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季感冒篇

2013/08/24

嬰兒的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Q&A

Q:鼻子過敏會遺傳嗎?

Ans

一、    是的,鼻子過敏證實會遺傳,基因在人類第五對染色體上。

二、    新生兒到六歲,是過敏的好發年齡,根據醫學證據顯示,過敏體質與遺傳有很大的關係。

三、    假使父母親有一人是過敏體質,則小孩有三分之一的機率是過敏兒。

四、    若父母都是過敏體質,則小孩過敏的機率就高達三分之二

五、    若父母都有過敏症狀,第一胎也是過敏兒,則第二胎幾乎百分百也會是過敏兒。

六、    但只要飲食及生活型態能夠有效控制,遠離過敏原,還是可以預防過敏症狀發作。



Q:如何區分是感冒或鼻子過敏?

Ans

一、    兩者的相同處是皆會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流淚、頭痛等。

二、    但感冒通常症狀以喉嚨痛開始,較不會有眼睛癢、喉嚨癢

三、    而鼻子過敏通常是打噴嚏、流鼻水、最後鼻塞依序而來。

四、    感冒一般僅5-7,而過敏可能持續數週到數年,且在避免過敏原時症狀會消失。



Q:如何確知自己對什麼過敏?

Ans

一、    首先可靠自己觀察,譬如接觸到花粉後馬上打噴嚏、流鼻水,則應是對花粉過敏;而正確的診斷則可到醫院做過敏試驗。

二、    一般有兩種:

(一)      一種叫皮膚試驗,是將過敏原打入皮下觀察是否紅腫,但需多次扎針且有過敏痙攣的危險;

(二)      新式的「多重過敏原抽血檢查」(MAST)抽一針即可同時檢查35種最常見的過敏原,較為簡單、安全及準確。



Q:過敏性疾病,如何偵測?

Ans:過敏性疾病的監測方法主要包括

1)病人血清中IgE抗體總含量。

2)某種特定過敏原之特異性IgE抗體含量的檢測。

3皮膚試驗以及

4組胺酸釋放檢測。

(一)      正常人在寄生蟲感染時,血清中的IgE抗體才會升高。

(二)      而過敏病人則在過敏原刺激下產生IgE抗體。

(三)      因此,檢測病人血清中IgE抗體總含量和特異性IgE抗體量,可以進一步做過敏性疾病的診斷。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2013/08/23

皮膚的老化原因


 皮膚的老化


壹、      皮膚的老化

一、皮膚隨著年紀增長而出現的變化,我們稱為皮膚的老化。

二、大約三十歲以後,臉部逐漸浮現皺紋,這是皮膚老化的開始。

三、皺紋出現的位置通常在器官開口之周圍,如:額部、眼角、鼻側、口周;逐漸擴及到頸後、手肘、腋窩、手腳等處。

貳、      皮膚老化的原因

一、皮膚的老化部分歸因於基因的自然表現。

二、當年紀漸增,真皮的彈性纖維、膠原纖維與黏多醣基質都會減少,使得彈力降低,皮下脂肪支撐力也變差,繼而鬆弛。

三、皮膚油脂、汗液分泌減少,加上角質層因為缺少皮脂的溶解,脫落變得困難,產生堆厚的現象,皮膚整體外觀因此變得較乾燥且脫屑,而且容易搔癢。

四、細胞生長速率逐漸趨緩,修復功能變差,表皮變薄。

五、色素細胞較不活躍,使得毛髮變白,非日光曝曬部位的膚色會變得較淡,曝曬部位則較深,膚色斑駁參雜。

六、老化的皮膚較薄,受傷後也不易癒合。

七、真皮層的血管較為脆弱,有時輕微的碰撞也會產生瘀青。使老化皮膚利用中藥由體內的保養變得更為重要。



參、      紫外線造成的傷害

一、陽光中的紫外線所引起的日光性老化則更為重要。

二、它會使表皮的角質層肥厚且涵水量不足,導致透明度與光澤感降低。

三、同時日光對真皮層的纖維蛋白也會造成破壞,使皮膚彈性變差。

四、真皮層基質的破壞使涵水量減少。色素的沈澱,使得膚色變為灰暗,產生各種斑點。


一、影響皮膚膚色的主要因素:

(一)     有黑色素、

(二)     類黑色素、

(三)     胡蘿葡素、

(四)     氧化血紅蛋白、

(五)     還原血紅蛋白的色素、

(六)     角質層厚度與涵水狀態、

(七)     角質細胞間的密合狀態。

二、人類因人種差異,皮膚所含的黑色素數量不同:

(一)     白人因為黑色素較少,表皮透明度增加,血色素的影響變強,所以多半為粉紅色;

(二)     東方人則因黑色素較多,呈現黃色。角質厚度過厚、涵水量不足及角質細胞間密合不良,使反射光線不均,也會使膚色較為灰暗。

伍、      皮膚的膚質

一、膚質的主要影響因素有皮表外觀:

(一)     也就是皮膚的皮溝、

(二)     皮丘與皮紋、

(三)     皮膚的涵水、

(四)     含脂量、

(五)     酸鹼度,

(六)     還有皮表的角化程度。

(七)     皮溝、皮丘與皮紋等表皮特徵會隨著年紀增大,逐漸變得扁平鬆散。

(八)     皮膚的角化程度則多半與疾病狀態有關。

(九)     所以一般大眾最關心而且也是最能自我照顧的,就只有皮膚的涵水、涵脂量與酸鹼度了。

二、敏感性皮膚。有一個觀念是很重要的,膚質是會因為季節、部位、情緒與生理狀態等因素而隨時產生變化。

三、簡單的說,臉上T字部位過油,甚至產生痤瘡的人,可能在雙頰同時存在著因過度清潔而乾裂的皮膚。

四、夏天有多汗、油膩臉龐的人,冬天時可能因為全身乾燥而有冬季搔癢的情形。

五、經常使用化妝品、或含香料、含酒精的 “敏感性皮膚,很可能只是多種不同的錯誤保養方式所共同累積成的皮膚傷害現象。

六、另外一個跟膚質有關的因素,就是皮膚對紫外線的防禦能力。

七、一般而言,深色皮膚的人對於曬傷的防禦能力較強,皮膚癌的發生比例也較低。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皮膚的構造與功能




壹、            前言:


一、皮膚是全身最大的器官,面積以成年人而言約為1.6平方公尺 ,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

二、皮膚上也存在有毛囊、豎毛肌、指甲、皮脂腺、汗腺等附屬器官。

三、皮膚的厚薄因年齡、性別、部位等因素而異,通常眼瞼部位的皮膚最薄,而手、腳掌的皮膚最厚。

貳、            表皮層:

一、表皮的厚度約為0.10.3公厘,由外而內可以分為五層,其中角質層與基底細胞層最為一般大眾所熟知。

二、基底細胞層:是表皮的生長來源,其中的細胞不斷分裂,逐漸向外移行並產生變化,最後形成角質層,提供表皮基本的摩擦與防曬、保濕等功能。

三、角質層的厚度約為0.0140.02公厘,是直接接觸所有美容與保養用品的部位,對中藥的使用效果與皮膚的美容狀態影響最深。

四、表皮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對來自外界的各式各樣的物理、化學性刺激,如乾燥、冷熱、紫外線等,提供防衛性的屏障。

五、角質細胞接續不斷形成、外移,最外層的陳舊角質形成皮垢而脫離,並且保持角質層的一定厚度。

六、這種自基底細胞層到角質層的經常性置換變化,我們稱之為皮膚的更新。

七、更新的速度因個人體質、部位和年齡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自基底細胞層到角質層的形成約為兩週,而角質層形成皮垢,進而脫離皮膚,也需要兩週的時間。

八、當角質層受到外界異物或環境因素破壞時,更新的速度會加快以排除異物和修復皮膚。

九、反復性的化學或物理性刺激也會導致角質層變厚,形成一般人俗稱的“皮繭”。這些反應都是皮膚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防禦性反應。

十、除了基本的抗摩擦作用之外,表皮中的“層板顆粒小體”也提供了防止體內水分外逸的保濕作用,並進一步加強了角質細胞間的連接。

十一、            皮膚擁有部分胺基酸及其代謝產物則擔負了保持角質層水份的重要作用,形成所謂的“天然保濕因子”,使角質層得以維持緊實,並且保持皮膚的柔軟性。某些胺基酸更額外提供了吸收紫外線的作用。

參、            真皮層:

一、真皮又分為真皮乳突層、中皮層以及更深部份的真皮網狀層。

二、主要為結締組織,內含膠原纖維、彈性纖維等纖維蛋白,與大量主成份為黏多醣蛋白體的基質。

三、具有保存水份,維持皮膚的彈性,並提供真皮中神經、血管、毛囊、豎毛肌、汗腺、皮脂腺等附屬器官之附著位置,以維持皮膚的組織形態。

四、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進一步防止皮膚水份之蒸發,保持角質層之濕度,並防止有害物質侵入。

肆、            皮下組織:

在真皮層之下為皮下脂肪層,具有保存體溫,提供機械性撞擊之緩衝功能。一般女性較男性為厚。

伍、            結論:

  簡單地說,藉由角質層、脂質、免疫細胞與黑色素細胞,皮膚提供了保護與保濕的作用。

  皮膚的發汗與微血管的收縮、擴張,可以調節體溫。

  真皮內的神經纖維可以察覺外界的溫度、觸感等知覺作用。另外皮膚還有吸收作用,可以使中藥滲透進入體內。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糖尿病的中醫證型



糖尿病的中醫分型
壹、             糖尿病的症狀:
一、     因身體不能分泌胰島素或體內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好時,影響血糖進入肌肉和脂肪組織,使血糖上升。

二、     當血糖高達180 mg/dl時,超過腎臟再吸 收糖的極限,糖份內便從小便中排出。

三、     由於糖本身的滲透壓高,在糖份從小便中排出時,會伴隨大量水份和電解質的流失,使得細胞脫水,所以會出現尿多,口渴,多吃,疲倦,體重下降等典型症狀。

四、     其他症狀還包括手腳發麻,視覺模糊,皮膚傷口不易癒合,女性會陰發癢等。

五、     糖尿病症狀可以是慢慢發生的,起初時不易察覺,也有些人,甚至不覺得有任何不適的症狀。

六、     如果有人問起關於糖尿病方面的健康問題,醫師亦可察覺此人罹患糖尿病。譬如,心臟疾病、視覺改變、足部及大腿發麻,或疤痕難以癒合,可促請醫師檢查。

七、     這些症狀並不意味著此人得到糖尿病,但任何人有此類問題都 應該找 醫師。

貳、             糖尿病的診斷:
一、   以多飲、多食、多尿及原因不明之消瘦等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

二、   也有多飲、多食、多尿症狀不明顯,以肺痨、眩暈、胸痹心痛、水腫、中風、眼疾、瘡痈、等病症,或因煩渴、煩躁、神昏等病就診,或無症狀,體檢時發現本病者。

參、             糖尿病的中醫治療分型:
一、   津傷燥熱:
(一)治法:清熱生津。

(二)   臨床症狀:以燥熱為重者,熱盛而氣陰不足,發熱,煩渴,口舌乾燥,汗多,脈大無力;暑病津氣兩傷,汗出惡寒,身熱而渴。消渴  


(三)   臨床症狀:以津傷甚者,口常乾渴,飲水不解,小便數多,困倦氣短,脈虛細無力   

 二、   陰精虧虛:
(一)治法:滋補肝腎、益精養血。

(二)    治宜:滋補而不留邪,降泄而不傷正。宜于消渴病陰精虧耗者長期服用。

(三)   臨床症狀:為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盜汗遺精,骨蒸潮熱,手足心熱,或消渴,或虛火牙痛,口燥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數。

三、   氣陰兩虛:
(一)治法:益氣養陰。

(二)    治宜:益氣生津之效,加上益腎精以固真陰。兩方合用,對消渴病以陰虛為本病機的處置。

(三)   臨床症狀:

1.   暑熱多汗、耗氣傷陰證。體倦、氣短懶言、咽乾口渴,脈虛弱。

2.   久咳肺虛、氣陰兩傷證。嗆咳少氣、短氣自汗、口舌乾燥,脈細。

四、   陰陽兩虛:
(一)治法:滋陰溫陽益腎。

(二)    治宜:本症的病機是陰損及陽,以致陰陽兩虛。所謂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以陰得陽升,則泉源不竭。

(三)   臨床症狀:腎陽不足引起之水腫,腰重腳腫,小便不利、畏寒肢冷,腰膝痠軟、舌淡苔白、脈沉。亦治消渴、飲一溲一。

五、   瘀血阻滯:
(一)     治法:活血化瘀。

(二)     治宜:用于消渴瘀血諸症。臨床上若并見津傷燥熱,或陰精不足,或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證候者,宜視瘀血兼夾之証孰輕孰重,結合方藥化裁為治。

(三)   胸中血瘀、血行不暢所致之胸痛、頭痛日久不癒、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內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善怒、入暮漸熱、舌質黯紅、舌邊有瘀斑或舌面有瘀點、唇暗或兩目暗黑、脈澀或弦緊。

肆、             結論: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 醫師表示,臨床上,人不可能跟著書本上生病,證狀都是互相夾雜,所以用藥請諮詢專業合格的中醫師用藥,而且有些藥不能長期服用,請勿到藥房,自行買中藥服用,以免傷身。

伍、             糖尿病的預防方法:
一、宣導消渴病的知識,讓民眾對本病有基本的認識。

二、適當飲食,節制情慾。包括對飲食數量、品種及飲食的規律進行合理的安排,是治療消渴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保持情志平和,生活起居有規律。正如《儒門事親》所云:不減滋味,不戒嗜欲,不節喜怒,病已而復作。能從此三項者,消渴亦不足優矣。

四、適當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五、堅持治療。消渴病多宿根,病難痊癒。

六、治療後雖症狀或可緩解,但疾病多未痊癒,此時因注意監測病情,堅持治療不可中斷。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2013/08/21

胃食道逆流症


 失眠的中醫治療
壹、       前言:
一、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 醫師表示,患者常抱怨入睡困難,或睡中易夢,醒後難以再睡,甚至徹夜不眠,常伴有頭痛、頭暈、多夢、健忘、心悸、心急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及精神不振等現象。
二、 造成的原因很多,包括神經官能症、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貧血、慢性胃痛、慢性胃腸炎、慢性膽道疾病,月經過多及更年期綜合症等。
三、失眠是因精神過度緊張或興奮所引起的一種睡眠障礙,常見於青壯年,女性多於男性,腦力工作者多於體力勞動者,與患者的體質、個性、工作環境、生活規律及情緒變化有關。
四、中醫觀點,失眠發生的病灶雖在大腦,但其發病卻與心、肝、脾、腎有關,發病原因大多由於情緒抑鬱,用腦過度,精神緊張或久病之後,體質虛弱,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心神不寧而引發此病。屬中醫「不寐」、「目不暝」、及「鬱症」等病症。
五、失眠的病理性質有虛、實之分,虛症是因心脾肝腎功能失調,氣血不足,腦部失養所引起;實症則為肝鬱化火、痰熱內阻等病理上的產物,擾亂頭竅而導致。虛症宜益氣安神,健脾養腦,滋降涼血;實症宜清瀉肝火、行滯解鬱、利氣化痰、辯證時應中醫原則,方能掌握正確治療方向。
貳、       中醫證型:
一、        實證:
(一)           心火熾盛:
1      主症:心煩不寐,躁擾不安,口乾舌燥,小便短赤。
2      兼症:口舌生瘡,舌尖紅,苔薄黃。
3      病機:心火素盛,或因外邪內擾心神。
4      治法:清瀉心火,安神寧心。 
(二)           肝鬱化火:
1、主症:急躁易怒不寐,頭暈頭脹,口苦。
2、兼症:多夢,目赤耳鳴,便秘溲赤,脈弦數。
3、病機:情志不遂,肝鬱化火,上擾心神。
4、治法:清肝瀉火,鎮心安神。 
(三)           痰熱內擾:
1、主症:胸悶心煩不寐,泛惡,噯氣。
2、兼症:頭重目眩,苔黃膩,脈滑數。
3、病機:痰食中阻,氣機不暢,痰熱擾心。
4、治法:化痰清熱,和中安神。
(四)           胃氣失和:
1、主症:胸悶噯氣,脘腹不適不寐。
2、兼症:脘腹脹滿,大便不爽,苔膩脈滑。
3、病機:胃氣不和,氣機不暢,心神被擾。
4、治法:和胃健脾。
 二、虛證證型:
(一)           陰虛火旺:
1、主症:心悸、心煩不寐,腰痠足軟。
2、兼症:頭暈,耳鳴,健忘,遺精,脈沉細。
3、病機:肝腎陰虛,心肝火旺,擾動心神。
4、治法: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二)           心脾兩虛:
1、主症: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
2、兼症:面色少華,四肢倦怠,舌淡,脈細。
3、病機:心脾兩虛,心失所養。
4、治法:補益心脾,養心安神。
(三)           心膽氣虛:
1、主症:多夢易驚,膽怯心悸。
2、兼症:倦怠乏力,脈弦細。
3、病機:心膽虛怯,心神失養。
4、治法:益氣鎮驚,安神定志。
參、       失眠的原因:
一、每天有定量的運動可以幫助睡眠;但是晚上做太劇烈或刺激性的運動,則可能因筋骨酸痛而影響睡眠。
二、長期抽菸影響睡眠,尤其是半夜醒抽菸,會使您難以再度入睡。
三、喝酒雖然可以放鬆而較易入睡,但會使睡眠中斷且長期使用會上癮,故上床前勿飲用含酒精類的飲料。
四、茶及咖啡因會影響睡眠,因此避免在睡前4-6小時飲用。
五、避免進食太晚或太豐盛的晚餐,晚上也不要喝大量液體;飢餓可能影響睡眠,適量的宵夜或加糖的牛奶可能幫助入睡,因此您最好避免空肚子上床。
六、入睡前一小時,建議您洗個熱水澡,如果輕音樂能使您放鬆的話,不妨用它來幫助您入睡,悲傷及快節奏的音樂最好不要聽,因為它們會影響您的情緒。
七、在醫師的醫囑下,適時適量服用安眠藥以【治標】,可以幫助睡眠;過量的服藥,反而造成失眠,不宜自行增加劑量。
八、最好能經由專業合格的中醫師診斷、治療、以【治本】其它可能造成失眠的原因:例如神經官能症、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貧血、慢性胃痛、慢性胃腸炎、慢性膽道疾病,月經過多及更年期綜合症等。 
肆、       改善失眠的方式:
一、 睡眠的時間以能夠使次日覺得頭腦清晰,身體舒適為原則,但也不能睡太多,賴床會使睡眠變淺及睡眠中斷,定時就寢及起床,即使在假期或週末也勿改變太大。
二、早上按時起床可以加強您身體的生理時鐘週期的穩定,使您能按時入睡,規律的作息時間,對睡眠有很大的幫助;規律的睡眠型態較能持久地改善睡眠品質。
三、找出自己最適量的睡眠時數,每晚都睡得一樣長,因前一天睡得較長,會造成第二天難以入睡,就長遠來看,寧願睡得少也不要貪睡。
四、保持床鋪及四周環境的舒適,臥室光線要恰到好處;噪音盡可能的去除;理想的寢室室溫應在25℃ 左右;床褥、毛毯要舒適;寬鬆舒服的就寢衣物;枕頭不宜太高…等。
五、當情緒不好而無法入睡時,千萬不要躺在床上勉強入睡!建議您起床做些別的事但不要打電腦或看電視,到心情平穩,睏了、有睡意的時候再上床,睡覺前最好心無雜念。
六、不要在床上做其他的活動,如看書報、看電視等;臥室及床只能用於睡眠!
七、睡前時段建立一套常規儀式,諸如盥洗、卸妝保養、柔軟操、選擇性的聽音樂或閱讀等(最好別在床上,除非是失眠以前就有的習慣)每天行之來「醞釀」培養睡意。
八、在熄燈準備入睡後,當感覺好一陣子(約二十分鐘)有睡不著的感覺出現時,必須離開臥室,可以從事一些寧靜而不費神的活動,等焦慮感淡去或睏倦感上昇時再回臥室躺床,同樣的步驟可重複施行。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半夜咳嗽,以為是肺部發炎

半 夜 咳 嗽
壹、  半夜嗆醒後,以為是耳鼻科疾病:
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認為,胃食道逆流症候群常出現的症狀,通常都是非典型的。

二、      其中包括因胃酸逆流所導致口咽腔黏膜的傷害,而使得離患者主訴咽喉痛、咽喉湧起酸味感。

三、      甚至在晚上睡眠中會由於酸水湧上咽喉而被嗆醒,並出現一連串劇烈的陣咳,甚至呼吸困難以及氣喘的現象。

四、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指出,如果時常嘔酸水、上腹脹、打呃,甚至心口有燒灼感。
貳、               診斷方式:
一、      如果去西醫做了上消化道鋇劑X光攝影檢查,甚至胃鏡檢查,其結果卻告知沒有任何異常的病灶。

二、      此時或許就需要懷疑,是否已罹患「胃食道逆流症」了。

三、      事實上,門診時常見此類患者徘徊在耳鼻喉科以及胸腔科門診之間,但咽喉及呼吸道的症狀,長期服西藥,卻無法能夠得到緩解;

四、      因此建議罹患者不妨求診於中醫治療,確認是否為「胃食道逆流症」。
參、               老是愛咳嗽,不一定是肺炎:
一、     咳嗽似乎為日常門診中常見的呼吸道症狀。

二、     慢性咳嗽可能罹患的疾病,大多數肺部或支氣管疾病、氣喘、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鼻液倒流。

三、     心臟病與使用某些高血壓西藥,造成慢性咳嗽。

四、     其中容易被忽略的,則是胃食道逆流疾症,也會形成慢性咳嗽。
貳、           胃的中醫理論:
一、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中醫視人為一個整體,臟腑之間互為影響,其中胃主受納、消化飲食,人皆賴飲食水穀的精氣以養生,飲食之能養生,依賴人的脾胃強壯。

二、中醫看胃酸逆流,有心下痛、反胃、痞滿、噎膈……等名稱,主要原因便是「胃失和降」,又分為胃寒、胃熱。

三、也有七情內傷會造成胃酸逆流,其中以憂愁思慮過度則傷脾胃,暴怒憤鬱則傷肝,導致肝氣橫逆犯胃,胃之氣血因而瘀滯不得通暢。

四、飲食失節、脾胃受寒、勞累過度致使胃氣上逆、升降失序,從而產生燒心感、泛酸及吞嚥不順等症。

五、中醫的治療上,首重在疏肝理氣,使吞酸燒心的症狀減緩,再繼以滋陰養血、益氣溫陽之法調養胃氣和降。

六、抑制胃酸過多的中藥,很少造成西藥常見便秘或腹瀉等的副作用。
(一)若是心下灼熱感明顯:可加清熱之品。

(二)胃痛較重者:可加強行氣止痛下氣行水,以通便消脹。

(三)大便不通:則加瀉下攻積破氣行痰,以行氣通便。

(四)修補胃壁的潰瘍或發炎:服中藥期間,可以吃些蓮藕湯或小米粥,或燕麥粥,或糙米粥,發炎期的胃痛,不可使用。

(五)治胃酸過多或胃酸逆流:許多中藥能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肆、               胃食道逆流,造成咳嗽:
一、      可能是食道粘膜受到刺激或胃液吸入氣管,造成嚴重的咳嗽。

二、      特別是在患者躺下休息時,常見此情況發生。

三、      所以,若患者有半夜咳嗽,早上起來聲音沙啞、喉嚨疼痛的現象。

四、      或刺激到氣管,引發半夜的氣喘發作,或是慢性咳嗽一直未治癒,都必須尋求中醫師或胃腸科醫師診治,而非胸腔科醫師診治。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