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木的成因及治療
壹、 前言:
一、手麻是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臨床上常碰到的病症,中老年人以及勞動階級者,發生的頻率為最多。
二、手麻是一種感知傳導的障礙,當病人發現這種感知傳導障礙越來越明顯,形容有麻木感、針刺感、麻痛感等直至不能忍受時,就會積極尋找就醫。
貳、 現代醫學:
一、把手麻分為中樞性(中樞神經)及末梢性(周邊神經)兩種,
二、也有因頸椎椎體變性或壓迫頸神經根所引起的,
三、中樞性的手麻是由腦部病變所造成,如腦出血所形成的後遺症,或腦腫瘤壓迫所形成的手麻者即是。
四、末梢性的手麻則由於肌肉、肌腱、韌帶的勞損形成氣滯血瘀阻絡,
五、久之引起軟組織結構形成僵硬的改變,軟組織結構形成僵硬則血管不能在軟組織下營養和傳導末梢神經,導致神經感知障礙所致:
(一) 例如肱橈肌、
(二) 大拇指的屈指肌、
(三) 下手臂的旋前圓肌、
(四) 手掌的掌指間肌…等勞損僵硬所造成的手麻即是,
(五) 這是臨床上最容易碰到也最容易被誤判而延醫誤治的,
五、另一種常見的原因則是由於頸椎本身的病變或椎體增生壓迫及臂神經叢所引起:
(一) 病情輕者尚可服中藥、針灸、推拿、復健等方式治療,
(二) 嚴重者常終日痛不欲生,此時則須靠神經外科手術治療。
(三) 從頸椎的解剖得知:
1、 頸椎第五節發生病變壓迫第六頸椎神經根,則手大拇指與食指發麻。
2、 頸椎第六節發生病變壓迫第七頸椎神經根,則中指發麻。
3、 頸椎第七節發生病變壓迫第八頸椎神經根,則無名指和小指發麻。
4、 頸椎病變壓迫頸神經根引起的手麻:
A、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除了內服藥物,治法如發汗解表,升津疏經、溫中補氣,和裡緩急、益氣溫經,和營通痹、舒筋活血、等改善之外。
B、嚴重時還得從頸椎本身病變去改善,西醫的手術,輕微的視症狀而定。
C、有的做中醫的復健。
D、民俗療法的頸椎矯正。
E、傳統的十二經筋,頸華陀夾脊處溫針等。
參、 手麻的其它原因:
(一) 手的正中神經受損:
1、發生旋前或屈腕困難的情形,
2、拇指及食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對掌,
3、第一、第二、第三指會發生感覺障礙或麻痺,
4、長期下來拇指球肌會有萎縮等現象。
(二) 手的尺神經受損:
1、它由內側索發生,經上臂內側下行於肘關節處,經由內上後方下行到前臂內側,經腕墜道進入手掌的內側,由皮枝分佈到第四指的內側一半及小指的皮膚,再到這二指的背側中指節及遠指節的皮膚。
2、尺神經的運動枝支配前臂屈肌群的一又1/2 條肌肉,亦即尺側屈腕肌和屈指深肌的內側一半,在手掌它支配了小指球的肌肉,另外皮枝也分佈於上臂和前臂的內側皮膚。
3、尺神經因經過肘部的內後方,所以極易受損,則屈腕能力減弱,
4、第四指、第五指的指間關節彎曲出現爪形手,第四、五指感覺麻痺,小指球肌會萎縮。
(三) 手的繞神經受損:
二 它由後索發出,經肱骨體中段後方斜走到上臂後外方,續下行到前臂,分為深枝和淺枝。
三 運動枝支配了上臂的肱三頭肌,前臂的所有後面伸肌群肌肉。
四 皮枝則分佈上臂前外側方和後方的皮膚,
五 前臂的後方的皮膚和手臂拇指第二指第三指和第四指外側一半的皮膚(中指節及遠指節的皮膚除外)。
肆、 中醫分型: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認為,對於手麻歸類於痺証範圍,痺有三痺及五痺之分,三痺者風、寒、濕也,五痺者,皮、脈、肌、筋、骨,其中比較類似麻証的是皮痺跟肌痺:
(一)皮痺:
一 症狀:皮雖麻而尚微覺痛癢,
二 治法:益氣溫經,和營通痹。
三 針灸:頭皮針足運感區
(二)肌痺:
一 肌頑木不知痛癢,
二 治法:補氣、活血、通絡。
三 針灸:可考慮微針及頭皮針、董氏奇穴「對應針法」。
(三)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還認為「麻」是氣虛,「木」為濕痰、敗血所致,
一 氣虛者用益氣升陽舉陷,調補脾胃。
二 治衛氣或全身麻木的則用升陽益氣。,
(四)血痺者:益氣溫經,和營通痹。
(五)痰飲引起起的手指麻:則用濕燥化痰、疏經止痛與燥濕和痰,順氣和中的合方。
(六)中樞性的手麻屬於難証範圍,不容易治療,內服一般皆以: 溫經通陽、扶正祛風。
(七)截癱者以截癱方治療,但需要一段很長調理的時間,頸椎壓迫所引起的手麻:
一 嚴重者須考慮手術外。
二 輕微者可做針灸復健或整骨復位矯正頸椎:
A、亦可用十二經筋的原理以手法修補肌肉等意使人體結構改變也有希望得到改善。
B、頭皮針也是治療方式之一,頭皮針對於知覺性的傳導障礙感傳最快。
伍、 手麻病理:
一、 由於肱橈肌肌腱勞損受傷:
(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氣滯血瘀引起軟組織僵硬的話,會形成手指末梢血液及營養供給或神經傳導不良。
(二) 往往麻在大指、次指的地方檢查時,用手指按壓曲池附近肱橈肌附近的肌腱可發現許多難奈的壓痛點。
(三) 同時大拇指屈指肌及食指本節處可檢查筋結存在,這種類型的手麻,是醫者及病人之間經常忽略的。
(四) 治法要用對應針法扎在對側手曲池、手三里附近相關的肌腱的起點,
(五) 或對側腳的足三里及陽陵泉效果才會快,才能立即得知手麻改變的程度。
(六) 大拇指屈指肌及食指本節處針法也是一樣,可直接扎也可用對應,運用對應針法的好處是因為不在原痛處下針,故可當場試知手麻消失的程度,
(七)當然直接扎在痛處也可以,只是扎在痛處不能當即試知立即的效果。
(八) 肱橈肌會演變成酸痛常是過度使用大拇指的屈指肌、外展肌及食指中指的各肌所致。
二、 如果手麻是麻在尾指、無名指的地方:
(一)有些是下網球肘亦即肱骨內側上髁炎及其附近的肌群過度使用導致肌腱韌帶發炎或老化所導致的,
(二) 亦即原因是由肱肌、旋前圓肌、尺側長伸肌受勞損氣滯血瘀僵化所成,
(三)用正統針灸的方法循經取穴針在手太陽小腸經的後谿穴或心經神門,有時可以得到立即的舒緩,
(四)若加上膝蓋外側的「高爾夫球肘穴」加上去效果更妙,三間也有加強的效果,
(五)但尾指的手麻有些原因是尾指根部出現問題,此時則以直接扎較簡便,
(六)中指所引起的手麻要從正中神經所經過的路線找起,
(七) 這一條路線有筋結問題的都要針灸推拿舒緩,治療的方法可用對應也可直針阿是,
(八)也可用手法推拿,筋結舒緩了中指的手麻也可得到改善,這是治療由肌腱勞損所導致手麻行之有效的方法。
(九) 臨床所見的幾種手麻泰半屬於這種類型,當然頸椎病引起的手麻也很多。
三、 臂神經叢的問題:
(一) 臂神經叢上有斜角肌,當使力過度引起斜角肌硬化時,也會引起感知的障礙,
(二) 故常在治療手麻碰到瓶頸時,找到頸肩關節的交接面上,
(三)發現到頸側出現壓力的神經出孔臂神經叢上的斜角肌針灸,病人隨即會有觸電般的感覺傳達到手指末梢,久治不癒的手麻立即有了轉機。
四、 臂神經叢生理解剖學:
(一)臂神經叢由第五頸神經到第一胸神經所組成;共有五條神經根,形成三條幹;
(二)每幹再分為前後二股,三個後股合成後索,上幹和中幹的前股合成側索,而下幹的前股形成內索,後索、側索和內索包圍著腋動脈。
(三) 由這些根、幹、股、索等發出許多的皮神經和運動神經,以支配上肢和前胸壁等區域
五、 其中重要的分枝有:
(一) 胸長神經:起自於神經根、支配前鋸肌,如果此神經損傷,即可能發生翼狀肩。
(二) 腋神經:由後索發出,此神經支配三角肌及肩部、上臂外側皮膚。
(三) 肌皮神經:由外側索發出,穿過喙肱肌向上臂的外下方行走。其支配上臂前面的肱二頭肌、喙肱肌和肱肌,並行到前臂的外側形成前臂外側皮神經。
(四) 正中神經:由內和外側索的根合成。在上臂其沿肱二頭肌的內側下行、經肘窩,穿過旋前圓肌到前臂正中央,行於屈指淺肌和深肌之間到腕部。
(五) 然後經橈側屈腕肌腱和掌長肌腱之間,再至腕隧道到手掌,分數枝到第一指、第二指、第三指及第四指的外側半指皮膚。
(六) 它的運動枝支配了前臂前面,除了尺側屈腕肌和內側半指的屈指深肌外的所有前臂屈肌肌肉。
(七) 在手部運動枝支配了拇指球的所有肌肉,感覺枝則分佈到第一、第二、第三及外側一半的第四指的所有掌側皮膚及前述各指背面的中指節及遠指節的皮膚。
(八) 手麻若因頸椎孔變形或變窄或頸椎骨質增生壓迫頸神經根所造成,則除了復健外華陀夾脊的針刺法加上溫灸應予考慮。
(九) 又人體因五勞七傷、扭挫傷後遺症、肌肉提前老化萎縮及骨質疏鬆等而引起結構上的改變也會氣滯血瘀蔓延至頸椎而引起椎體器質上的病變。
(十) 對怕針的人來說,服用中藥,也可使人體變異的結構有了趨於正常的質變,祇要人體結構有了趨於正常的質變,那包裹於肌群下的血液便易予回流,神經也易於傳導,祇要血液、神經、淋巴有了回流傳導的正常的管道,頸部神經根有了營養的供給,手麻的情況也會跟著改變。
(十一) 頸椎因有了不正常的質變引起椎體移位或骨質增生壓迫到頸神經根而引起的手麻,除了十二經筋的手法外。,
(十二) 頸椎的正確矯正手法非常重要,祇要把頸椎椎體歸到正常位置去,使神經根不受擠壓,傳導沒有了障礙,手麻立即可以獲得改善。
(十三)頸椎的矯正,還需有素養的專業人士去做方行;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醫師,就擁有其專業技術。
(十四)對於知覺及感傳障礙的手麻,頭皮針是一個很有用的針法,足運感區對手及腳的麻木都有效果,
1、 對於手部陰面的手麻,在檢查無特殊筋結及按壓點時,可考慮針刺冠狀縫,因冠狀縫在囟會的兩旁,像是一個人仰躺時張開的兩隻手臂。
2、 若治手臂陽面的手麻,則從百會往斜後方45 度角針刺亦可治之,因此區乃是另一個趴著的伏象人張開的兩隻手臂。
3、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在判斷手麻為知覺及感覺的障礙時,在此下針,並配合使用水煎藥,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