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冬天感冒篇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乾燥症的原因篇

乾燥症的原因篇


【自體免疫疾病】
~乾燥症的原因篇
壹、前言:
免疫系統為了使人體免於得到【感染症、或癌病變】,就要變得強壯不可,提升免疫力。
但是過度強調強化免疫力,只會使免疫系統失去平衡,並導致過高的免疫系統容易導致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乾燥症、硬皮症、皮肌炎、克隆氏病、白塞氏症﹙Behcets﹚血管炎、多發性硬化症、多發性硬化症(Muliple sclerosis)及重症肌無力】等自體免疫疾病。
擁有平衡、健康的免疫系統,透過【中醫的辨症論治】,全身機能的調整,一些有效的中藥之所以取得很好的療效,有可能是通過神經免疫系統的作用達到調整機體免疫功能的目的。
中醫的治療,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已破壞的疾病,可以【延緩惡化、減少不舒服】的症狀,對於初病,可以【修復異常的體質,使免疫系統恆定,恢復正常】。
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通常在西醫檢查甚至服西藥控制已5~6年,或發病已經非常嚴重了,經常復發才想到中醫診所就診,所以都是【久病、重病了】,機能早就破壞了,在中醫治療中,有一些患者很難在短期3個月內會恢復正常,沒有耐心,只好【任由自體免疫疾病,持續惡化了】。

貳、問與答:
一、問:為何會得到乾燥症?我如何確定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真正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但大多認為可能因【本身的基因問題】有關,在病毒感染後,體內產生的抗體對抗自己的外分泌腺體,因而引起淚腺、唾液腺等腺體的破壞。
2. 臨床診斷此病,除了口乾、眼乾等主訴症狀之外,可做【淚腺試紙測驗、唾液腺核子掃描、唾液腺分泌測試及抽血檢測自體抗體】(SS-ASS-BANARF)等,即可得到正確診斷。
3. 若仍無法確診,加做唾液腺切片檢查便可分曉。

二、問: 乾燥症,常發生在哪些人身上?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乾燥症好發於【女性】,是一種常見且惱人的疾病。
2. 可見於各個年齡層,但多發生在【40-50歲的女性】,男女比【19】。
3. 此病盛行率約為【0.5-5%】。
4. 臨床表現為口乾、眼乾等身上黏膜相關位置乾澀,少部分病人會有【陰道乾澀、皮膚乾澀、或唾液腺、淚腺腫大】的情形。

三、問: 【乾燥症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口乾會使病患經常需要喝開水潤喉,就連半夜都得起床喝水,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發病初期還有部分病人會被誤認為得了糖尿病。
2. 乾口症嚴重時,【口腔黏膜會乾裂疼痛】,合併【嘴角潰瘍或裂傷】,常因而造成蛀牙及牙床壞死,【舌頭會裂開有刺痛感】。
3. 乾眼症則會令【眼睛乾澀、紅、癢】,容易疲勞,【有灼熱感及異物感】等症狀,嚴重時可造成眼角膜磨損。
4. 部分病人還會出現唾液腺以外的症狀,最常見者為【關節炎、雷諾氏症】。
5. 較少見者有【肺部纖維化、腎臟發炎】導致的鉀離子流失、神經病變等。

四、問: 乾燥症,也是免疫系統的問題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是的,乾燥症也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
2. 免疫系統的許多成分【影響保護健康狀態】的微妙平衡。
3. 這可包括破壞異常的、惡性的細胞、移除有害的細菌或病毒、或促進炎性反應的癒合。
4. 若此免疫反應過於活動時,身體可能【攻擊它自己的細胞或器官】 (自體免疫疾病)或可能發生過敏性反應,隨著受病時間越長,破壞的器官越多。
5. 若此免疫反應活動不足時,宿主可能易於感受廣大種類【感染性因子或惡性細胞的增殖】;免疫活動的終極目標是保持這種微妙的平衡。
6. 中醫治療疾病,不外扶正、袪邪兩大法則。
7. 扶正即中醫【邪去正自安】之理,就是調動機體的抗病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其穩定性;袪邪就是【排除破壞免疫平衡的一切因素】。

五、問: 乾燥症病患在飲食、及日常生活上應注意哪些事?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忌吃【辛辣或刺激性】食物,避免【抽菸或喝酒】。
2. 若有需要長期使用的藥物,應與中醫師討論,避免誤用會抑制淚腺及唾液腺分泌的藥物。
3. 平日善用乳霜、保濕劑或護唇膏來護膚,以減少體液流失;【避免過度使用身體清潔用品】,以免把身體的保護層過度清除,並應只洗真正必要的部位(如:外陰部與腋下)。
4. 居家可使用增溼器,讓室內溼度達50%
5. 如果眼乾,要【避免長時間】看書、看電視或使用電腦,以及【避免面對冷暖氣出風口或窗口】,否則易使淚液散發。
6. 如果口乾,應保持口腔衛生,使用含氟牙膏及漱口水。
7. 可吃【無糖口香糖、酸梅或喝微酸的檸檬水】、吃略帶酸性的食物,如此可刺激唾液分泌。
8. 避免吃甜食與含糖口香糖,【少量多次飲水】,經常保持口腔濕潤。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乾眼症篇

乾眼症篇


【自體免疫疾病】
~乾眼症篇
壹、前言:
因為現代人長期待在有中央空調的空間當中,【空氣乾燥、濕度降低、淚液蒸發快】,再加上電腦的普及、隱形眼鏡的風行、人口的老化,藥物的濫用等等,的確讓乾眼症成為一種現代人的流行文明病。
乾眼症易導致【眼瞼、結膜發炎及角膜發炎】,嚴重者可能會導致【角膜破損受傷】,進而影響視力,其嚴重性不可輕忽。
但是,有些自體免疫失常,也會引起乾眼症,【修格蘭氏症候群】,俗稱乾燥症候群,是一病因不明,主要影響【淚腺與唾液腺】,導致乾眼症與乾口症的自體免疫發炎性外分泌腺病變。
但病人也可表現腺體外的症狀。個人體質(如基因、荷爾蒙)與環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及其他未知因素等彼此交互作用,最後造成外分泌腺淋巴球浸潤等免疫現象。
中醫的治療,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已破壞的疾病,可以延緩惡化、減少不舒服的症狀,對於初病,可以修復異常的體質,使免疫系統恆定,恢復正常。

貳、問與答:
一、問: 修格連氏乾燥症眼睛乾燥,是什麼原因?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修格連氏乾燥症眼睛的症狀:是【砂粒般的異物感、眼乾、眼結膜紅腫,或淚腺腫大,眼睛外突】等。
2. 正常的淚膜有三層由內至外(黏液、水及脂肪) 內面二層包含水、電解質、黏液、抗菌蛋白質,免疫球蛋白,生長因子等組成一層凝膠。
3. 修格連氏症的病患就是這層【凝膠分泌減少】,使得眼角膜的屏障減少而易受傷害、發炎。

二、問: 乾眼症,有哪些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早期乾眼症以【眼睛乾澀,異物感、刺痛感、燒灼感、發癢、結膜紅腫或畏光】。
2. 眼睛分泌物變得【黏稠】。
3. 會因【菸塵、風、空調或低濕度】而感到眼睛不舒服。
4. 無法配帶隱形眼鏡。
5. 眼睛容易【受到感染】。
6. 初期可能只有50%病人有乾眼的症狀。
7. 晚期時,角膜損傷,造成【視力模糊甚至失明】。

三、問: 乾眼症,中醫如何分型?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脾胃溼熱:
1. 臨床症狀:眼睛乾澀,隱隱作痛,眼白略見淡紅血絲,【眼瞼內可見栗粒樣水泡,眼瞼有重墜感】,病程持久難癒;兼見口臭或口黏,便秘,小便紅而量少。
2. 治療原則:清利濕熱,宣暢中焦氣機。
()邪熱客肺:
1. 臨床症狀:【眼白少許赤絲細脈,眼瞼內輕微紅赤】,可能有畏光流淚,乾澀不舒服等症狀。
2. 治療原則:清利肺熱。
()肺陰不足:
1. 臨床症狀:淚少,眼睛久視容易疲勞,甚至視物不清。眼白或稍有紅絲,【黑睛可能有細點星翳(如飛蚊症),病情遷延難癒】。
2. 治療原則:滋陰潤肺。
()肝腎陰虛:
1. 臨床症狀:眼睛乾澀畏光,雙眼頻眨,視物不清,眼白淡紅,久視則症狀加重;兼見口乾,【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
2. 治療原則:補益肝腎,滋陰養血。

四、問: 乾眼症,在中醫是哪些原因?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陰精虧虛是乾眼症的發病基礎,【陰虛、內燥、虛火浮越、氣不布津】是本病的主要病機。
2. 根據中醫基礎理論,【脾主運化水濕】,對體內水分的輸布有重大影響。
3. 肺主皮毛,開竅於鼻,若【肌表不固,則津液外泄】。
4. 腎主水,是【調節體內水份代謝】的重要器官,而肝腎同源,肝依賴腎水來滋養,若腎水不足,則肝陰不足。
5. 因此,治療本病應根據臨床證型進行辨證施治,依個人體質分別從【脾、肺、肝、腎】入手,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五、問: 乾眼症,中醫如何分辨證型?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肝腎陰虛:【肝主疏泄、開竅於目】,腎主陰水,主滋潤濡養的功用,肝腎經都會匯集到眼部,所以肝腎陰虧的人很容易會出現乾眼症。
2. 邪熱客肺:常見於暴風客熱(類似急性結膜炎)或天行赤眼治療不徹底,【餘熱未清,再加上外召風邪】所引起。
3. 肺陰不足:中醫認為,【肺為水之上源】,是指肺是人體上面水的源頭,而且肺有【通調水道】的功能,就是肺要調節、疏通好全身的水液代謝;如果肺陰不足,而且有外來的燥邪入身,這樣就在人體內形成了惡性循環,自然肺通調水道的功能就失常了。
4. 脾胃溼熱:當脾胃蘊積溼熱,復感風邪,風邪客於脾經,【風、濕、熱邪搏於胞瞼】,鬱久化熱,灼津生痰,瘀阻於瞼之內面,積久演變而成。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中醫治療篇

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中醫治療篇


【自體免疫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中醫治療篇
壹、前言:
類風濕關節炎屬於第三類型的免疫疾病:初始可能因某種【感染性病源】造成關節的發炎,引起【免疫球蛋白的形成】,而產生【IgG 抗體】。
接著【抗體、抗原再加上補體】,三者形成了免疫複合體,此複合體釋出趨化物質和過敏毒素,而增強發炎作用,且釋出溶解酵素,破壞了 IgG
並將其轉變成一種新型的抗原 (即此種變異的 IgG 扮演著抗原的角色,誘發類風濕關節炎的產生)
而此種新抗原又引起 IgM 抗體的形成,進而產生類風濕因子 (rheumatoid factor)。當類風濕因子再和IgG反應,又發生趨化物質和過敏毒素的釋放,造成持續性發炎作用,繼續破壞 IgG,如此循環,而致嚴重的疾病。
中醫的治療,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已破壞的疾病,可以【延緩惡化、減少不舒服】的症狀,對於初病,可以【修復異常的體質,使免疫系統恆定,恢復正常】。
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通常在西醫檢查甚至服西藥控制已5~6年,或發病已經非常嚴重了,經常復發才想到中醫診所就診,所以都是【久病、重病了】,機能早就破壞了,中醫治療中有一些患者很難在短期3個月內會恢復正常,沒有耐心服中藥,只好【任由自體免疫疾病,持續惡化了】。


貳、問與答:
一、問:類風濕關節炎症狀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      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以疼痛為主。最常見的症狀有以下幾點:在發病的早期,主要症狀以關節為主:
1. 關節僵硬:尤其是以【早上起床時別嚴重】。
2. 一個以上的關節【疼痛】。
3. 同一個關節腫脹【六星期以上】。
4. 一個以上的關節【腫脹】。
5. 【對稱性】的關節侵犯。
6. 關節處產生【小結節】。
7. X 光片上的典型變化,早期在關節的周圍常發生【骨質疏鬆】的現象,晚期則可見到滑膜侵入髖骨內所【產生的空洞】,甚至嚴重變形的關節架構。
8. 血液中存有類風濕關節炎因子(R.A Factor)。
9. 關節滑膜的特殊病理變化,例如特別肥厚的關節滑膜裡面,有非常豐富的【淋巴球細胞侵入】。

二、問: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診斷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  典型的臨床表徵有兩側對稱性關節炎、晨僵、再加上全身性症狀,例如:倦怠、無力、體重下降、口乾、眼乾、家族病史等,再佐以實驗室檢查和X光片,可得到綜合的判斷。(點裡面要多於 4 點,才符合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
1. 是否有關節或關節周圍的【晨僵感】,且持續一小時以上。
2. 是否有【三個以上】的關節發生腫脹現象。
3. 關節腫脹是否包括手部的近側指骨關節,指骨掌關節或腕骨間關節。
4. 以上關節腫脹是否【呈對稱性】。
5. 是否發現身體有【皮下結節】。
6. 血液之特定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
7. 手部或手腕部位的 x 光檢查是否發現【骨邊緣的侵蝕】或關節周邊的【骨質疏鬆】現象。

三、問: 類風濕關節炎的中醫治療目地是什麼?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類風濕關節炎的中醫治療目標,除了要【減輕患者疼痛】之外。
2. 最重要的還是要能預防並控制疾病進程。
3. 減緩關節損壞及【防止關節失去功能】,並且提高病患的生活品質。

四、問: 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古代中醫就有治療方式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類風濕性關節炎相當於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所描述的【痺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
2. 中醫認為腎主骨、肝主筋,肝腎精血充養則筋骨得以充養,【肝腎虛損則氣血不足】,常因【外在風寒濕邪氣所阻】,導致筋骨失去充養或氣血閉阻。
3. 所謂【氣血不通則痛】,此時可由中醫辨症論治,依個人體質,採取補氣養血、補養肝腎、活血通絡、袪風解表、溫經散寒、清熱止痛等方法來調理。

五、問: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如何治療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風寒濕痹型,冶宜【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2. 風濕熱痹型,治宜【清熱祛風、利濕通絡】。
3. 寒熱錯雜型,治宜【祛寒清熱、散風除濕、通經活絡】。
4. 痰瘀凝滯型,治宜【活血祛瘀、化痰通絡】。
5. 肝腎虧損型,治宜【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佐以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6. 脾腎兩虛型,治宜【補脾益腎、強身壯骨,佐以散風化濕、溫經通絡】。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類風濕性關節炎RA篇

類風濕性關節炎RA篇


【自體免疫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RA
壹、前言:
今年半年來,31歲的陳小姐【手部關節疼痛腫脹】反覆發作,她都在西藥房拿個止痛藥,吃一吃就會比較好,但如果停個一兩天沒吃藥,又會腫痛起來。
這幾個月,上述現象越來越明顯,【早上起床時更是僵硬疼痛】,需要經過2~3個小時之後,才會比較舒服。
如果久坐不動,剛要站起來活動時,全身關節也會僵硬疼痛;她到醫院檢查,發現原來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在作怪。
中年婦女好發,台灣約有10萬人罹病正常的關節內有一層滑膜,可分泌關節滑液以潤滑及保護關節,但若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滑膜會產生炎症反應】,關節因發炎細胞聚積而導致【紅腫熱痛】等現象。
中醫的治療,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已破壞的疾病,可以【延緩惡化、減少不舒服】的症狀,對於初病,可以【修復異常的體質,使免疫系統恆定,恢復正常】。
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通常在西醫檢查甚至服西藥控制已5~6年,或發病已經非常嚴重了,經常復發才想到中醫診所就診,所以都是【久病、重病了】,機能早就破壞了,中醫治療中有一些患者很難在短期3個月內會恢復正常,沒有耐心,只好【任由自體免疫疾病,持續惡化了】。

貳、問與答:
一、問: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什麼原因形成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慢性、全身性疾病】,病因仍不清楚,但患者在夏天常見中暑現象,並見關節疼痛,亂服成藥,症狀更嚴重。
2. 一般認為這是一種【抗原的免疫反應】,可能是【基因問題】合併【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3. 此病好發於【40-60歲】,女性罹患率較高,男女比率大約【3-41】,中年婦女比較容易發病。
4.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國人的盛行率約【0.4%】,較白種人的1%稍少。以此估計,台灣約有【10萬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

二、問: 類風濕性關節炎,只會有關節症狀吧?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臨床症狀明顯,應及早治療防關節變形其症狀常是【兩側關節對稱發作】,關節會紅、腫、熱、痛、僵硬,尤其在早晨最劇。
2. 其侵犯多由小關節開始,如【手指、手腕】、再逐漸蔓延到【大關節如膝、髖關節】。
3. 患者的關節常因持續腫脹、破壞而致畸形,若控制不良,有時會出現全身性病變,例如【血管動脈炎、神經病變、肝脾腫大、心包膜炎、貧血、發燒或體重下降】等等。

三、問: 如何判斷,民眾確定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根據1988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以下7項中符合4項即可確定診斷:
1.有關節或關節周圍的【晨僵感,且持續1小時以上】。
2.共有3個以上的【關節發生腫脹】現象。
3.關節腫脹包括【手部的近側指骨關節、指骨掌關節或腕骨間關節】。
4.以上關節腫脹【呈對稱性】。
5.發現身體有【皮下結節】。
6.血液特定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
7.手部或手腕X光檢查,發現【骨邊緣的侵蝕】或關節周邊有【骨質疏鬆現象】。
()2010年,美國與歐洲又共同提出了一個新的診斷標準,分為4大項:
1. 關節炎的【數目】。
2. 自體【抗體的指數】(類風濕因子RFAnti-CCP抗體)。
3. 【發炎指數】。
4. 關節炎症狀【時間的長短】。
5. 據此可以更早診斷出是否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以便及早治療,避免關節的破壞變形。

四、問: 類風濕關節炎,服中藥時,應如何日常保健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病患最好的運動是【游泳】;除了平常配合醫囑規則服中藥之外,在日常生活上的自我照顧,目標以解除疼痛為主。
2. 例如【冷敷】有麻醉效果,【熱敷】可暫時緩和僵硬及疼痛。
3. 按摩肌肉可減輕疼痛,但【不要在關節及發炎處按壓】。
4. 急性期要【臥床休息】等等。
5. 平日要增加關節及肌肉的活動,但要【避免激烈運動】,例如游泳是最好的運動。
6. 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要站起來前【先活動四肢關節】。
7. 避免過度疲勞,【避免提重物】。
8. 生活作息上,要注意均衡飲食避免肥胖,【禁食油炸及冰冷食物】。
9. 避免熬夜,使用【舒適的硬床墊】,以及保持心情愉快。

五、問: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治療效果好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病,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不可能根治。
2. 但可以中藥控制,使它的【發作不會強烈劇痛】,或是【發作的次數不會太過頻繁】,減少發作的頻率,或是【使自體免疫不再自己互相攻擊】,若能與中醫師充分合作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