰臟外分泌部分的主要功能是直接將消化酵素分泌到腸道中,協助消化食物。在胰臟的尾部中有許多細胞聚集而成的小島,稱為胰島,主要的功能是分泌賀爾蒙到血液中,屬於內分泌系統,也就是與糖尿病有關的部分。
七、在胰島中有一種細胞叫做貝他細胞,主要分泌的賀爾蒙是胰島素。它可 感應血中葡萄糖濃度的分秒變化,並適時適量地分泌出胰島素到血液中,循環全身,協助血糖進入身體各細胞,維持血中葡萄糖濃度在正常範圍 之內。
八、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幫助我們的養分進入身體組織細胞,提供細胞正常 運作所需要的能量。它的作用就像一根門匙,打開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通 道,讓葡萄糖能夠順利進入細胞。
九、當我們身體不能分泌胰島素時(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或體內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好時(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就是屬於此種情況),除了因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所產生之血糖上升外,體內的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都會發生異常現象。
十、然而上述兩種糖尿病的病因,短期結果,和治療雖然有所不同,但他們都會造成相同的長期健康問題。
十一、      兩者都會影響我們身體去利用食物消化 後所產生的能量。糖尿病不會干擾消化,但會使得人體無法有效利用食物消化後的產物-葡萄糖(通常稱為糖),來產生能量。
十二、      正常人在用餐後,消化系統把食物分解成葡萄糖。由血液攜帶循環全身,血糖便會升高,胰臟因應血糖的升高,會釋放出胰島素至血流中,促使組織代謝葡萄糖來逕生能量,致使血糖恢復正常。人體中過剩的葡萄糖將被運到肝臟、肌肉或脂肪組織貯存,作為平時非用餐期間身體能量的來源。
十三、      一旦有糖尿病,這過程就不會正常進行。罹患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人,其胰臟並不產生胰島素,此情況通常發生於童年,因此也稱為第一型(以前稱為幼年型)糖尿病。若患有此型糖尿病病人,必須每天注射胰島素才能生存下去。
十四、      罹患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其胰臟通常會產生一些胰島素,但他們的身體組織卻不能對胰島素的作用產生良好反應,所以無法正常代謝葡萄糖,此情況稱為胰島素抗性,胰島素抗性是構成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肆、            糖尿病的症狀:

一、     因身體不能分泌胰島素或體內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好時,影響血糖進入肌肉和脂肪組織,使血糖上升。當血糖高達180 mg/dl時,超過腎臟再吸 收糖的極限,糖份內便從小便中排出。
二、     由於糖本身的滲透壓高,在糖份從小便中排出時,會伴隨大量水份和電解質的流失,使得細胞脫水,所 以會出現尿多,口渴,多吃,疲倦,體重下降等典型症狀。
三、     其他症狀還包括手腳發麻,視覺模糊,皮膚傷口不易癒合,女性會陰發癢等。 糖尿病症狀可以是慢慢發生的,起初時不易察覺,也有些人,甚至不覺得有任何不適的症狀。
四、     如果有人問起關於糖尿病方面的健康問題,醫師亦可察覺此人罹患糖尿病。譬如,心臟疾病、視覺改變、足部及大腿發麻,或疤痕難以癒合,可促請醫師檢查。這些症狀並不意味著此人得到糖尿病,但任何人有此類問題都應該找醫師。

伍、            糖尿病分類:

糖尿病是一種多樣性的症候群,雖然其基本表現都以高血糖為主,但致病原因各異。1979年美國糖尿病學會首先提出了現在通用的糖尿病分類與命名辦法,就是糖尿病分為:
一、            第一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二、            第二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三、            其他情況所引起的糖尿病 。
四、            另外還有葡萄糖耐受不良和妊娠性糖尿病及世界衛生組織(WHO)1985 修訂成目前的版本中特別提出營養不良有關之糖尿病。
陸、            導致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原因:
一、     例如,吃糖不會導致糖尿病,但食用大量的糖和高脂肪食物會使體重增加。而多數發生糖尿病的人體重是過重的。
二、     科學家們並不完全瞭解,為什麼肥胖會增加某些人罹患糖尿病的機會,但他們相信肥胖是導致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三、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主要原因是胰島素抗性。科學家仍在研究胰島素抗性的原因,他們已發現兩種可能性。
四、     第一個可能是細胞上胰島素的受體有缺陷,就像電器需要將插頭插入插座一樣,胰島素必須結合受體才能產生作用。
五、     受體可以出現某些問題、受體數目不夠、或者是受體出現缺陷以致無法與胰島素結合。
六、     第二個可能原因是發生在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後的後續過程,胰島素可正常地與受體結合,但細胞卻無法接收到應有的訊號去代謝葡萄糖,科學家正在研究為什麼細胞會發生這種情形。

柒、易患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一、     年齡、性別、體重、運動、飲食、生活型態及家族病史都會影響每個人得 到糖尿病的機會。如果父母或兄弟姊妹有糖尿病,則得到糖尿病的機會便會增加。
二、     專家目前發現糖尿病好發於某些族群。相信這是由於遺傳及環境因素如飲食和生活習慣所造成的,糖尿病的罹患率是隨大而增加,性別並非是危險因素。
三、     既然我們無法改變家族史、年齡或種族,但控制體重保持健康體態是吾人可以做到的。如果您對自己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有疑問,可請教專科醫師,醫師也可以作出建議指導您降低糖尿病風險的方法。

捌、            糖尿病的診斷:

目前診斷糖尿病,主要依據血糖質高低來判斷。通用的有世界衛生組織標 準和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標準。以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標準來說:
一、     正常(無懷孕)成人空腹血中葡萄糖的濃度(簡稱血糖)< 115 m g/dl
二、     飯後兩小時血糖是< 140 m g/dl

玖、            診斷糖尿病的方法:

一、醫師會評估病人是否有糖尿病典型的症狀如口渴、頻尿、多吃、體重下降 等和隨機測試病人血糖來診斷糖尿病。
二、當血糖升至某一程度,會從腎臟排出,出現尿糖。但是單獨尿液試驗是不足以診斷糖尿病的。
三、第二個方式是測試在早餐前(空腹血糖)或飯後(飯後血糖)的血中葡萄糖濃度。
四、當簡單的血糖測試無法判定糖尿病時,可進行口服葡萄糖耐性試驗。口服葡萄糖耐性試驗是在喝下75公克葡萄糖後兩小時內每30分鐘測試血糖一次。
五、正常人通常在快速喝下糖水後,血糖會上升,刺激胰島素分泌,促使人體 代謝葡萄糖,所以即使在喝下糖水後血糖仍會保持在某一程度之下。但糖尿病人,血糖將高居不下。

六、診斷標準:

(一)隨機測得的血糖(所謂隨機血糖是指無論空腹與否)200mg/dl或以上, 同時合併出現糖尿病典型症狀(包括多喝、多尿、多吃、體重下降等症狀。)
(二)空腹靜脈血糖有兩次是140mg/dl或以上。
(三)空腹靜脈血糖 200mg/dl或以上,加上試驗過程中有一次血糖是 200m g/dl或以上;可判定是糖尿病。
(四)但如果2小時的靜脈血糖介於140200mg/dl間,加上試驗過程中有一 次血糖是200mg/dl或以上;就可說是葡萄糖耐受不良。
(五)葡萄糖耐量試驗並不是診斷糖尿病的必要手段,實施的時機,不外乎:
1、空腹或隨機血糖不足以診斷糖尿病
2、懷孕期間或分娩後用來確定妊娠型糖尿病診斷
3、用來診斷葡萄糖耐受不良。
(六)依據這些試驗和檢查,醫師大多可確定此人是否有糖尿病。若血糖值在不 正常邊緣時,則應該定期監測血糖。
(七)若有體重過重,則應飲食控制、減輕體重和多作運動。
(八)同時應檢查其他與糖尿病有關的問題,如心臟、腎臟、神經和眼睛等,原因是糖尿病會併發這些問題。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高血壓的原因

 

高血壓的原因

壹、         血壓的定義:

一、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血壓是血流衝擊血管壁引起的一種壓力。

二、心臟收縮時血管內壓力較高,此時所測得的血壓稱為收縮壓(俗稱高壓)。

三、心臟舒張時壓力較低,此時所得的血壓稱為舒張壓(俗稱低壓)。

四、高血壓的判斷:

(一)  正常的血壓:血壓介於1101406090mmHg

(二)  可疑性高血壓:血壓介於1401599094mmHg

(三)  高血壓:血壓高於16095mmHg 以上。(WHO之規定)

(四)  目前成年人血壓以不超過14090mmHg 為宜。  

貳、       影響血壓的因素:

.生理因素:

一、            凡造成心臟、腎臟負擔增加,皆會使血壓升高,如運動過度、肥胖、營養過剩。

二、            同齡的血壓,通常是男性比女性高,更年期以後女性血壓會逐漸升高。

三、            老年人血壓較年青人高。  

.遺傳因素:

(一)  雙親均患高血壓者,子女約50%患高血壓。

(二)  雙親之一患高血壓者,子女約25%患高血壓。 

.心理因素:

情緒緊張、脾氣不好、焦慮、易怒者,血壓會升高。 

.環境因素:

(一)  氣溫:在寒冷環境中人的血管會收縮,而使血壓昇高。

(二)  飲食:吸菸、喝酒、茶、咖啡、辛辣物、太鹹的食物均會引起高血壓。

參、       高血壓的種類:

一、原發性或稱特發性高血壓:

(一)真正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情緒、鹽份、內分泌、環境等有關。

(二)大多數患者都在55歲以前就發生,舒張壓人多在95-12 0mmHg 之間,常有家族病史。 

二、續發性高血壓:

可以找出引起高血壓真正的原因,常見的有:

(一)腎性高血壓:多因腎臟病所引起的高血壓或腎動脈異常造成。

(二)內分泌系統引起的高血壓:如副腎皮質或髓質發生腫瘤所引起的高血壓或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等。

三、常見的症狀有:

(一)頭重、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失眠、心悸、易累、兩肩酸痛、無精打采。

(二)嚴重者甚至有噁心、嘔吐、抽搐、昏迷等症狀。  

肆、       高血壓的中醫調理:

一、在臨床中,有些患者服用西藥不能完全解決不舒服的問題,就只好靠中醫把脈,找出病因,來改善體質。

二、以中醫來看高血壓產生的原因,例如人坐得太久或站得太久,血液就容易堆積在下腹腔、膝蓋、小腿。

三、加上長時間靜止不活動,血液也特別容易凝固、粘稠,流動性也變得很差,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堵塞。

四、因為,回流到心臟的血變少了,所以心臟就會不斷加速壓縮,造成了高血壓,這是身體的代償作用。

五、凝滯性高血壓,中醫分型:

(一)  排尿不暢所造成的:可以清熱涼血、利水通淋;或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等合方來治療。

(二)  消化不良所造成的:可以峻下熱結;行氣導滯、泄熱通便,來清除腸內的宿便,減少腹壓,來達到降低血壓的功效。

(三)  久坐久站所造成的:可用逐瘀血;或活血化瘀、通下瘀熱。來疏通腹部及小腿的瘀血,以治療病根,通血降壓的效果。

伍、       日常生活保健 :

一、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每年一次。

二、遵照醫師指示,服藥不間斷;同時使用中藥調整體質。

三、降壓藥必須遵照醫師指示,按時服用,不可間斷或隨便停藥。

四、當服用中藥後,早上未服西藥,血壓較正常時,也要慢慢減少西藥,避免反彈性升高,也須遵照醫師指示。

五、保持情緒平穩,充分睡眠及休息,有適當的娛樂以鬆弛緊張的生活。

六、保持理想體重,肥胖者應減輕體重。

七、適當的飲食,避免飲用刺激物,飲食宜低熱量,鹽份攝取不可太多,尤其勿食用醃漬過食品,飲食內容包括:

(一)奶類.蛋類.肉類.蔬菜水果等以求均衡。

(二)烹調方法宜採用煮、燉、紅燒、烤、蒸、烘、涼拌等方式。

(三)硬的海藻、洋蔥及油炸物是高血壓禁忌食品。

(四)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菸、酒、咖啡、高麗蔘。

八、沐浴時應注意水溫,並注意保暖,水溫應適當,約攝氏39度-40度,不可太冷或太熱。沐浴時間,以不超過10分鐘為原則。

九、預防便秘,保持排便通暢:

(一)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糙含纖維多的食物。

(二)多作腹部運動,例如深呼吸、抬腿、仰臥起坐。

(三)養成每天按時排便的習慣。保持心情輕鬆。

(四)適當的運動:可以加強冠狀動脈側枝循環及全身血液循環,能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壓。  

陸、       平常的運動:

一、適合的運動:

(一)一般溫和的柔軟體操。

(二)室內跑步機或固定式腳踏車。

(三)散步 。

(四)慢跑。

(五)高爾夫球。

(六)騎腳踏車。

二、應該避免的運動:

(一)競爭性,人與人間有劇烈身體接觸,如賽跑,足球,籃球等。

(二)需閉氣用力的運動,如舉重等。

三、以下狀況,必須停止運動:

(一)胸部不舒服。

(二)臉色潮紅。

(三)出汗過多。

(四)脈搏跳動每分鐘超過120次。

(五)頭痛、頭暈。

柒、       高血壓的治療:

以非藥物療法為優先,其次為藥物治療。

 非藥物療法(包括飲食控制)

一、避免抽菸,限制鹽份的攝取,烹調宜清淡。

二、盡量使用,植物油 (椰子油、棕櫚油除外)

三、避免高膽固醇食物。

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調味品,如:味精、豆瓣醬、辣椒醬。

五、限制咖啡、酒的過度飲用。

六、適當的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控制體重。

七、放鬆心情,避免焦慮不安、生氣等。

八、控制體重。

捌、       注意事項:

一、可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開始,如多走樓梯少搭電梯,動手做簡單環境整理工作等。

二、運動要溫和,不勉強,持之以恆。

三、從事運動的方式及時間最好與醫師討論。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